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良军
一石激起千层浪。时任云南昭通彝良县文联主席的陈某某突然“火”了。实际上,可能连他老人家自己也是大吃一惊,“含辛茹苦”写诗写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多大影响力,为何这次竟然短短几句“家常话”,就让自己如此出名了呢?
让陈某某一炮打响、格外走红的诗作《仰望天空》,的确篇幅不长,也鲜有新鲜文字与出色文采。该诗全文如下:“为防止武汉的疫情蔓延/我在云南彝良/不仅以驻村扶贫的理由/阻止了一个地上的湖北佬/来我家过年的想法/还像伊朗担心无人机一样/随时仰望天空/看是否有九头鸟飞过。”然而仔细分析,此诗的妥善立意、调侃主题、刻意戏谑的言辞,却是一点商榷的余地也没有。概而言之,就是拿无聊当有趣,完全不顾彼时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与新冠肺炎疫情作殊死斗争、“武汉加油”“湖北加油”响彻云霄的客观事实。
时过境迁,纵然陈某某“识时务者为俊杰”,禁不住舆论的一再轰炸,主动提出了辞职的请求,但作为善良的人们,却不能就事论事,觉得从此天下太平。对陈某某这一怪诞行为,至少引发了关于这样一个话题的深思,即文人为文,到底应该以什么为底线要求,是否一旦成了文人,就能够肆意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行我素,特立独行,无所畏惧?尤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人究竟该以什么样的崭新面貌示人,又需要承担什么样的道义和责任。文字或许无国界,但文人却是有国籍的。尤其文人无论多么出名、知名或著名,其终归没有超脱“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规定性,必须时刻铭记自己来自群众,自始至终都是群众一分子。
文人者,以文化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毋庸置疑,这是古往今来一切文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意味着文人之所以被社会恭敬地称之为“文人”,其就具有了不以自己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责任和使命。至少须以自己拥有的文化,诲人不倦地教育人、循循善诱地引导人、尽心竭力地塑造人,使全体人民的道德观念、文明素养与人文素质,与时俱进地得以丰富和提升。完全可以说,以文化人是文人独有的能力、特有的本事、天赋的职责、内生的使命,中华民族正是借由一代又一代甘愿以文化人的文人为支撑,才能够繁衍生息、生生不息。
文人者,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由此可见,文人固然有驾驭文字的高超能力和水平,但如果只是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样的文章断然不能称之为文章、诗歌也不能称之为诗歌。换言之,出自文人之手的文章或诗歌,其必须立足坚实的大地,而不能临空蹈虚,必须面向真实的人民群众,而不能自娱自乐。不仅如此,既然是文以载道,这个“道”必须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回到陈某某的《仰望天空》,“创作”中的他对“湖北佬”“九头鸟”终于遭遇今天这样一劫充满调侃,对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以为意,对如何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建防控疫情蔓延扩散的“天罗地网”“铜墙铁壁”,也只是轻蔑一笑。于此,这样的诗歌自然难登大雅之堂,必然会千夫所指、万众愤恨。
文人者,应与民同呼吸、心连心、共命运。只须看一看先辈文人,无论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还是《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入木三分描写,抑或“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大声喝斥,都反映真正的文人从未离开过对人民群众命运的关注、幸福与否的关切,都始终秉持着与底层群众同呼吸、心连心、共命运的高度自觉与格外清醒,都时刻不忘自己来自黎民百姓。然而看看陈某某的《仰望天空》,却是居高临下、洋洋自得,却是幸灾乐祸、袖手旁观。明显地,这样的文人已经褪化变质,不是痛苦着人民群众的痛苦、悲伤着人民群众的悲伤,而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置身事外、麻木不仁。
《资治通鉴》有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就告诉我们,纵然一个文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才华横溢,如果只是一味执着于文字的炫技,丝毫不曾考虑“德”的彰显、“德”的继承与弘扬,这样的文人充其量也就只是凭文字养家糊口、维持生存的匹夫一介,且文字功底越深厚,越有可能危害社会的进步、阻碍时代的发展。更况且,有好心人盘点了陈某某一直以来所谓的诗歌作品,实在是文字功夫、文学修养都不咋样,能够成为一县文联主席,实属于乡野诗人的偶然得宠、偶然“中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德。今天的文人大多跻身于文联、作协等文艺类人民团体,某种程度上,对他们的要求应该等同于做官的要求。尤其像陈某某之类文人,不仅贵为文联主席,属于名副其实的官员,而且承担着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责,更应该勿忘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殷殷期望,首先将“修德”这一必修课完成好,做到以德立身,用德润才,靠德兴名。而基于“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离不开文艺,文艺更离不开人民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文人修德的第一位要求,就是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永远保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书写人民、讴歌人民、礼赞人民的高度人民性。
文人为文德为先。历史与实践一再表明,无论什么级别的文人,无论多么著名的文人,要想为人民所深情记住,作品能够为人民所长久赞颂,应该、也必须将遵从人民性、践行人民性,作为自己的底线要求与一贯目标追求。否则德不配位,对人民群众心里无敬畏,作品破底线,只能是自食其果,被人民群眾弃之如敝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