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影响研究及对策

2020-05-14 13:46李传哲
关键词:手机依赖智能手机对策

李传哲

摘 要:随着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普遍增加,一方面给大学生生活学习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也危害着大学生。面对智能手机的诱惑,大学生要学会自己控制手机的使用,不要成为手机的俘虏。文章主要从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四个层面来展开论述,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摆脱手机依赖,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智能手机;手机依赖;对策

一、智能手机定义

(一)智能手机界定

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手机类型的总称。

(二)智能手机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影响特征

当前大学生主体为1995-2003年之间出生的青年。95后、00后大学生总体上个性张扬、乐于表现、目标明确、意识客观。主要特征表现为:经济独立意识差,对家庭依赖大,爱读书也爱奢侈消费,心态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心理脆弱,耐挫力差,敢于承担责任但过于自信,人际交往依赖电话、短信、QQ、微博等。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手机逐渐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方便;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使得部分的大学生患上了手机病,甚至影响了我们的身心健康。

二、使用智能手机的积极影响

(一)扩大交往空间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手机的通话、短信功能是人的嘴巴和耳朵的延伸。通过手机这一媒介,人和人之间相隔千里也可以交流,是扩大了的人际传播。大学生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他们从祖国各地汇聚到学校里学习,远离亲人朋友,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可以告知父母学校学习生活情况,近期思想动态,或者对学习生活中的麻烦寻求帮助。据了解和父母通话是大学生每周生活的重要内容。和在其他学校的同学通话,发短信,了解互通各自的大学学习生活情况,也能扩大交往空间。与人交往是每个社会人的实际需求。交往空间的扩大使得大学生社会性特征显现出来,从而排除孤独感等不良心理情绪。

(二)满足信息需求

信息需求是每个社会人的天然需求。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拥有群体性需求,孤立,信息不畅,是非社会性的特征。信息能够消除人们的不确定性。传播学中有一种“使用与满足”理论。“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报纸、广播、电视媒体每天报道大量的时事新闻,使人们了解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能够消除人们信息的不确定性。手机上网,将信息整合使人们随身携带的手机成了互联网的终端机,手机与电脑相比,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价格便宜等优点,而且手机上网与电脑上网相比有着移动性的优势,这些优势使得使用手机上网的人越来越多。从而能够迅速、及时得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大学生普遍使用手机。手机信息载体比报纸、广播、电视信息载体在信息传递上更方便、直接。尤其是4G手机,其强大的上网功能相当于一台移动的智能化电脑。

三、使用智能手机的消极影响

(一)扰乱学习进程

手机上网对大学生学习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时间、计划,学习习惯与学习的风气三方面上。存在着挤占学习时间,打乱学习计划,在学习时间使用手机上网,因手机上网而逃课旷课及利用手机上网作弊等现象上。详见表1:

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从我们的调查来看,有过在课堂上,自习室,图书馆使用手机经历的同学达到了91.4%,其中经常性有此行为的同学占总数的32.2%。此类现象已十分严重。由于手机网络的移动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手机上网,一部分自制力稍差的同学甚至是在课堂上也随心所欲的玩网游,网聊,看网络小说,严重影响课堂秩序。这些做法不仅使此类学生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上课时的情绪和积极性,从而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给其他同学的学习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学生无法能够使自己静下心来进行学习,对大学生的学习危害十分严重。

(二)影响正常生活

手机上网对大學生生活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休息时间,人际交往、沟通,户外运动和集体活动,不安全因素四个方面。现象主要有寝室熄灯后继续使用手机上网,因手机上网而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减少了与他人面对面交流机会,增加了不安全因素等。详见表2:

1.减少了人际交往、沟通机会

过度依赖手机会带来人际交往障碍。手机上网能降低正面交际的紧张感,但是如果过度依赖手机进行人际交往则会剥夺现实交往时间。有些大学生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手机聊天上,就使得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生活脱离,从而不适应、不善于在现实生活中与于他人交往,与他人的距离也越来越大,弱化现实人际关系的交往。我们的调查得出28.9%的同学认为手机上网减少了他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2.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大学生长期身处在象牙塔之中,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分子利用手机上网传播诈骗信息,对大学生进行诈骗,这类行为容易使大学生受到不良诱导,给他们带来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四、智能手机依赖控制对策

大学生手机依赖越来越作为一种病症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手机是科技发展到的产物,不可能被扼杀,但大学生作为社会教育的希望更不能被手机侵蚀。因此找到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原因及时作出防范对策是当前任务的重中之重。对此,提出了以下以社会、学校、家庭、个人于一体的解决方案。

(一)提高社会关注程度

1.创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社会应担负起对大学生正确引导的作用。大学生刚接触社会,思想各方面都比较单纯,容易受外来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社会上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社会各界要增大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关注程度,不能把这件事当成一件无关痛痒的小事来看待,要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缓解大学生对于来自社会压力而产生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

2.提供社会支持

社会应该充分调动可利用的社会支持,比如手机依赖者的父母、朋友、师生等。在生活上,如果遇到困难,第一时间提供给他们帮助和尽可能多的关心、慰问。在学习上,老师和同学也要给予一定的尊重和理解,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使他们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与此同时,调动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力量及时对手机依赖者的情况进行交流反馈。在良好的社会支持下,有助于患者走出手机依赖。

(二)加大学校管理力度

1.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是育人成才的地方,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有最直接的责任。首先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文明健康上网。大学生刚进入大学,各方面阅历还不太深,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太成熟,有很大的可塑性。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规范他们的上网习惯,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进一步增强他们对手机依赖的防范意识,从而减少对手机的盲目使用。其次学校应该定期开展讲座,举行各类宣传活动,让学生从自身出发,主动认识到手机依赖带来的危害,及时做到预防和改正,不要让手机扰乱他们的正常生活。这在无形中也使得学校校风得到了改善、最后学校还应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多的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比如游泳比赛、田径比赛、音乐节、晚会之类的。大学生本身就是朝气蓬勃、青春活力的代名词。他们之所以对手机产生依赖就是觉得无事可做。丰富的校园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2.开设心理辅导,对手机依赖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学校应完善建立健全相关的心理咨询体系,开设心理咨询室。对那些有手机依赖倾向的同学进行及时的心理教育,调整好他们的心态,帮助他们及时宣泄不良情绪,避免总是利用手机娱乐来寻找心理安慰。而对于那些对手机依赖已经相当严重的同学应该适当地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学校应把握大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心理不成熟、情绪波动大的特点,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师生间、同学间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减少生活中学生对社交软件的依赖,减少对手机的使用。

3.提升教师执教能力,改进授课方式

针对大学生在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课、过度使用手机的情况,作为教师,应该通过深入调研深入思考,结合大学生这一年龄段爱玩爱新奇的特点,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教师应该对以往的教学模式大胆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如尝试微课、体验式教学实验法等方式,传统教学与这些新型教学方法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的课堂主体是老师,而后者主体为学生,这在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同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调动家庭积极配合

1.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学生摆脱手机依赖,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的积极配合。家长不能因为工作繁忙、距离太远而疏于对孩子的管理。相反,因为距离的太远,才应该定期跟孩子保持沟通联系,掌握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如果发现孩子有手机依赖的倾向,应及时矫正孩子的坏习惯,督促学生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还可以向学校反馈信息,让学校在心理上对孩子进行干预管理。在学校跟家庭的共同管理下,帮助学生摆脱手机依赖。此外家长要在感情上对孩子多一些关怀,及时把握孩子的内心需求,使孩子在遭遇问题时,懂得向家庭求助。当学生心理上有了依靠,自然就减少了对手机中虚拟空间的依赖。

(四)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摆脱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不仅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积极配合,最关键因素在于学生的自我管理。

1.自我认识到手机依赖的危害,增强自制

手机,是与人方便的工具,是使生活更美好的向导,大学生应该从思想上认清这一点。在手机使用的问题上,要清醒地认识到手机依赖对他们生活和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调整自己的心态,合理规划利用手机的时间和场合,不要让手机支配我们,沦为“手机的奴役”。對于那些手机依赖比较严重的学生,更要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增强自制。比如每天制定计划,规定自己的上网次数;在校上课的时候使手机的电量保持在不充足状态,并且不带充电器、充电宝、备用电池等;无聊的时候不要总想着用手机打发时间,要强迫自己从手机里的虚拟空间里走出来,多与朋友沟通交流。通过这些方式,减轻对手机的依赖。另外大学生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一味不要随波逐流,不能看其他学生玩手机玩游戏,自己就跟着玩,形成对手机的盲目依赖。在手机没电或者是没带手机的时候,不要夸大自己的焦虑,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其他事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大学生要学用坚强的意志抵抗手机文化带来的诱惑,学会自我调控,实现自我管理。

2.树立远大理想志向

每个进入大学的学生,都是经过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才走过来的,也都有着对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进入大学就等于半只脚踏入了社会,所学的知识也是为以后走进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规划。有了计划,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学生就会学着整合自己的课余时间,就会认真对待学习。学生在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中可以发掘自我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克服对手机的依赖。

总而言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四方面形成合力共同解决。这或许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要尽早采取措施,做好预防工作并及时帮助有些大学生摆脱手机依赖,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姝,张丹.大学生手机依赖性问题分析及干预措施[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

〔2〕潘嘉楠,王悦.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13,(10).

〔3〕吕晶.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5,(24).

〔4〕张徐源,欧阳智超,管子亨.试析手机依赖症的成因及干预对策[J].科技视界,.

〔5〕徐成芳,顾林.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原因及防治对策[J].教育理论研究,2011,(32).

〔6〕蔡亚兰,冯小宁.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现象分析[J].东南传播,2012,(01).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猜你喜欢
手机依赖智能手机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