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协君 俞 丹 王 瑛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属于早产儿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肺部疾病,主要是由于肺发育不成熟以及出生前后多种自身或外界因素共同作用所引发,对早产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1]。近年来,随着我国围产医学的迅速发展以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建立,加之机械通气技术的广泛应用,早产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早产儿BPD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2]。有研究报道显示,早产儿普遍存在先天不足、并发症多等特点,且家属缺乏相关护理技能、知识,不利于患儿的康复[3]。BPD早产儿由于长时间依赖机械通气,NICU住院时间长,增加了和家长分离时间,对早期亲子关系的建立造成严重影响。在患儿出院后父母极易出现角色适应障碍以及负性情绪等,不利于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鉴于此,本文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BPD早产儿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NICU收治的90例BPD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4]中BDP相关诊断标准;②出生胎龄低于32周;③陪护对象均为患儿父母。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胸腔积液、膈疝以及气胸等严重疾病者;②伴有严重感染性疾病,全身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疾病者;③正参与其他研究者。所有患儿父母对该研究均知情同意,该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验组患儿:男性24例,女性21例;出生体质量2 000~3 600 g,平均(2 804.35±304.62)g;胎龄37~41周,平均(39.24±0.35)周。本组患儿主要照顾者:父亲28例,母亲17例;年龄26~43岁,平均年龄(35.27±1.39)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16例;高中及以上者29例。对照组患儿:男性25例,女性20例;出生体质量2 052~3 650 g,平均(2 811.47±306.55)g;胎龄37~42周,平均(39.30±0.38)周。本组患儿主要照顾者:父亲30例,母亲15例;年龄25~42岁,平均年龄(35.34±1.41)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18例;高中及以上者27例。2组患儿及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在NICU住院期间,全程由护理人员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父母仅隔窗探视,1h/次,3次/周。且患儿病情以及治疗情况均由医务人员向患儿父母介绍,并在出院时对患儿父母进行出院宣教。实验组则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建立护理小组。小组主要成员涵盖NICU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护士长2名,专科护理人员2名。护理小组成员负责资料采集、分析,制定陪护制度、照护内容、健康教育以及陪护实施方式等内容。②陪护制度的制定。以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慈善儿童医院NICU探视以及陪护管理方式作为参照,按照病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家长陪护制度。NICU病房开放陪护时间为09:00-18:00;每例患儿只能由1名直系家长陪护,要求陪护家长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传染性疾病,可胜任陪护工作。陪护人员必须严格遵从医院病房管理,每次进入病房前需进行体温的测量,进出病区时须携带陪护卡;于指定的区域进行相应的活动、进餐等;禁止随意更换陪护人员,若遇特殊情况必须更换时需得到主治医生以及责任护士的同意。③照护内容制定。生活护理:包括患儿正确的抱姿,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奶瓶消毒,洗澡,尿布更换以及常规卫生护理等。病情监测与辅助治疗:观察心电监护仪的读数,协助雾化吸入,输液穿刺时体位配合,测量体温,观察排便情况等。早期护理:婴儿抚摸,亲子交流以及声乐刺激等。④陪护的实施:由主治医师在确诊患儿病情后即反馈给患儿家长,并由1名经验丰富的专科护士对患儿家长的照护能力予以全面评估,确定其需要学习的照护技能以及病情观察知识,通过一对一讲解以及指导操作,帮助患儿家长掌握相关照护技能,从而协助患儿的护理。⑤出院计划的制定:由护理小组成员和患儿家长共同讨论制定个性化的出院计划,并对患儿家长的照护能力予以考察,保证患儿及其家长可顺利从医院过渡至家庭照护。
比较2组以下指标。①出院时患儿奶量以及体质量增至正常的人数占比。②用氧时间与住院时间。③患儿父母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儿父母的心理状态[5]:SAS、SDS量表各包含20个项目,SAS每个项目评分为1~4分,SDS每个项目评分为1~3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显著。
出院时,实验组患儿奶量及体质量增至正常的人数多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患儿康复情况比较 [例(%)]
实验组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患儿用氧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干预前,2组患儿家属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低于干预前。见表3。
BPD主要是因肺发育不成熟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肺泡与肺内血管发育受限的慢性肺部疾病,对患儿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仍需进行长时间的照护[6-7]。因此,积极有效的照护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近年来开始在临床多种疾病中推广应用[8-9],有利于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改善预后。
表3 2组患儿家属SAS、SDS评分比较分)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在奶量和体质量增至正常的人数占比方面比较,前者更高,这与赵宏等[10-11]的研究报道相一致,说明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显著促进BPD患儿的奶量、体质量增至正常。分析原因,BPD患儿出院后的照顾主要是由家长完成,而家长因在患儿住院期间对患儿进行了有效的陪护,因此对患儿的身体状况以及需求了解较为透彻,加之患儿父母在NICU陪护过程中学习、掌握了科学有效的育儿知识和经验,从而有效提高了自身的护理技能,为患儿出院后护理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在用氧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对比,前者更短,这说明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显著缩短BPD患儿的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其主要原因可能与实验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父母的照护能力,从而为患儿的早日康复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干预后实验组患儿家属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这提示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显著缓解患儿父母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保证其心理健康。究其原因,实验组患儿父母在住院期间的陪护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有助于其熟悉患儿的生理特点,了解患儿生活习性,从而有效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12-13]。同时,通过对患儿进行每日照护,有效提高了患儿父母的照护水平以及对异常情况的识别能力,既满足了患儿父母的需求,又强化了其照护患儿的信心,有利于维持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有利于促进BPD患儿奶量、体质量增至正常,缩短用氧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且可显著减轻患儿父母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