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存在感”到“获得感”:新时代高校育人理念的价值转向

2020-05-13 14:21吴一凡穆惠涛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获得感高等教育

吴一凡 穆惠涛

摘要:高校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其价值目标从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转向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以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结构失衡为问题起源,昭示着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要融入共享发展理念与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将高校育人的理念从供给侧本位转向需求侧本位,让学生超越“存在感”,拥有“获得感”,以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升高等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校育人;存在感;获得感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3.01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3—0069—04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时强调:“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1]自此,“获得感”成为年度热词,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思想。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将“获得感”一词引入教育领域:“获得感是判断我们改革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也是检验我们工作作风的根本标准。”[2]新时代条件下,高校肩负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其价值目标从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转向满足学生成长发展,让大学生拥有获得感,从而促进形成和谐的教育供需关系,推动高等教育的良性运转。

一、起: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结构失衡

高校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致力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工作从围绕学生、关照学生和服务学生展开。然而,高等教育在工具理性的引导下,致使高校教师重科研成果,轻实际教学,重教育结果,轻教学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的实效性。

(一)标准导向导致重科研成果,轻实际教学

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对于教育教学效果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长久以来,高等教育的评价指标注重客观绩效,高校的办学质量以教师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为衡量标准,申请国家项目与著书立说者则为高水平教师,可享有丰富的待遇与资源,并获得奖金与职称评定等实际利益。评价导向如果偏航则会使教师忽视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产生老师有供给,学生无需求的局面。

与之相对应,在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中,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大学生却较少参与其中,教育对象在评价指标中的缺席,使得其实际获得与主观感受得不到应有的关注。此问题的产生就在于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功利化倾向,使得高校教师不得不执着于科研的“形象工程”,导致学生的受教育需求难以得到满足。2018年,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导师梁莹爆出“给本科生上课对于申请课题毫无用处,纯粹浪费时间”的不当言论,引发人们对于高校教学评价体系的思考。高校教育教学的标准若仅依靠高校教师科研能力与输出内容的质量和数量,教书育人仅仅是使命,这就会背离培育学生的初心,本末倒置。

(二)工具倾向导致重教育结果,轻教育过程

學生期待高质量的教育需求,但实践中却存在教育供给的不足,出现高校教师过度重视学生成绩的工具倾向。这种工具倾向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之一。以此为主导,学生就会在期末追求成绩而“临时抱佛脚”,考核以后便将学习抛诸脑后,无法将知识吸收内化。学生的学习目标异化,导致其学习动力日益对象化,沦为高校追求教学业绩的工具。

高校教师为完成学校制定的课时任务,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淡漠学生的兴趣与切身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学生有学习却无思考,从而产生失落感,学习的过程就会浮于形式,难以将知识入脑、入心和入行。尤其在新媒体融合的新时代,教师的教育供给过程应达至与学生的教育需求过程相平衡,才能最大程度地呈现高等教育的育人效能。从应然的角度来说,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育时代新人,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仅重视教学成绩,而应该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关注自身的价值追求,历练他们对求知本领获得感的切身体验,激发其对高等教育成效的认同感。

(三)教学方式导致重教育灌输,轻接受效果

改变“大水漫灌”的灌输教育方式是当代高校面临的时代课题。高校学生是富有朝气的群体,喜欢接受新鲜和富有挑战性的事物。但有些高校教师依然沉溺于既有的规律性认识,采用灌输式的机械方法进行教学工作,怠于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在这种情境下,教学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在“满堂灌”的教学中很难谈及所谓的幸福感、获得感。

教学本身就是双向互动的过程,高校教师的授课内容多数属于学理性较强的体系,如果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受教育需求,则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果不能与学生的个人实际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也很难锻炼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这样的后果即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收效甚微,达不到高校的育人目标。可见,高校教师话语体系与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能够使教育内容“高大上”和“接地气”,也能够促进高校育人载体的供给获得平衡与充分发展。

二、承:将新时代理念融入高等教育

(一)新時代的高等教育需求

新时代高校应有新的担当和作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之路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即转变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以学校的内部因素作为发展的动力。党的十九大提出塑造时代新人的目标,高等教育将办学目标与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相结合,立足新时代、顺应新形势、把握新趋势、运用新方式,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以丰沛精准的教育供给为抓手,靶向发力,超越存在感,增强获得感,提升高等教育的实效性。

新时代的奋进之笔由高校掌握,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大教育教学投入,释放高等教育活力,一体化构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的“十体系联动”教育蓝图,让当代大学生享有高等教育改革的权利,将教育对象的自我认识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实现大学生获得感的内生机制与外生机制相互补充,增强大学生担当民族大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立德树人的方针要求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党的教育方针是增强大学生获得感的根本保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立德树人理念作为新时代教育的中心环节。立德树人的成效成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育人标准的外部化使得提升大学生获得感成为高等教育工作的核心议题。

“高校安身立命之本在于立德树人”[3],立德树人直指高等教育效果的核心要素与本真内涵。其内在要求高校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教育主要渠道,以学生关注的重点问题为突破口,不断反思纠正教育方法,提升专业功底,将相关的理论内涵、发展逻辑与科学规律讲透彻,讲出层次、讲出深度。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课堂热情并进行有效反馈,来肯定和提升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在理性交互中满足其发展需求与期待,为获得感提供生成前提。同时全包围学生活动时间与空间,将课堂的显性教育与课外的隐性教育相结合,学生上课有所“获”,下课有所“得”,知行合一,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三)共享发展的理念诉求

共享发展是新时代社会公平正义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其内蕴着价值观层面的意涵,社会要为共享的实现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并规定具体内容[4]。延至高等教育领域,则要惠及全体学生,体现新时代高等教育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与获得感,从而推动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由强调教育结果转向过程与结果并重发展。

全民共享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与需求,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并增强实效性。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共享就是要覆盖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将教育由点连线,由线到面,集面成体,融会贯通教学与服务,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共建共享指出了高等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完善思路。共建是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前提和基础,从而汇聚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形成校际网络教育资源共同体,实现高校教育资源由不均衡到均衡的渐进共享,最终朝向普惠、共赢的发展方向迈进。

三、转:高校供给侧本位转向学生需求侧本位

马克思曾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需要即他们的本性。”[5]这就要求高校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将高等教育的理念从供给侧本位转向需求侧本位,教育标准由内部转向外部,教育流向由教师转向学生,教学评价由绩效转向效益,真正给予学生需要的教育。

(一)教育标准由“内部标准”向“外部标准”转变

高校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将立足于教育者视野的传统评价标准转向大学生的实际获得,意味着高校育人标准指标的升级迭代,完成从“教师绩效”内部教育评价方式向“学生收获”的外部教育评价的转变。

高校优化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合理设置教育评价标准,加大教育对象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将教师的客观实际获得与学生的主观心理体验挂钩,使学生兼具受教育主体和评价主体的角色。将获得感作为教育评价的衡量指标,教师才能扭转只关注教育结果的取向,真正做到重视教育过程,用心教学、安心教学、精心教学。从生活中发现新的教学资源,从内容上吸引学生,才能敦促教育对象学以致用,从而去发现、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此感受教育过程的魅力,提升大学生的获得感。

(二)教育流向由教育者向教育对象转变

转变教育流向是高校供给侧改革的中心环节。过去,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育流向自上而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在课堂中找不到自身的价值所在,部分大学生认为上课就是为了修学分,久之,难免出现课堂“抬头率”低下等现象。

新时代高校课堂的教育流向应从教师到学生转变为学生到教师,完成从主导性到主体性的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启发者的角色,学生在与教师平等和谐的交流中敞开心扉,产生积极的情绪。教师在与学生观点的碰撞中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巧妙针对学生的敏感点激发其情感共鸣,增强实际教育效果,使学生在外部拥有存在感,在内部提升其获得感。

(三)教学载体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革新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提升学生获得感的重要手段。语言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媒介,但如果只依赖语言对学生进行灌输,教育的实际效果就会差强人意。在迭代传播的网络信息影响下,学生的信息来源多元、快速,高校教师以话语为载体的知识灌输教学方式日渐式微,只有驾驭新兴的教学手段才能把握学生的关注点与思想动向。

高校教师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必须不断反思自身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与水平,与时俱进地增强信息化教学能力。将教学方法由传统单向灌输转变为师生双向交流,将学理性与生活性统一,使高等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同时,对教育内容精耕细作,挖掘深度、延展宽度和拓宽广度,创造形式多样的“微”教育产品,以教师的“精心”换学生的“用心”,使学生由教育的对立面走向同频共振,将其获得感推至顶峰。

四、合:高校教育改革提升学生获得感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由低至高呈階梯式分布。高等教育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更要提升获得感的针对性,将教育教学措施与学生心理与现实需求相匹配,使大学生全方位体验获得感。学生需求的层次流向从表层的实在获得感过渡到内层的精神获得感,最终达到深层的行为获得感,层层深入,直抵学生的内心。大学生经历取得、习得、行得的过程为高校提升亲和力与赢得认同感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一)提高奖助学金切合实在获得感

实实在在地获得是大学生获得感的物质依托。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让人民切实享受到“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带来的丰硕成果,将目光投射到高等教育领域,物质的获得感是提升学生其他获得感的重要基础。没有实在的获得感,其他获得感也就无从谈起。

高校的育人逻辑由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展开,其中教书育人与管理育人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显性教育,服务育人则是隐性的教育方式,而资助育人是服务育人的重要内容。高校在实际工作中要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充分挖掘物质育人元素,运用资助育人的隐性教育方式,完善奖学金制度与助学金体系。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对发生临时困难的学生发放特殊困难补助等多种形式形式补助为辅,着力解决贫困学生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问题,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可实施学费减免的政策。同时,高校应鼓励社会团体、企业面向大学生设立相应的奖助学金,增加奖助学金数额供给,使贫困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二)强化身份认知契合精神获得感

高校需要在精神层面满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与价值观等多维的“精神性需求”,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与发展态势,及时帮助其解决精神上的困惑,增强教育供给对学生现实需求的灵活性,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问题,从而赢得学生认同,引导他们用真理的强大力量自觉抵御不良社会思潮的腐蚀,主动担当与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6]高校在育人过程中要以情动人,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引导其将个人理想与民族使命紧密结合,强化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身份认知,以获得感的满足提升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三)增强实践教学耦合行为获得感

理论能否发挥作用、发挥多大的作用都取决于实践。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强调指出:“我们应当既以理论家的身份,又以宣传员的身份,既以鼓动员的身份,又以组织者的身份‘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7]高校教师将理论传播给学生,充盈学生的头脑与精神。以教师传播的思想观念为指导去具体实践时,其内心就会产生幸福感,获得感才能得以固化与加强,形成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由精神获得感到行为获得感再到精神获得感的良性循环。对此,高校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增强校内课程与社会需求的关联性与协同性,突出课堂表现及实践能力的考核权重,让“一张试卷测试学生水平”的情况成为过往。同时,高校应搭建实践平台,增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实践机会,创建“实践、实习、实训”三位一体的实践与实验区,让大学生学懂、弄通、做实,以此满足学生对工作实践的期待,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增强真本领,进一步深化行为获得感。

五、结语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生力军一直得到社会诸多领域的关注,提升大学生获得感成为当代高校育人的重要价值追求,也是检验高校育人成果的“试金石”。以获得感引领新时代高等教育新风貌,并融贯于每个学生的终身教育理念与实践中,终将提升培养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教育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强调:科学统筹突出重点对准焦距 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N].人民日报,2015-02-28.

[2]陈宝生.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J].中国高等教育,2017(Z1).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4]潘乾.共享理念的制度伦理考察[J].伦理学研究,2018(04).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6]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6国高等教育,2014(10).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From "Sense of Existence" to "Sense of Acquisition": The Value Turn of the Idea of Educating Peop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WU Yifan,MU Huitao

(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32,China)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er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cultivati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whose value goal changes from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main position of students to meeting the needs of studen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 imbalance of the supply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is the origin of the problem, which indicates that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should integrate the concept of shared development and the educational policy of cultivating people with mor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stic care, we should change the concept of college education from the supply side standard to the demand side standard, so that students can transcend the "sense of existence" and have a "sense of acquisition", so as to cultivate new people in the era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college education; sense of existence; sense of acquisition

[责任编辑:尚 欣]

收稿日期:2020—01—09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体系与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H19360)。

作者简介:吴一凡(1995—),男,山西晋中人,长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穆惠涛(1971—),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获得感高等教育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洛阳老城:群众“获得感”的党建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