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2020-05-14 09:20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文献理论

陈 洋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6)

高等教育结构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构成[1],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稳定性与可变性相结合的复杂构成。通常情况下,高等教育结构分为宏观教育结构和微观教育结构。宏观结构主要包括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形式结构、科类结构等,微观结构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结构、高等学校组织结构和师资结构等。我国对高等教育结构的研究起始于1980 年,经过浏览,“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专业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布局结构”等词出现频率较高。本文基于CiteSpace 软件,对相应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具体研究内容,揭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的现状,找出不足,并结合现状思考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策略。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CiteSpace 分析软件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它根据用户的需求,基于数据库已有的海量文献绘制知识图谱,总结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重点及相关关系,使用户更加直观地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进程,为整理文献和资料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方式。本文旨在研究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来龙去脉,采用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可以总结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改革领域的特征及未来趋势。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根据其研究对象的特性选取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搜集。在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页面输入主题词“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并勾选期刊来源“SCI”“CSSCI”及“核心期刊”选项进行检索,以提高文献来源的质量和可信度。截止到2019 年10 月8 日,剔除不相关文献后共检索出88 篇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调整的相关研究文章,并作为样本。

二、研究数据分析

(一)研究数量分析

图1 样本文献统计

从图1 的88 篇样本文献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对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研究关注度偏低,1995年-2000年文献数量呈现上涨趋势,这可能与当时我国高校数量增加,学生不断扩招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时代特征有关。随后呈现出高低起伏的态势,但数量相对来说呈现增长态势。而到了2016 年以后,研究数量逐步下降。总体来说,相关学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积极性不高,缺少高水平研究。

(二)研究内容分析

经过CiteSpace 分析88 篇样本文献之后,得出图2结果。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所关注的问题,另外本研究通过阅读文献可以发现,学者们关注的研究领域较为集中,如表1 所示。

首先,我国学者关注高等教育结构与国家产业结构的耦合研究,一些学者从国家层面来研究高等教育结构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是否相适应,并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供相应的调整建议。譬如,王章豹,余一珍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我国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相关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二者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长期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提出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如区域结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形式结构,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高校人才的就业适应性[2]。

其次,高等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研究也受到关注,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特征差异,对高等教育结构和区域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个例研究也是一个热门选题。汤建以安徽省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模型对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就业结构、高等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分别做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这三对均存在相关关系,安徽省第三产业成为容纳就业的重要力量,与其第三产业相关的学科更能契合经济发展变革,但安徽省的学科结构存在“偏振型”态势,导致了结构性就业矛盾,因此安徽省要以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为抓手,使其适应并且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三者关系的良性互动[3]。

第三,有少量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理论研究。但总的来说是缺乏相关理论研究,偏重实证研究。姚荣将我国工业化进程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三次大规模调整相对应:有计划的工业化与“院系调整”;市场导向的工业化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大学合并”“升格”运动;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大学体系建设。在第一个阶段,我国强调高等教育的应用逻辑,工科类专业受到重视,而忽略了人文学科的发展;在第二个阶段,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逐渐分离,学科逻辑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脱节;在第三个阶段,强调学科逻辑和应用逻辑的平衡,最后提出要通过应用逻辑重构学科逻辑,实现二者的平衡[4]。

图2 样本文献共现网络自动聚类标签视图

表1 样本文献研究热点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从目前关于高等教育结构的研究文献来看,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关注还是不够,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尚有值得研究的领域和改进的空间。

(一)缺乏相关理论研究

从分析相关文献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在数量上与实证研究相比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理论指导实践,理论研究是指导高等教育结构转变、实现其结构合理有效的重要保证,对解决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使实践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但目前来说,学者们更加关注实证研究,对国家或者某一地区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专业结构与其就业结构、产业结构进行相关性和协调度分析尤其青睐,均采用某一模型(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模型运用较广泛)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倾向于量化研究,而理论研究文献数量较少。而大部分量化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同一性,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目前二者处于低水平的耦合状态,存在结构性失业问题,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较滞后等。大部分针对这些现象所提出的意见也比较集中:根据产业结构适当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使政府、市场和学校三者共同发挥作用等。缺少充分的理论基础,所提意见的权威性也就大打折扣。

(二)忽视国外比较研究

基于对CNKI文献的筛选可以发现,我国学者对国外的高等教育结构特征关注偏少,且高质量文章不多。对国外的研究实际上是为我们提供了参考和对比的对象,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现代化有重要意义。从研究对象来看,选取对象比较单一,主要指向美国,这也与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和当今在世界高等教育所处的领先地位有重要的关系。毫无疑问,美国在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及文化软实力方面均位于世界顶端,国家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美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目前仅仅局限于一个或几个国家,局限于某一结构的研究,还处于比较初级的研究阶段,且两国国情差异性较大,对我国的启发和借鉴范围有限。

(三)选取研究对象单一

研究者们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关注密切,研究层次单一,涉及面窄,对其他结构的研究颇少。从宏观结构上来说,他们偏好研究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程度,如何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等系列问题,往往采用的均是实证研究,文献数量也比较丰富。从微观上讲,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研究较多,多数采用就业结构或人力资源理论作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联系的中介,研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结构是否合理,能否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等问题。而对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形式结构、组织结构、师资结构等关注度不高,文献数量与前两者相比差距过大。研究视角较多考虑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缺乏对高等教育结构本身和人才培养的合理性思考,忽略了高等教育结构适度超前社会现实并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的特点。

(四)缺少时代特征研究

社会更迭频繁、知识爆炸、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也应与时俱进。查看高等教育结构的相关研究,学者们缺乏将时代特征与结构调整相结合的视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处在这样复杂的时代环境和国际背景下,更应抓住时代脉搏,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互联网+、创新创业等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研究更具价值。

四、思考与展望

总览目前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研究,实际上关注度还远远不够,研究方法重复,研究对象单一。针对这一现状,未来的高等教育结构研究应更加注重理论研究,研究对象的多样化,关注高等教育自身结构的科学性和时代性等。

(一)重视理论研究

中国人历来重实践轻理论,推崇实用主义,研究现实问题、找出解决方法是惯习,定量研究渐趋强势,而定性研究式微。未来应更关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理论研究,通过经验分析,最后上升到理论高度,指导实践,这也是扎根理论的基本思想。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无法指导解决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出现的各类问题。理论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产生新的知识,深化、提炼定量研究的结果,从而更好地进行定量研究。为实现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发展的高度契合,我们有必要构建一个能实现自我调节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动态调整机制,依托大数据、互联网平台对其进行监测。

(二)拓展研究范围

高等教育结构是否合理关乎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人才结构的科学化,关乎我国社会发展变革,所以研究视野须拓展。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现状出发,我国高等教育能级结构、科类结构、区域结构、师资结构、组织结构均有研究的意义和空间。如何平衡各类高等院校、各级人才的比例,为社会输出高素质人才;如何实现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升人的综合知识运用的能力,去研究当下复杂的现象,对接产业链,并引领产业结构的升级;如何重新合理布局高校,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如何保证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科学合理,实现人尽其才;如何提高高校的服务意识,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相对平衡,保证师生的主体地位和权利,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这些都可以是未来的研究领域,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三)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

高等教育不仅通过履行职能推动社会的变革,另外它还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因此研究时代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有现实价值,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供方法路径。

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的时期,面临着高等教育人数大规模上涨,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对高等教育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有序,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满足受教育者不同的教育需求,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培养各级各类的人才,更好地为区域发展、城市集群服务,促进高等教育的供需平衡。

人工智能给高等教育也带来了挑战,但挑战往往也伴随着机遇。面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形式也更加多样,网络化教育成为一种趋势,使得教育的时间、空间、方式和群体多元化,这对教师所固有的形象和职能形成了一定的冲击,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和师资结构等也必然要做出调整。

同时,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我们是全球化中的一员。国外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基本是在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路,对前人的经验进行总结,有助于我们取长补短,避免走弯路。

五、小结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需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并考量我国的基本国情,适应时代的变革,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扎实推进,并构建动态调整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科研水平,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文献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