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别林拍大萧条惹恼美国

2020-05-13 14:27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卓别林监狱美味

1929年,美国遭遇经济大萧条,却让好莱坞电影迎来黄金时代。同年,奥斯卡金像奖举行首届颁奖礼,此时,幽默喜剧成了人们躲避无奈现实的避风港,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在电影界大放异彩,他获得了首届奥斯卡荣誉奖。

破礼貌、小胡子、肥裤子、大头鞋,再加上一根从不离手的拐杖……这个英国小个子用表情和动作在美国把默片带上了巅峰,卓别林制作并出演了大量萧条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含泪的笑”;《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等等,都在世界电影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电影《淘金记》中,饥饿的主人公把蜡烛当成美味蛋糕,把旧皮鞋炖成一锅“牛肉大餐”,把鞋钉想象成美味牛仔骨用嘴津津有味地吮吸……卓别林告诉世人:“所谓幽默,不仅仅是来自只有玩笑性质的痛苦,而是我们在貌似正常的现象中看出了不正常的现象……幽默还增强了我们生存的意义,使人头脑清醒。”

《摩登时代》是卓别林电影生涯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人们为了生计苦苦挣扎,主人公查理作为社会最底层的劳工,只有每天像机器一样在流水线上拼命工作,才能勉强填饱肚子。然而即使這样,资本家依然觉得工人们的劳动量不够饱和,甚至在厕所里安装监控来查岗,没有人能有丝毫的喘息时间。被过度压榨的查理开始精神异常,看见螺丝形状的东西就想拧,双手离开操作台也不能停止抖动。更可怕的是为了让工人们节省吃饭时间,老板还弄来一台自动喂饭机。

后来,查理跟随着失业大军无奈地在街上游荡,无意中捡到一面示威运动的旗帜,没想到被关进了监狱。查理因祸得福地发现,监狱竟然是一个再也不用担心被饿死的地方。被释放以后,他还是想尽办法哪怕替人顶罪也想重回监狱生活。查理入狱不成倒是结识一名可怜的流浪女孩,俩人之间产生爱情。卓别林最初给这部电影构思的是悲剧结尾,但最终还是决定留下一个光明的尾巴。查理安慰女孩:“努力,永不言弃,我们能应付一切的!”

爱因斯坦在看过卓别林的电影后非常欣赏他,给他写信说:“你的电影《摩登时代》,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懂;你会是个伟大的人”。卓别林这样回信,“你的相对论没有多少人能懂;但你已经是一个伟人了”。

真实反映经济危机下底层人生活的《摩登时代》惹怒了统治者。1952年,卓别林和妻子、孩子们前往伦敦出席其电影《舞台生涯》的全球首映礼,并打算在欧美旅行半年时,在他登船2天后,美国司法部长宣布:卓别林入境美国的签证被吊销。直到1972年,奥斯卡再次授予他特别荣誉奖,83岁的卓别林重返美国,拿到的是仅为期两个月的一次性入境签证。在颁奖典礼上,全场起立长时间鼓掌向他致敬,已经白发苍苍的卓别林忍不住热泪盈眶。

(摘自《经济观察报》李光斗/文)

猜你喜欢
卓别林监狱美味
你好像很美味啊
巧扩监狱
串起来的美味
考进来的
监狱堪比天堂
春天的美味
缅北监狱
我的歌
模仿大赛
卓别林的模仿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