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020-05-13 14:26蒋英鑫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长子父子教养

蒋英鑫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课堂,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国自古以来具有重家风、重家教的优良传统。2015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陈忠实的代表作《白鹿原》,通过描绘白鹿村50多年的历史巨变,浓缩了民族的历史内涵,不仅蕴含“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文化,也折射出白、鹿两家的家教文化。在儒家文化中,视白嘉轩身为一族之长,为人正直、处事光明磊落、恪守纲常礼教为“仁”,其长子白孝文既无远大抱负,又无人格修养为不“仁”;视鹿子霖虽精明能干,做事却毫无原则,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不“仁”,其长子鹿兆鹏,从小明辨是非,有勇有谋,对革命事业坚持不懈为“仁”。为何“仁”父养出了不“仁”的儿子,不“仁”的父亲养出了“仁”儿。从古至今,这种现象层出不穷,以下是对《白鹿原》中父子关系的分析。

白孝文自出生起,读书、结婚等人生大事都受到白嘉轩的影响,生活在白嘉轩的光环下,规规矩矩生活。白孝文少年时蔑视黑娃,违背其父亲白嘉轩的命令让鹿三父子在后院进餐,被白嘉轩发现后,在众人面前将白孝文训斥一番,白孝文敢怒不敢言,只能暗自生气。白嘉轩训斥白孝文时则说:“你得明白,你在这院子里是——长子!”长子、族长的家长地位深深地烙印在白嘉轩的脑海里,支配着他对儿子的态度和父子间的关系。受纲常礼教的影响,白嘉轩的严厉管教、控制与惩罚,以长子的身份要求白孝文,却不停地打击白孝文作为长子应有的尊严,白嘉轩过于权威与专制的教养方式,造成白孝文不良的情绪反应,引发父子之间的冲突。

白嘉轩过于吝啬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作为一名父亲,“他几乎没有背过抱过他们,更不会像一般庄稼汉把儿子架在脖子上逛会看戏了。”这显然让其父子关系变得更加疏远。白嘉轩对白孝文过于冷漠,有研究表明父亲温暖型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道德认同具有助推作用,而父母采用强制的方式(包括冷漠拒绝、过度控制、剥夺子女权利等)会抑制子女对道德规范的内化。白嘉轩虽精明强悍,为人仁义,但他却是封建纲常礼教的坚决拥护者,在其影响下培养出来的白孝文,应该是懂礼仪、知进退、办事沉稳,是一个继任族长的好苗子,但白嘉轩的强悍造成了白孝文的懦弱,成年后与鹿子霖公开争斗,占据上风后公开辱骂鹿子霖,直到后来与父亲恩断义绝。

与白嘉轩父子相比,鹿子霖与鹿兆鹏像是一对欢喜冤家,鹿子霖并没有压迫鹿兆鹏,更多的是像朋友一样对待鹿兆鹏。鹿子霖对待儿子是一种宽容型、温暖型的教养方式,如鹿子霖在儿子不肯回家时,他可以跟鹿兆鹏说帮他找相好,这对于白家父子是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的话题,鹿子霖与鹿兆鹏这对父子的相处之道看似与封建色彩浓厚的白鹿原格格不入,却是相对健康而又平等的父子关系。鹿子霖对鹿兆鹏充满了期待,他期待儿子能够通过读书出人头地,可以正大光明地“放铳子”。与白嘉轩父子相比,鹿子霖父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平等,鹿子霖也支持儿子读书、参加革命,鹿兆鹏后来经过朱先生的点拨外出求学,具有了前卫且开放的思想,成为白鹿原反封建的旗手。

父母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教养态度、行为、非语言表达的集合,是父母在孩子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固定行为模式和行为倾向,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有研究认为,父母的人格特征会影响教养方式,继而影响儿童的个性发展、内因自尊、心理健康、社会化和同伴关系。父母的人格特征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白嘉轩与鹿子霖的人格特征对其儿子的行为发展并未产生直接影响。白嘉轩与鹿子霖与其儿子的行为交往与互动的细节表现出,白孝文与鹿兆鹏的行为模式受父亲的教养方式影响。“父亲虽然不能代表自然界,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境界的世界、科学技术的世界、法律秩序的世界、阅历和冒险的世界等。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引孩子通向世界之路”。

猜你喜欢
长子父子教养
跟踪导练(三)
共和国农机“长子”成长记
建设鞍钢文化再创“长子”辉煌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一只有教养的狼
所谓教养,不过是细节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父子PK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