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武汉隔离病房的记者李潇:等北京最后一名医疗队员回家

2020-05-14 13:41朱子
北广人物 2020年17期
关键词:协和病房出院

朱子

(接上期)“我们拍了《生命缘》,我就觉得人要做什么事情,要把前前后后尽量想清楚讲清楚,要有一些提前的告知,要有一些准备。”李潇跟家里面说了很长时间,“最后说到麻木了,然后该走那天也就走了。”呃,够狠,可有时候,狠恰恰是最大的温情。

人性纷呈,医护就是天使

呃,李潇到第3个病房,碰到一个什么样的病人?一位病好了、核酸检测三次呈阴性、死活就是不出院的人。

“那个人坐在床上,看到北医三院的沈宁院长就拉手,不停说谢谢,然后就开始哭。我就纳闷,她为什么不走?后来,她拉着沈院长的手说,‘3天前我丈夫刚刚在楼上去世了,我不知道我回到那个家里怎么办,我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我在这里还能看到你们,我还知道我在哪里,你放心,丈夫头7之前我会走的,只是让我在这多待几天……”

再一次,李潇控制不住自己了,防雾护目镜都让眼泪全弄湿了,眼泪根本止不住。

“那个时候就觉得这场疫情带给人们的不单单只是救治,带给人的可能是一个很长久的沉痛的东西,需要漫长的时间去消化……”

李潇说,患者是武汉人,虽然不愿意走,“从医性”很高,非常配合医生。

“我到这来,没有时间欣赏武汉的风景,反倒是更先接触武汉人,他们热情、乐观、积极,大部分‘从医性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但也有例外,后来又进了一个病房,患者有点老年痴呆,不是很配合,他不吸氧,氧和指数一度下降到70%、60%,很危险。沈院长就在旁边不停劝,把氧气口尽量近地接近患者,但是依然效果很差。后来用了约束带,约束带是为了保护病人的,怕他摘吸氧面罩,就有生命危险。”

“病人的女儿是在这里出院的,当时沈院长说,‘如果你踏出了这个门,你可能永远见不到他。然而,女儿也没有办法,因为她也感染了肺炎,好不容易治好还拖着慢性病的身体,狠心出院了……疾病和疫情带给人们的情感太复杂。”

当然,李潇在病房也看到有白发夫妻一方可以出院,但坚决要陪着老伴一起出院的。

“要走两个人一起走,就能感觉到夫妻之间那种暖暖的爱!这种与子相伴、与子偕老的情感,很温暖人心。不同呈现,淋漓尽致,所以人性才复杂……”

特殊时期,特殊情况,家属的陪伴与照顾非常重要。然而,并不是每位家属都有陪伴的条件……

最后一批北京医疗队员是谁?协和医生

北京医疗队都在武汉疫情定点医院,侧重治疗危重症。

4月9日零点,李潇从北京协和医院负责的病区隔离病房出来,压力很大,聊起来,她有唏嘘,有感悟。

“好多医生们在坚持两个月之后,尤其是协和的医生还坚守在一线,到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情感能承载得了的,更多的是专业性,是职业精神,特别珍贵,我特别敬佩。”

“协和接手的都是危重病人,他们负责ICU。什么概念呢?就是这个人能不能活,而不是别的病房的怎么能治疗好。医生们承受的压力非常大,天天都有可能与死神擦肩甚至再擦肩。其中有一个病人去世之后,找不到家属,就联系街道、派出所、其他辖区……其实警察去做就可以,医生为什么还要做?他就觉得一定要告诉给逝去患者的家人,不能等。所以他就在工作6个小时之后又联系了2个小时……找到了,他才安心。这位协和医生的名字是徐源,让我感动。”

“协和医生压力真的很大,救治的都是特别危重的病人,别的病区,医生可以和患者交流,有些决定患者也可以为自己做。但在这里不一样,患者都不能说话,跟家属说了,家属也不大懂,所以很多时候医生就要做决定。医生要不停地给他们各种诊断和治疗,就像亲人和家人一样在他们旁边守护着。这种感觉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医生的职责范围,就是亲人,就是家人。”

“所以协和医生是最后一批走。我觉得就是因为他们太强大了,要承受这些压力,要一直坚守到最后。越有专业的人,承载的压力越大,但凡有一线希望,他们都不会放弃。”

什么是抵挡时间的强韧力量?甚至时间还倒过头来帮忙,把一路艰辛化为打磨过程,如“太阳晒熟的美果,月亮养成的宝贝”?

是职业精神,是专业技能啊!可有哪一行例外?没有。

如今,在武汉,生命再脆弱,有白衣天使在,大幸。

武汉重启,他们缓缓归

李潇说,武汉病房里,大家都喜欢听北京来的他们讲普通话。

醫生说:“你看你把病房弄得挺热闹”,病人们很喜欢听李潇他们为之喊“加油”。

曾经,一筹莫展、低头不语的病人,李潇得空就去聊一会儿,冰雪融化,病人讲了自己的苦衷,父亲离世,父子以前冰冻的情感未曾和解,并把隔离点的爱人介绍给李潇……

方舱医院,要离开的医生,每一个人都眼含泪水,李潇说他们每一个都是英雄……

中日友好医院负责的病区,主任坚决不许他们进,摄像侯雷钢在这位一直拥有着“战地记者”梦想的李潇的“威逼”下,与医生各种“斗智斗勇”,最终他们拍到了感人的战友之情,北京医生救护武汉医生……

其实,这也是医与患共战疾病的“同袍”深意。

后记

故事太多,很多故事没法一一展现,采访素材量只用了不到三分之一……

李潇感叹:“每期十多万字的场记手稿,六七十页的场记单,是后期团队不舍昼夜一帧帧剪辑出来的结果。副主任邵晶、我的搭档也是制片人刘坐镇后期,主编书含、王迪、石璐娃,还有编辑刘径驰、王晓晖、王轩、刘影慧、乔丹丹、张育文等后期制作团队,每一个人都是武汉报道团队的坚强后盾。”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是一个团队在火线报道,我们也为武汉这座城市拼着命!”

大家可以持续关注《生命缘》,真切感受李潇他们镜头背后的强悍存在。

由于疲劳以及温差变化,李潇感冒了几天,自己和大家都吓一跳,还好,没大事。

“第1次来武汉,看到的是大街上冷冷清清,没有车开,只有红绿灯在闪烁,偶尔会看到零星的几个人,但是在病房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患者双手合十跟医生说感谢的时候,那一瞬间你感觉到武汉是有温度的一个城市。”

特殊时期,武汉的温度被藏在某个地方了。

李潇早有预判,北京医疗队撤回后,他们也还会坚守,归期待定,看武汉重启后的城市温度,等北京最后一批医疗人员回家……

好,陌上花开,再不缓缓归,春深了。

猜你喜欢
协和病房出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更正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组建“协和队” 促进社会和谐
CCU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