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你们每天早上都是怎样醒来的呢?在唐朝,凌晨四点钟,报晓的鼓声就响彻了长安,全城的百姓们便纷纷从梦中惊醒。在一片灰蒙蒙中,早餐店已经生火点灯,开始做生意了;农民提起精神,扛着锄头出门了;朝廷官员们要快马加鞭,急匆匆赶往皇宫大门。大家都在为了生活而忙碌,然而也有人还在呼呼大睡,直到被鸟儿婉转的啼叫声唤醒。他就是大诗人孟浩然。人家不仅贪睡,还顺便写了首人人皆知的名篇——《春晓》。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写得特别好。他一生虽然没当过大官,考取功名也不中,但诗人抛开了名利,拥抱了大自然,和花花鸟鸟做朋友,过着平静而有诗意的生活。《春晓》是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的诗作。
这天早晨,初升的太阳向他挥手问好,孟浩然仍在睡梦中。窗外的柳枝跳着舞向他致意,孟浩然接着“呼——呼——”还是鸟儿们有办法,来了一个高声唱歌比赛,“叽叽叽……叽叽叽……”终于把孟浩然唱醒了。不过孟浩然脾气向来很好,刚把睡眼揉醒,就神清气爽地赋了一首小诗——《春晓》。 繁体的“晓”字右边,是一个人头上顶着好几个陶器土坯(pī)的样子,表示很高的意思;左边是一个太阳。晓的最初意思,就是太阳渐渐升高,天亮了。所以诗题的意思,就是春天的早晨,天亮了。
孟浩然在春天的早晨睡得很香,不知不觉中,天已经大亮。眼睛还没有睁开,耳朵却抢先一步“处处闻啼鸟”了。啼,是叫的意思。“闻”,最初的意思,是在门里听门外的动静。孟浩然倾耳细听,在家里就听到外面到处都是鸟儿啼叫的声音。听着听着就回想起了“夜来风雨声”。如此贪睡的自己,其实昨天夜里睡得并不踏实,因为窗外隐隐约约一直有风声雨声在打扰着他。糟了,那些娇嫩的花儿在昨夜风雨的洗礼下,不知道飘落了多少。
《春晓》是非常有名的一首诗。你知道为什么这么出名吗?大多数描写春天的诗歌,都是用眼睛看到的,而这首《春晓》是用听觉来描写春天的声音。这鸟儿的啼叫声,是那么悦耳动听,加上“处处”两个字,此起彼伏,远近交织,就仿佛让人置身山林之中,鸟儿就在我们身边。那夜晚的风声雨声,纷纷洒洒,花朵们是变得更加清新了,还是落败不堪了呢?这就让我们每个人去想像了。
孟浩然不仅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还练就了一对善于聆听的耳朵。他在房间里,把春的声音描绘给我们听,把我们的视线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让我们每个人去想像,去体味鸟儿婉转的叫聲,去感受花香扑鼻的浪漫春光。我们虽然每天忙忙碌碌的,但也可以找一个周末,感受一下诗人的心情。在鸟儿的啼叫声中,舒舒服服地醒来,走出家门留意一下身边的一花一草,用心领会周围景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