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艳
摘 要 当今社会在不断发展,随之而来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尤其是教育行业,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的成为教师辅助教学手段的选择。信息技术作为高效率的辅助教学方式,可以在教学中更好的高效达成教学目标。小學数学中信息技术的利用,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数学成绩,直观的进行三维目标的养成。
关键词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R8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2-0014-01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学生的未来成长更加关注。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正处在发展的最佳阶段,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应该在家长、教师以及社会的庇护下,健康快乐的成长。对于小学生来说,生动的课堂氛围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带动学生自主学习,所以,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教学可以满足这些需求。
一、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积极作用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比较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内在主动学习动力,为新课的讲授打下基础。这样不但能够使小学数学老师高效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还能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较好数学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在今后学习中探索数学的兴趣。
(二)提高数学老师的工作效率
小学数学老师在讲授新课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备课。备课要把数学课本中的知识进行整理、提炼重点、归纳并且用自己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翻阅大量数学教学资料、参考其他教育者数学教学过程,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进行数学的备课。尤其是数学素材需要准确的选择,数学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轻松快捷的选择大量数学素材和图片、视频等,有效节约备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采用信息技术,结合音频视频和图片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清晰明了的呈现数学公式图形,让学生很简单的就可以理解一些数学公式和知识。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措施
(一)直观导入教学,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社会,小学生在生活中随处可以接触到网络。单纯口头讲授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于小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将信息技术跟小学数学有效的融合起来。根据小学生6-12岁这一年龄段的特点,数学教师可以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创设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易于学生进入这个情景并理解新知识。比如,在进行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PPT上播放图片创设这样故事情境:大猴子做了三张饼给三个小猴子吃,第一个小猴子要吃两块,大猴子把第一张饼切成四块给了他两块。第二个小猴子要吃三块,大猴子把二张饼切成六块给了他三块。第三个小猴子只吃一块,大猴子把给了他一张饼。这三个小猴子各吃了二块、三块和一块,比例是2/4、3/6和1/1。请问哪个小猴子吃的多?哪个分数大呢?让学生完全沉浸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从情境中去学习新的知识。
(二)开发新型教学形式,构建高效课堂
小学生受年龄段特征的影响,注意力比较难以在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一直集中。在进行新课讲授中,当学生们有点疲惫开始注意力分散时,老师就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丰富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并且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比如在进行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四边形的认识》这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画图的演练。老师可以进行提问,“经过了刚刚对四边形的认识,哪位同学可以上讲台在电脑上进行四边形的画图演练呢?”在画图的过程中,学生脑子中就对四边形有了一个三维立体的认识,并且有利于小学生今后学习过程中空间想象能力的形成。
(三)构建高效课堂,让每个学生可以做到“学有所成”
由于每个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他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每个人的接受能力有所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层次的小学生都可以学会数学、理解数学、从而爱上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教学方案和习题时,可以采用螺旋式教学方式。由易到难的学习,让学生越学越有动力。还可以在电脑上进行练习数学习题,一点点增加难度的习题和电脑的快速评分,都会让小学生有学习数学的满足感。这样学生会更加期待下一次数学的学习,在轻松活泼的学习中更加易于知识的巩固,并且学会用理性思维思考,在生活中也运用数学。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手段在当今小学教学中越来越受重视,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也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辅助手段。在教学上,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让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主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共同积极的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王新平.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研究,2017(8):35-42.
[2]岳慧.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发展[J].学习周刊,2019(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