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璇
1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
刺骨的寒風挡不住探索文化的热情,我来到了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未入门槛,门外的两尊雕塑给人无限的思考,一尊是骑马飞奔前往古代驿站的驿使,另一尊是骏马飞驰的现代邮递员,让人感受到了中国邮政邮票历史的时空飞跃。与其说是在游览博物馆,不如说是在穿越历史的长河,徜徉邮政邮票的文化内涵。这次我也“骑马充作驿使”在博物馆三层的邮政厅、二层的邮票厅和四层珍宝馆,观赏中国邮政历史的演变魅力,倾听邮票的艺术故事,传递方寸文化。
2树叶信是古代交流感情的方式。
3洹子孟姜壶是传世的春秋铜器,壶内壁有铭文。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通信的国家之一。根据考古发现,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已记载有关的通信活动。从商朝至清末国家开办近代邮政之前,中国邮驿通信经历了3000多年的发展。
4秦朝制定了最早的通信法规。
初来三层邮政厅,首先吸引我的是陈列在电梯出口的一幅油画,让人感受到走在白云环绕的山村里,仿佛穿越到远古,忽然间,“来喝山涧的清泉水吧!”一位好客的年轻人向我招手呼喊,此时,转身看见一群狩猎归来的人们相互欢呼、比划着手势,可以看得出他们狩猎的喜悦之情。在这幅画里,原始人用耳语、呼喊、手势或用实物、符号、图画示意等原始方式传递着信息,他们发明了结绳记事、在器物上刻画、击鼓传声,用来相互传递信息。据了解,直至20世纪末,在我国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区仍然保留着以物示意的通信习俗。
驰骋在历史长河中,回到夏朝,见到当时的人们已经可以造车,设“宣令之官”传达政事,设“车正”管理车旅交通。到了殷商,在商都城邑或诸侯国之间已辟有交通干道,用木栅和土堞等构筑的驻守护路之所,出现了“羁”(即交通道路上的食宿点)作为“过行寄止”的旅舍。而在商朝,尤其是到了公元前13世纪盘庚迁殷后,已经形成了有组织的通信网络,同时也开创了中国古代由专人传递信息的邮驿制度。
5孔子像。孔子以通信速度之快来比喻德政的施行。
1悬泉置模型。
2《驿使图》画像砖。展现了驿传的紧急情景。
了解了原始的通信方式后,一尊孔子像便映入眼帘,让人不禁想起孔子曾说:“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回想起当时孔子定是用通信速度之快来比喻德政的施行,不难推测春秋战国时邮传是得到很好的普及。而周朝的通信主要是以大鼓烽燧为主的早期声光通信和以步行、传车为主的邮传通信,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也为以后各代邮驿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随后到了秦朝。秦朝已经结束了邮传通信分散混乱的局面,通信组织和通信形式基本规范,看到了展陈的铜车马模型,做工精致,雍容华贵,便理解了当时实行的“车同轨”,即车距统一,还有,颁布的《行书律》也是中国最早的邮传立法。
3唐朝驿站普遍使用日晷计时。
欣赏了铜车马的华贵,接着便看到了1977年出土的西汉木轺车,没想到西汉王朝在2000多年前,居然用小小的木轺车建立了全国的干线通信网,面积相当于今天的整个欧洲,距离长达万里。所以,汉朝邮驿的发展定是以京城为中心向外辐射的,通过道路和驿传系统把各地连接起来的,既是通信干线也是交通干线,干线道路宽阔,便于行车,路旁所植的树木不但用来遮蔽烈日而且也用来标注里程。由于西汉王朝的统治中心在北方,交通通信以陆路为主,所以开辟了经由河西走廊,分沿天山南北两路,西越葱岭,到古罗马东部的陆上交通路线,即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邮驿的发展,汉书西域传载,在通往西域的路上,十里一亭,三十里一置,商贩、信使、骑驿络绎不绝,日夜奔驰。
4西汉木轺车,是《史记》《汉书》明确记载的传车车型。
5唐朝 《宋国夫人出行图》 。
6战国·秦铜虎节,虎身铭文意为传递王命。
体会了汉朝邮驿发展后,便看到这一时期邮驿和传递文书时所用工具,将其在脑海中拼凑起来,又体验了一番公文简牍的封缄和传递过程。作为发寄人,首先要自己把简牍用绳子捆好,加上一块木板,上面写明收寄者姓名,然后加盖封泥印封缄,防止私拆和泄密。在传递过程中,沿途邮亭有非常严密的交接手续,对于从别处发由本处转出的公文,还要在上面加一封印,并注明经办人及收到和转出的时间,记录转发情况以备检查。另外,人们会根据公文的性质确定传递的方式,对步传、车传、马传分别规定时限,马传最快速度为日行400里,车传最快日行二三百里。由此可见,汉朝对传递公文的要求已是相当严格了。
当我走近魏晋的展陈时,发现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信函”一词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这时候公文书信的载体其实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竹简木牍,变成了纸书木函。根据曹魏时候的法令,每月都发给官员纸和木函,要求定期把意见写好,之后装函呈送给曹操。另外,皇帝的诏令也由简册改为纸书函封。这样运送信函会越来越方便,不仅重量大大减轻了,而且传递速度也加快了许多,想必这一定推动了当时废掉车传改为马传的进步。
继续往前走,射灯下的日晷在这层展品中显得十分特殊,走进仔细观赏,发现自己来到了隋唐时期的展陈。让我赞叹的是,我们平时听到、看到得很多诗词歌赋都是在这一时期的驿馆所作所传。于是,便到褒城驿一探究竟。当时的褒城驿曾被誉为“天下第一”,坐落在长安入蜀的褒斜道上,看到驿内厅堂便让人感受到真是极为华丽,厅外有池沼,可以泛舟赏月、湖畔垂钓,其他较大的驿站也大都是基地宏大,環境优美,驿旁树木成荫,四周客舍邸店相傍;驿内的楼、亭、轩、廊成为过往的诗人墨客咏景吟诗的理想场所,我们所闻的“每从驿路见名篇”就是描述这一景况的。听说,白居易所写的《兰桥驿见元九诗》中“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也描写了他和诗人元稹两地为官,往来酬唱,每每二人有新作,不是用驿递传送,就是用题壁的方式交流的情境。所谓的驿馆题诗兴于唐朝,后世绵延不断,也成了古代诗歌传播的一个重要场所。
7建在军事要塞的烽火台,一旦发现敌情,士兵立即燃放烽火。
1西汉时期,为防御外敌入侵,西北边境出现了大量的烽燧。
赏了诗词歌赋,下一站便来到宋朝。走在展陈中,很容易听到外放的音频专门介绍烽火通信的来历:其起源于殷商末期,终于清末,延续2000多年,和邮驿通信相结合,共同组成了中国特有的军事防御报警系统……让人仿佛看到了用于整个军事防御系统的烽火通信景象,想必烽火通信在当时一定是非常特殊的。烽火通信,即用“以火为号”的方法传递信息,烽火也叫烽燧,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说的“烽燧、烽候、亭燧、烽台、墩台、烟墩”,指燃放烽火或烽火台。烽火台是独立的高台建筑,一般是建在边界的长城上和军事要塞防地内,每隔一定距离就建一座,并派兵把守。一旦发现敌情,立即燃放烽火,由邻台依次传递到军事和行政长官的驻地,以便采取相应的抵御措施。当时燃放烟火除了用柴草之外,还用狼粪和其他动物粪便作燃料,所以烽火台也叫狼烟台,我们所说的成语“狼烟四起”便来源于此。
到了宋朝,烽火通信更趋繁盛,被人叫做“军中耳目”,和其他通信手段一起使用,如脚夫、驿马连结并用。宋朝的疆域辽阔,各地距离较远,所以每隔约30里就会设一烽火台,烽火的传递速度非常之快,当时规定一个昼夜就要传递2000里左右。
为防止海寇骚扰,人们在沿海(今温州)地区山势高阜、报应便捷的地方,设置烽候36处。一旦出现军情,白天就烧烟鸣锣,用旗以为招望;晚上则举火鸣锣,上下接应。每个烽火台,都会备着一面旗锣,并用柴草、羊粪、火把、柴笼代替狼烟。弓兵在控扼紧要、可以登陆的地方,一律置造旋风炮台,尽量多的积累炮石。传递令箭时,有时会因为道路弯曲迂回或山险不能陆行,改用轻捷小船往来。如果遇到有北向来的警急烟火,用黑牌;遇到有南向来的,就用红牌。同时,各项人船甲兵,水陆并进,掩捕防扼海盗。
听着宋朝烽火通信介绍,我沿展览路线来到了元朝的邮驿展陈区域,看到了这样的内容:公元1275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元朝首府大都,目睹当时驿站盛况,视为奇观,形容邮驿是“十分美妙奇异的制度”。他在《马可·波罗行记》中记载,除个别情节,如驿站规模、马匹、里程有所夸张外,基本上是符合当时实际的。由此可见,元朝的驿站不仅在国内四通八达,而且和国外交往也非常频繁,许多国家与元朝都是驿路相通的。其邮驿是驿站(称为站赤,即驿站的蒙古语音译)和递铺组成的,是在成吉思汗用军事统一蒙古族各个部落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他们非常重视邮驿建设,在每条大道上,约每隔80至100里都有驿站,还建了陈设华丽的驿馆,生活用品一应俱全,用来接待过往的使臣和商旅。
2《马可波罗行记》中记载了元朝驿站盛况。
3元朝邮驿展陈品。
4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盂城驿模型。
5中国近代国家邮政创办后的邮旗。
6奢香夫人与龙场九驿复原模型。
在元朝,除了有华丽的驿站外,为确保通信安全,元朝在公文封装方面也是有着非常严格的制度,他们会根据公文的性质和机密程度,规定公文封装的处理方法,比如各道按察司送中央御史台的文书,必须用双层纸“重封入递”;省部台院发出的紧急公文,须“木匣入递”,即将木匣上锁、封签,再用纸封好,送达后由收文机关开锁启封。
向前走,当游览到明朝展陈时,一个叫做“龙场九驿”的场景吸引了我。明朝时期,重视利用地方力量开辟驿路,奢香夫人修建的“龙场九驿”便是地方开辟驿路的代表。当时贵州处于四川、湖北、云南之间的交通要道,以贵阳为中心组成东、中、西三条驿路。但贵州多山,修建驿路十分困难。公元1371年,朱元璋任命水西地区彝族首领霭翠为贵州宣抚使。霭翠去世后,其妻奢香夫人继任,组织群众在当地开山筑驿路,建龙场九驿,起自貴阳城西40里的威清,到560里外的归化驿,是明时通往云南的两条驿路之一,全长600里。这条驿路对于沟通中央与西南边陲的交通通信联系,促进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朱元璋也封奢香夫人为“德顺夫人”。
游览完龙场九驿,转眼便看到了在清朝重建的盂城驿同比例缩小的模型、真实建筑形态照片以及蒲松龄幕宾高邮的画作。清朝的驿站设置更加普遍,盂城驿就是典型,至今古风犹存,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的京杭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
盂城驿在今江苏省高邮县南门外馆驿巷北侧的大运河畔,通过模型可以看出,有正厅5间,后厅5间,库房3间,廊房14间,神祠1间,马房20间,前鼓楼3间,照壁牌1座。嘉靖三十六年毁于倭火,隆庆二年高邮知州赵来亨重建驿门3间,屏墙1座。驿北是驿丞宅1所,供房20间,夫厂1所6间,驿旁为秦邮公馆,有门楼1座,内正堂3间,后厅寝室3间,南北厢前后共8间,厨房3间,送礼房5间。盂城驿前临运河,堤上有迎饯宾客的皇华厅1座,屋3间。驿后有城子河,东抵各盐场。可见其规模如此宏大。
1清朝皇帝批改奏折情景。
2民间通信。
据传,蒲松龄30岁的时候,被县令的友人邀请,在高邮做幕宾。康熙十年,他代替友人草拟呈折《高邮驿站》,表达了驿站经营困难的问题,希望可以得到扶持。这些幕宾的生活让蒲松龄对官场和世情有了更多的认识,也为创作《聊斋志异》提供了素材。另外,据考证,其所撰《醒世姻缘传》第88回就描写了发生在高邮盂城驿的一段故事:那高邮盂城驿的驿丞,虽是散曹,颇有交际……那高邮州的人物,生在一个古今繁华所在,又是河路码头,不知见过多少……
3孟城驿建筑俯视图。
参观完清朝的驿站及展陈,我发现此时期的公文传递更规范了,我想“八百里加急“的说法应该源于此吧。在清朝,对传递公文的时限是有明确规定的,驿递每日限行300里,如要加急则需日行400至500里,有时甚至能够达到600至800里。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对西北两路用兵,为了保守军事机密,开始设立军机房(之后为军机处)。皇帝颁发的谕旨由军机处直接办理,加封后交兵部捷报处转交驿站传送。文件封面批注传递的速度,有“马上飞递”字样的每日限行300里,需要紧急传送的,要注明400里、500里、600里以及600里加急等。
前行来到三层邮政厅电梯出口处,便看到了前面所讲的邮驿衍生形态——民间通信,民间通信机构在邮驿不承担民间通信的情况下,承担起老百姓通信的任务。想来各位都听过“鲤鱼传书”“鸿雁传书”的故事吧。传说商末姜子牙在渭水捕获一条鲤鱼,内藏书信,信中预言他将被封于齐地。古人将信的盒子上下凿眼,如同鱼眼,故将鲤鱼比作信函。唐人寄书信,常以尺素结成双鲤鱼形状,又称“鲤素”。东汉蔡邕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随后来到转角处,眼前一亮便看到“民信局”三个大字,并用模型展示了当时民间通信往来的情景。民信局主要是用商铺的形式呈现的。商铺一般一两间门面,少的雇2-3人,多则十几人,所雇之人一般负责揽信送信、收寄信物、会计出纳、铺内杂物等,规模大、实力强的信局会在外地设分支机构。
4鲤鱼传书和鸿雁传书。
沿馆内指示路线继续游览民间通信部分,也查阅了一些资料,感觉民间通信是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的,比如“麻乡约”,乍一听以为是某种约定,其实是一种古老的民间通信组织。相传,早在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湖北的麻城县孝感乡大批农民被迫迁往巴蜀垦荒。他们每年都推选人员回乡探望,往返带送土产和信件,这个过程中,因为他们办事公正,严谨守信,所以人们都叫他们“麻乡约”。其实,麻是说地名麻城,而乡约是指当时农村中负责调解纠纷的管理人员。
而另一版本的“麻乡约”大概是在清咸丰年间创立。创建者陈鸿义的先辈曾当过乡约,他本人还有“乡约”遗风,加上脸上有麻子,人们就叫他“麻乡约”。同样,陈鸿义以忠实勤快的口碑,得了赴滇任矿物大臣的赏识和帮助,大约1852年在昆明建立“麻乡约大帮信轎行”,在西南地区经营近百年,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前停止。
5大清邮政分局模型。
6《邮传部第一次邮政统计表》(左)《大清邮政章程》(右二、右三)。
1中国大龙邮票。
2《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
3小龙邮票太极图水印,水印是邮票防伪的重要手段。
4中国第一轮生肖邮票之《甲子年》。
民间通信机构中还有一种叫信客,它是专门经营民间通信的机构。信客除经营信件银钱外,还有家具和鲜活物品。信客大多为一人经营或二三人合伙,奔走于民信局业务所不及的偏僻乡村,以浙江宁波一带人数较多。到了清光绪三十四年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一共有142名会员,并向宁波邮政总局挂号注册。1934年被取消,但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宁波和上海交通中断,“跑单帮”盛行,信客再次活跃。
我想,“四面八方以至殊方绝域”也是对古代邮驿和民间通信历史的描述吧。
游览完三层邮政厅,已经接近闭馆时间,于是快马加鞭简单地参观了二层主展厅,心想带着年少时集邮情结,定要来看看珍贵的邮票和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二层,系列展出了中国清朝、民国时期、革命战争时期邮票,还有新中国纪特邮票大全以及外国异形异质邮票,比如海关大龙邮票、慈禧寿辰票、红印花加盖票、蟠龙邮票等。
5中华邮政邮工运送邮件场景。
6费拉尔手稿。
清光绪二年(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5处海关试办邮政,海关邮政是中国邮票的发端。1880年,时任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宣布成立“海关拔驷达局”(英文Post译音),至1896年全国共有24处海关邮局。海关邮政先后发行了3套邮票,即大龙邮票、小龙邮票、慈禧寿辰纪念邮票,均属于世界古典邮票范畴。大龙邮票是海关试办邮政发行的中国第一套邮票,全套3枚,邮票为铜质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于进口纸张不同的缘故,分3次印刷发行。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分别为1分银(黄绿色,寄印刷品邮资)、3分银(朱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5分银(橘黄色,寄挂号邮资),由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制,首先在天津发行使用。
7京港车站邮亭。
8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邮政信筒。
9上世纪70 年代邮政摩托车(左)和邮政员工使用的自行车(右)。
因为这套大龙邮票主图为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且图幅较大。清代邮票多用龙做图案,这是因为龙体现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最高統治者的象征。1988年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时,原邮电部正式将其定名为“中国大龙邮票”,简称“大龙邮票”。因档案材料缺失,大龙邮票的发行日期据集邮界考证,上限为1878年7月24日。关于邮票设计者,目前尚无权威定论,据专家考证,认为大龙邮票图案设计者是个中国人,而不是先前推测的外国人,但设计者姓名及发行的准确时间很难查明,成为中国早期邮票发行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大龙邮票是中国近代邮政发端的重要标志物,在中国邮政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而《庚申年》邮票则是中国第一套生肖邮票,于1980年2月15日发行。邮票原画作者黄永玉,设计者邵柏林,雕刻者姜伟杰。黄永玉是我国著名画家,他采用泼墨手法,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只顽皮活泼,充满灵气的猴子。再加上邮票雕刻者的精心雕刻,根根猴毛毫发毕现,栩栩如生。这套邮票于春节前一天发行,选用大红作底色,更显示出欢度新春佳节的喜庆气氛。该邮票因绘画大师的参与,设计者与雕刻者的精心再创作,再加上中国生肖系列邮票龙头的地位,吸引了无数集邮爱好者的目光,引发了中国新邮快速增值的神话传奇。
在四层珍宝馆,欣赏到世界第一枚邮票——黑便士。黑便士邮票是爱尔兰都柏林寄英国曼彻斯特实寄封。封上贴有黑便士邮票一枚,盖有红色马耳他十字邮戳。1840年5月1日,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在英国问世,5月6日开始使用。邮票面值1便士,因用黑色油墨印制,由此得名“黑便士邮票”。信封上的马耳他十字戳为英国1840年-1844年使用的销票邮戳,因变形的十字图形与当时英王颁发的马耳他骑士徽章形状相近而得名。
10中国第一套生肖邮票《庚申年》。
在走出博物馆的瞬间,脑海里面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场景,一张张邮票,一一轮回!感叹这方寸里的大文化,感叹方寸中的大世界,感叹这方寸间有分寸的邮政大智慧!这是一个博古通今的文化历史传承!它像一艘帆船,穿梭千年的时空海洋,承载了历史,传递了文化;它又像一把火炬,把远古的烽火、智慧和精神传递给了我们,更可贵的是它将继续传递着……我想,这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等着我们不断去发掘和研究。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这方寸的智慧寄上我们走心的“明信片”!
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于2007年开馆,展厅有5500平方米,是收藏和利用邮政邮票文物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该馆一层是书信文化厅,展出了从近代至当代的名人书信,并不定期展出小型专题邮集。二层是主展厅,展出的基本陈列有海关邮政时期邮票、清代邮政时期邮票、民国时期邮票、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外国异形异质邮票和邮票印刷工艺和防伪技术7个部分。三层则是邮政厅,回顾了中国邮政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四层为当代邮政厅和珍宝馆,其中珍宝馆交替展出馆藏各历史时期发行的珍罕邮票、邮票图稿等。
用时参考:1-3小时左右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 9:00-16:00(15:00停止售票)
闭馆时间:每周一
门票:免费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贡院西街6号D座
乘车路线:乘1号线、2号线在建国门站下车(出A口)
电话:010-65213816
附近景点:北京古观象台、长安大戏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