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霖
(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重庆 401120)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的常见病。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白带异常、下腹或腰骶疼痛等。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发生宫颈癌的几率更高。以往,临床上常使用辛复宁对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用益气化湿解毒汤加减方治疗脾虚湿毒蕴结型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效果。
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收治的94例脾虚湿毒蕴结型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诊断标准且被确诊为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2)患者的病情经中医辨证属脾虚湿毒蕴结证。3)患者签署了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患者的年龄<18岁。2)患者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3)患者合并有精神疾病。4)患者合并有恶性肿瘤。5)患者近期接受过相关治疗。将这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有4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18~47岁,平均年龄为(33.51±8.72)岁;其妊娠的次数为0~4次,平均妊娠的次数为(2.41±0.37)次。试验组患者的年龄为19~48岁,平均年龄为(33.94±8.36)岁;其妊娠的次数为0~4次,平均妊娠的次数为(2.35±0.41)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获得了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对两组患者均使用辛复宁(规格:80万IU/粒)进行治疗,方法是:在患者经期结束后的3~5 d,于每晚睡前将1粒辛复宁置入其阴道的穹隆处。每隔2天进行一次治疗,治疗15 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三个疗程。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加用益气化湿解毒汤加减方进行治疗。益气化湿解毒汤加减方的药物组成是:生黄芪20 g、贯众10 g、砂仁 10 g、黄柏 10 g、川芎 10 g、当归 10 g、白术 15 g、土茯苓20 g、龙胆草6 g、甘草6 g。对于存在带下滑脱不止的患者,可在此方中加入芡实、乌贼骨。对于存在纳呆症状的患者,可在此方中加入厚朴。对于存在腹痛症状的患者,可在此方中加入川楝子和延胡索。水煎服,每日服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1]。告知患者保留药渣,每日用水煎煮后取汁进行坐浴。每日坐浴1次,每次坐浴15 min。治疗15 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告知患者在经期需停止用药。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体征的评分。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等级。1)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其HPV的检测结果呈阴性,其临床体征评分下降的幅度>90%。2)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其HPV的检测结果呈阴性或弱阳性,其临床体征评分的下降幅度为30%~90%。3)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均未得到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患者各项临床体征的评分标准为:1)患者未出现宫颈糜烂的现象计0分,出现轻度宫颈糜烂计2分,出现中度宫颈糜烂计4分,出现重度宫颈糜烂计6分。2)患者未出现宫颈肥大、宫颈纳氏囊肿及宫颈息肉计0分,出现上述1~3种症状计2分。3)患者的子宫附件正常计0分,其子宫附件出现增厚增粗的现象计1分,其子宫附件存在压痛感计2分。患者临床体征的最终评分为其各项临床体征评分之和。
对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
接受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体征评分为(6.17±0.74)分,试验组患者的临床体征评分为(4.53±0.31)分。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的临床体征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医将慢性宫颈炎归为“带下病”的范畴。《傅青主女科》认为,带下俱为湿证,与任脉损伤有关。因此,治疗该病应以祛湿理脾、温肾固涩为主。本研究中所用的益气化湿解毒汤加减方中,白术、黄芪具有燥湿化浊、补气固表的功效,黄柏、土茯苓、贯众、龙胆草、甘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的功效。将上述诸药合用可起到燥湿止带、健脾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2]。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益气化湿解毒汤加减方治疗脾虚湿毒蕴结型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