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天王的技术档案之陶菲克的惊喜与惊诧

2020-05-14 13:35程勇民
羽毛球 2020年5期
关键词:对角李宗伟林丹

程勇民

在羽毛球圈,约定俗成的天王有新老两代,老天王为杨阳、赵剑华、弗罗斯特、苏吉亚托;新天王是陶菲克、林丹、李宗伟、盖德。“天王”这个头衔非官方授予,也非第三方组织评选,完完全全是民意,是在经历了一段较长时期以后大家公认的羽毛球界翘楚。他们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粉丝,甚至退役多年人们仍在津津乐道。温故知新,一起回味“天王”味道,现在正是好时节。从这一期开始,逐一介绍,敬请准时赴约。

第一期首推的天王就是陶菲克,一是因为他所处的位置——不算新也不算老,他的巅峰期在2004年前后,2009年开始淡出,2013年退役,很多球迷对他都有印象;二是因为他是世界羽坛男单阵营中第一位大满贯选手;三是他的打法曾引领世界潮流,是推动男单打法改变和发展的一股力量。

陶菲克出生于1981年,与1982年出生的李宗伟和1983年出生的林丹其实算是一个年代的人。在这三人中,陶菲克出道最早,18岁时就在全英公开赛上一战成名,尽管获得亚军,但广受关注,被誉为“羽坛神童”。

其实,包括笔者在内,很多球迷对于陶菲克的临场印象大多是在他走下坡路时期,神秘感并不那么强烈,他真正的巅峰之作,球迷们一定所见不多。为了制作这一期赏析,笔者专门找来了他在巅峰时期的比赛录像,观赏之后,真是拍案叫绝、大呼过瘾。在综合考虑图像质量和对手实力的前提下,选择了2006年亚运会陶菲克分别对阵林丹、李宗伟的比赛画面,与大家分享。

一、陶菲克的打法:血淋淋的侵略性——杀上网强攻

看陶菲克的面像和身高,很难联想到“杀气腾腾”这几个字,但是看他的比赛,简直就是嗜杀如命、狼性十足,侵略性几乎到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霸道程度。

图1-20

如图1-1所示,陶菲克在左场区发球(红衣),林丹接发球(黄衣),反手推直线,然后陶菲克就发起进攻。图1-7显示的球与人的位置关系可见,球已过头,不是最好的攻击点,但陶菲克还是坚持进攻,正手杀直线。林丹正手挡直线,陶菲克快速上网,正手推压直线(图1-12),这是标准的杀上网推扑压进攻方式。林丹正手抽对角,因为被动回击,发力不充分,抽球不到位,被陶菲克在中场抓到机会。大家注意图1-17,陶菲克的反手追杀,狼的本性昭然若揭。林丹再次被动防守,正手挡直线。陶菲克快速上网,正手抢放(图1-21)。林丹上网正手挑直线,陶菲克快撤底线。从图1-28的击球点可见,球已过头,也非好的攻击点,但陶菲克还是强攻,正手杀对角,结果杀球出界。

从这一回合可以清晰看到,陶菲克为了进攻不惜一切代价,宁可冒着失误风险也要攻,这就是陶菲克的打球风格——霸道。

陶菲克打法的侵略性不仅体现在进攻环节,在防守上也咄咄逼人。

图1—33

如图2所示,林丹在底线进攻,图2-2的姿态明摆着是全力扣杀。注意看林丹的腾空高度,年轻时的林丹弹跳力着实惊人,能与之匹敌的羽毛球选手恐怕绝无仅有。令人吃惊的是,在如此高压之下,陶菲克的防守居然是反抽底线,而且弧度很高,球速很快。林丹因为冲得很凶,所以球很快过头。如图2-7所示,林丹眼见不妙,迅速制动,然后高高跃起拦截。也就林丹的弹跳力才能够摸得着这球,换成别人,估计是无药可救了(图2-8)。林丹过头拦吊,球的飞行速度较慢,陶菲克迅速上網正手抢网(图2-12),由此转危为安。如果陶菲克不抽底线,而是正手挡网,那么正常情况是林丹杀上网抢放或搓,仍然可以保持主动进攻态势。由此可见,陶菲克为了化解对手进攻并改变自身的被动局面,在十分被动情况下常采用非常规手段,其凶险性可见一斑。

陶菲克打法的侵略性还表现在技术使用上,高远球很少,基本都是下压、劈吊、搓、推、抽、扑等攻击性手段,所以才叫杀气腾腾。

图2-3

图2-12

图3-12

如图3-1所示,林丹在中路正手推直线,陶菲克反手回抽中路(图3-4)。林丹反手抽挡中路,陶菲克正手推压小对角(图3-7)。林丹继续回击反抽直线(图3-9),球的飞行弧度较高。此时陶菲克开始加力(图3-10),反手抽中路,正好是追身球(图3-11),没有发力空间,林丹只好反手挡,球速慢且飞行弧度高(图3-13)。见此情形,陶菲克灵活改变节奏,改用正手高点快拦,球快速下落到网前,林丹站在中场,眼睁睁看着球落地而无力施救(图3-15)。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陶菲克还具备了较好的双打基本功,抽压力量大、连贯快,且善于变节奏。任何速度都有惯性,在短平快的高速连贯中突然改变节奏是很不容易的,是扎实的双打基本功之一。

二、陶菲克的攻擊性打法源自出神入化的网前技术

羽毛球比赛,进攻是获取胜利的重要手段,因此“进攻权”是争夺的焦点,而网前技术恰恰是获得进攻权的重要条件,也就是常说的组织进攻的手段。在这一点上,陶菲克的技术确实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即使放到今天,也少有人能够与之匹敌。而他最拿手的网前技术,就是搓和放。

图3-15

图4-8

如图4-1所示,陶菲克在网前正手勾对角,李宗伟(橘色球衣)上网正手搓(图4-3),从球过网的情形看,其质量已属上乘(图4-5/6)。图4-7显示,李宗伟对自己的搓球非常自信,根本不后退,直接站在网前,等陶菲克重复放网。陶菲克也不慌不忙,上网后就在李宗伟的眼皮底下镇定反搓(图4-8),结果搓出了更高质量的球,李宗伟只能看着球翻滚,毫无办法。

图4-12

图5-12

图5是陶菲克与林丹的对阵场面。图5-1显示,陶菲克正手远网搓,质量很好,然后他就站在网前(图5-3)。林丹无法高点抢搓,只能等球滚落网后低点放(图5-4)。因为陶菲克的逼压靠前,林丹被动放网的难度很大,但他仍然处理得很好(图5-5)。陶菲克没有机会扑球,只见他非常轻松且小心翼翼地一个正手放网(图5-7),又是一个滚网球。林丹只能等待球滚落网后再出手,正手挑直线,只是球与网的距离太近,没有出球的角度空间,最后挑球失误。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林丹挑球不出界,也是陶菲克掌握进攻权,由此可见陶菲克的搓放技术的厉害程度,不仅创造了进攻机会,还可以直接得分。

三、随心所欲的反手技术是陶菲克的技术标志

在民间,陶菲克有“反手王”的美誉,真正见识之后,感觉他的反手确实比正手强。前面见识过他反手追杀和反手抽压技术之犀利,现在欣赏他的反手防守技术。

图6-9

图6-1是李宗伟在底线进攻,正手点杀直线,球的线路非常靠近边线(图6-4)。陶菲克左脚横跨一步,手臂几乎伸直。在这样的情况下变线很困难,一般都是挡直线,但陶菲克手腕轻轻一抖,从图6-4/5的比较看,他的动作很小,球却飞出了一个大对角,连李宗伟都没有想到。图6-6显示,李宗伟明显是二次起动,先走直线,然后再制动转对角线,所以错失了最佳的抓球时机(图6-9)。

图7-20

再看图7,因为有强大的反手技术做保障,陶菲克在网前的逼压很凶,搓放之后站位都非常靠前。

图7-1显示,林丹在网前抢点之后,非常明智地快推对角,陶菲克底线的反手区立刻出现巨大的漏洞(图7-4)。可是,陶菲克并不慌张,而是非常从容地转身,用反手过渡技术吊对角,质量很好。林丹没有机会下手,重复推对角(图7-7/8),陶菲克的底线反手区再次遭遇被动。陶菲克仍然采用反手技术,但这次有变化,打出了反手直线高球(图7-11)。林丹在头顶区突击点杀直线,这个突击球速快、落点刁,几乎把陶菲克逼到了绝境(图7-17)。但陶菲克反拍贴地,最终还是把球挡过了网,而且质量不错,至少让林丹在网前不能扑球,只能采用反手推直线(图7-19),结果推球出底线。

四、任何时候“不走形、不失态”是天王的打球境界

笔者以为,所谓打球的境界,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专门练出来的,是天赋条件与比赛阅历日久磨合而成的。

图7-24

图8-15

如图8-1所示,林丹在半场头顶突击,压得陶菲克非常被动。陶菲克用反手勉强挡直线,质量不太好,过网弧度很高(图8-5)。林丹当然不客气,直接上网反手扑压(图8-6),打了一个追身球(图8-9)。此时的陶菲克显示了临危不乱的大将风度,只见他身体顺势后仰,但重心不失,在后仰的过程中不忘变拍和变线,居然还能反拍挡对角(图8-10)。这一技术变化大大出乎林丹的预料,稍有迟疑,再上网扑救,还是晚了一步。结果林丹正手挑球失误,陶菲克不仅转危为安,还顺便得分。

陶菲克的打球風格是纯粹的潇洒自如,看不到紧张,看不出着急,非常流畅、平稳,酷似芭蕾舞表演。

图9-15

如图9-1所示,陶菲克在半场放网,林丹上网后反手搓(图9-5)。陶菲克紧跟上网,再用反手放网(图9-7)。就在陶菲克出手之际,林丹突然起动跳向网前,准备反手扑杀(图9-9)。遇到这种凶险场景,很多球员都会失形、失态,要么低头躲避,要么惊慌失措。可是,看图9-10/11/12中的陶菲克,像啥事都没发生一样,稳稳地站在网前,静静地看着对手。碰巧林丹的这次扑球蹭到了网口,降低了球的飞行速度,然后就撞到了陶菲克的手上,只见他从容地轻轻地将球推过林丹的身体,然后林丹一路狂奔,没能追到球。从这一场景看到,陶菲克对球场上的凶险似乎有极强的免疫力,几乎是无动于衷。

陶菲克为何有如此过硬的心理素质?有一个道听途说的小故事:说陶菲克在很小的时候就技艺出众,经常被带出去与成年人赌球,一旦打赢了成年人,就可以获得不菲的报酬。因为大风大浪见多了,所以心理免疫力自然就强了。

五、陶菲克的结局:成也进攻,败也进攻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惊讶:陶菲克技术全面,心理过硬,进攻凌厉,应该是天下无敌才对,怎么可能与“败”关联?是的,陶菲克确实有过一段“天下无敌”的经历,但持续时间不长,大约在2004年前后的5年左右的时间吧,之后他就极速消退了。为何?因为伤病。为何受伤?因为过度进攻,打法成本过高!

图10-27

前文一直强调,陶菲克是一个嗜杀如命的人,他喜欢进攻、而且不计后果。如图10-1所示,这样的击球点可杀可不杀,陶菲克才不管那么多,抡拍就攻,头顶杀对直线。李宗伟正手接杀勾对角(图10-5),非常巧妙,这下可坑苦了陶菲克,只见他奋力扑救,几乎是在极限被动状态下把球救了起来,图10-7显示的陶菲克的这种制动方式是非常伤膝盖的。然后,陶菲克又重新起动后撤(图10-9),这种情况的起动同样很伤膝盖。而且陶菲克在起动后撤时,球已经过人,处在不宜进攻状态(图10-13),但他仍然坚持进攻,正手杀对角。李宗伟鱼跃救球(图10-16),正手挡直线。陶菲克快速上网反手挑直线,这次出球质量不佳,让李宗伟抓住战机反击,正手劈杀大对角(图10-24),陶菲克接球出界,所有的进攻均化为乌有,典型的赔本买卖。

由此可见,陶菲克的霸道打法在给他带来得分利益的同时,也在无情地消耗他的身体成本。据行家介绍:印尼羽毛球风格是“技术”至上,对于体能重视不够,有些优秀运动员都不太练体能,而陶菲克的打法恰恰需要强大的体能做保障。也许,里外两种因素都有,加在一起,使陶菲克就像“流星”一样很亮很耀眼,只是太短暂。

陶菲克的这一案例,给了后来者很多警示。第一,他的“近网搓加底线强攻”打法曾经引领潮流,为了打破他的统治,后来者开始用专门的“放远网”战术来限制,并逐渐流行起一种“放远网抓推突击”打法;第二,陶菲克的“流星”现象又促使后来者研究攻与守的尺度问题,林丹后期的打法转型、桃田贤斗当前的战术策略,可以说都是“陶菲克”现象的受益者。

猜你喜欢
对角李宗伟林丹
会变形的忍者飞镖
K—对角占优矩阵的性质
林丹 承认出轨
林丹 最后的战役
爱哭的奥运冠军——林丹
折大象
折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