路慧瑶
摘要:美术作为幼儿师范学校中的教学科目之一,其目的在于培养幼儿教师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鉴于此,文章对幼儿师范学校美术学科的教学进行探索,旨在探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美术学科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幼儿师范学校;美术学科;教学方法
幼儿师范学校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重要场所,专门为学前教育机构输送所需要的专业化人才。美术学科是幼儿师范学校教育中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幼儿教师的审美艺术素养,通过美术课程促进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幼儿师范学校在开设美术课程时,需要对幼儿教育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培养目标给予充分的关注,并将其作为依据,科学安排美术课程的教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出适合幼儿教师运用的美术教学方法。
一、幼儿师范学校美术教学现状
1.教育目的
幼儿师范学校开设美术课程是为了培养幼儿教师认识美、发现美、运用美、创造美的思想意识,使幼儿教师能够运用美术技能开展一系列的美术实践活动,正确掌握美的创造技术与方法,同时具备美育、德育、智育的责任意识。幼儿美術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处理幼儿美术教育中所开展的各项活动,依靠美术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2.本质特征
幼儿师范学校开设美术课程与幼儿身心发育和智力发育特征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0 ~ 3岁的幼儿眼中,杂乱无章排列在画面上的线条是山川、是丛林、是高原,但是在成年人眼中这些线条并不具备任何形象和意义。这说明0 ~ 3岁的幼儿在观察事物时头脑中已经形成一定的关联构造和关联组合,最终这些关联构造和关联组合成为幼儿能够理解的图像。在物质世界中,幼儿所拥有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法与成年人是截然不同的。幼儿美术教育在开展过程中需要通过手工、绘画等活动,不断提升幼儿身体功能的协调性。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借助艺术活动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感官意识和表达能力。
3.发展现状
在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学前教育工作高速发展并广泛普及。但是,在学前教育的行列中,个别教育工作环节依然处于薄弱状态,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全面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受入学压力、学历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初中毕业生选择到幼儿师范学校就读,通过学习幼儿教育的相关知识最终成为一名学前教师。
美术教育作为幼儿师范学校开设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幼儿教师美术教育技能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在开展美术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讲授,而忽视了幼儿教育特点及幼儿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
二、幼儿师范学校美术教学方法初探
1.革新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种,对幼儿教师进行纯粹的技能培养,无法保证专业教学下对美育目标的真正落实。换言之,美术教育作为专业学科,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应该以对幼儿教师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其健康意识的全面培养为核心。在开展美术教育教学实践时,要以对知识技能的强化为基础,同时需要注重对师范幼儿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教学方法的运用应该帮助幼儿教师明确对未来职业的规划,了解职业的本质和特性。
现阶段,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求幼儿园的在岗教师必须具备一专多能的素养,因此,在美术课程教学中,师范学校应该改变以往单一的专业教学方式。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幼儿教师应该以自我设定的发展目标为引导,积极沟通、主动交流,保证教学工作改革实施的有效性。
2.强化自身素养,打造符合幼儿教师的师资队伍
在培养幼儿教师美术素养的过程中,人文素养的培育应该以教研结合为基础,师范学校应该科学处理教学与教研之间的关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实现充分融合,在教学中充分教授专业知识,以实现幼儿教师对技能的全面掌握。在对科研型美术幼儿教师的培养中,主要采取的是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中要善于通过实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对工作经验的总结,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实现对社会教学人才需求的满足。
三、结束语
幼儿师范学校所开设的美术课程与幼儿身心发育特征、幼儿智力发育特征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之所以开设美术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幼儿教师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幼儿教师组织幼儿开展美术创造活动提供理论基础。然而,从我国幼儿师范学校美术课程的开设情况来看,教师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教授,忽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导致美术课程无法满足幼儿教育的实际需求。这就需要我国幼儿师范学校在今后的美术课程开设的过程中积极做好课程改革工作,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关注幼儿教师综合能力的发展,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晏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刍议[J].美术教育研究,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