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霖韵 王超群 赵雪丽 迟彦 侯义龙
摘要:东北三省作为我国老工业区,长期以来均以国有经济企业、重工业企业为发展重心,但随着社会发展,自然资源枯竭以及在种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逐渐迟缓。如今面对较为严峻的经济形势,企业产业转型已经成为东北地区企业发展、改革的重点。与此相应,为加快转型效率,大学生创新创业已成为现今企业人才引进,推动创新、创造,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文章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角度,探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思路,研究其对该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经济转型;创新;东北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6-0029-02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该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东北地区为首大力发展重工业,使得东北地区逐渐成为中国的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在东北振兴初期,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大力发展重工业,国有经济比重常年居高,巅峰时期,仅国有经济占比在东北三省就曾达到80%—85%[1]。但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市场意识的增强,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模式由单一社会主义经济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已经形成以市场为核心,以创新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各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完善多方位创新服务,以创新型人才为导向,投入大量资源,转型自身经济模式以适应当下发展。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东北地区重工业经济逐渐下降,国有企业资金投入减少、活力不足,市场经济起步相对较晚,城市资源枯竭等原因,作为传统工业制造基地的东北三省普遍遭遇了大批企业倒闭、大量工人下岗、就业矛盾突出等问题,这一现象被称为“东北现象”。[2]“东北现象”所造成的不仅是该地区GDP的迅速下降,更重要的是大量创新型人才外流。大多数传统重工业为产能过剩产业,投入巨额资金而形成的沉淀成本和退出成本十分高昂,调整难度很大,因此长久以来,东北地区经济转型持续时间很长且投资巨大,然而收效甚微。2018年上半年,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GDP分别为1.138、0.630、0.624万亿元,相较于其他发展较晚的城市,其GDP总量虽略胜一筹,但其增速依旧远低于全国大部分省份。
随着我国南部地区经济崛起,东北地区产业形势滞后,经济发展严重滞缓,为改变这一状况,在2012年,国家正式批复了《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扶持东北地区的经济转型[3]。此举在促进部分重工业产业强化自身生产效能的同时迫使一部分过剩产业、欠发展的企业转型,缩小了重工业生产规模,积极发展创新型企业,东北地区企业逐渐开始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但是东北地区长期以来,创新型人才外流严重、市场主体欠缺创新创业的激情和动力、市场的活力不足、竞争的环境和氛围不充分等原因,使得东北地区出现科技研发水平较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等现象,使创新企业难以在庞大的工业企业林中立足,限制了新兴企业在东北地区的发展。
与之相对应,东北地区高校创新教育近年来发展较快,现已有“985”“211”重点院校7所,全国高校排名前100的大学9所,所占比例虽不大,但创新成绩斐然。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与扶持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颇丰:在2016年确定了28个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沈阳浑南区是东北地区唯一的双创示范基地。经过多年不断努力,截至2018年,东北地区“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平台数已增至84家[4]。此外,该地区参与“创青春”“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热情逐年提高,所取得的成绩也逐年上升。
如今,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鼓励并引导当下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小微型创新企业在近5年内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东北地区高校积极响应,在教育模式上不断革新,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亦积极投入各个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提高实践能力,积累创业经验,在实现自我提升的同时,拉动GDP快速增长。为快速适应“新常态”经济模式,在专业设置方面,各高校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契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多元化创新型高校学生,教学上融入当下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最新的社会动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创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便未来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
在此基础上,高校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对东北地区经济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高级创新型人才得以保留
现今地方大学,早已不再以本地生源为主,各大高校均汇集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优秀生源,众多地区的文化、思想碰撞,势必会为当地带来多元化的创新理念。创新理念可通过适当的引导、大力的支持与良好的发展,产生新兴的企业,无论是服务型企业或是技术型企业,其最好的创新起点,都在高校。在东北地区,更需要这种开放、多元的碰撞与融合,当此类企业形成、落地,必定能够从高校各地学生中吸引并留住大量人才,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二、创新思维注入市场新活力
技术的创新源于思维的革新,尚未完全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普遍具有优秀的创新意识,同时可以得到较为专业的指导,这使得他们得以在发挥想象力的同时,兼顾实际运用和产品价值。运用创新技术、新型生产流程所制造的产品,具有很多現代化优势,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这类技术的应用,将为东北地区注入新的市场活力,激励东北地区老旧工业企业加快转型速度,加大创新力度,从而改变东北重工业市场现状。
三、国家政策赋予优质创业环境
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已成为各高校耳熟能详的热门词汇,国家对各地区高校创业者均给予了十分优厚的奖励与支持。但相对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在东北地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巨大的发展空间:由于长久以来形成了工业化基础,该地区创新企业较少,实力较弱,普通创新企业难以在巨大的工业林中立足,而大学生创新企业能够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较为容易取得一席之地。所以,东北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对其他创新企业,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当地市场模式,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冬林.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创业的主要因素及建议[J].经济纵横,2015,(7):11-13.
[2]李政.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问题成因与创新转型对策[J].经济纵横,2015,(7):14-17.
[3]孙先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与开放大学的使命[J].中国远程教育,2015,(3):72-76.
[4]李海超,苏彩凤.东北地区“双创”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9):77-83.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n the Economy of Northeast China
CAO Lin-yun,WANG Chao-qun,ZHAO Xue-li,CHI Yan*,HOU Yi-lo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Dalian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16622,China)
Abstract:As the old industrial areas in China,the three northeastern provinces have long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conomic enterprises and heavy industrial enterprises.However,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the exhaus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external factors,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northeast China is gradually slow.Faced with today's severe economic situation,enterpris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focus of enterprises in northeast China.Accordingly,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enterprises to introduce talents,promote innovation and creation,and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dea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northeast China and studies its role in promoting the regional economy.
Key words: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innovation;the northeast economy
收稿日期:2019-06-21
基金項目:本文由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辽教办〔2018〕165号)和大连大学教学改革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曹霖韵,大连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在读本科,研究方向:生物技术。
通讯作者:侯义龙,教授,博士,大连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方向:生物技术;迟彦,副教授,博士,大连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方向:生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