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空间的审美和故事性

2020-05-13 10:25李嘉怡
生活PLUS 2020年1期
关键词:马蜂窝奇葩办公

李嘉怡

旅行有温度,社交更自由

马蜂窝旅游网的企业新驻地,以品牌为载体,在设计构建的场域内令员工收获了办公的幸福感,从而缔造出品牌独有的社会影响力。

马蜂窝旅游网从“为旅行者搭建一个温暖的小窝”这一纯粹的梦想起步。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此迈出了旅行的脚步,用足迹点亮了世界的角落,这个网站简单的梦想也被同步浇灌着成长。

目前,马蜂窝已成为了上亿旅行者的出行驻地。在其企业文化中,还非常看重对于员工们的尊重——为这群“蜂窝儿们”开辟一栋全新的、开放的且具有自由灵魂的完美办公领地,才能一举消除其内部不同业务团队间的隔阂与陌生;更依靠企业建筑的独特设计,让品牌在社会上持续发声。

互联时代的人文场所精神

伴随着品牌名称的变更,马蜂窝旅游网向全维度的旅游体验再迈进了一步,做出了对自由精神的新诠释——“不与认知作对,不与习惯做对”。这些新的变化,也成为了企业对于办公场所设计所要求的一部分,由袈蓝建筑的设计师们在建筑创意改造与落地中去一一实现。

整体空间就坐落在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恒通产业园内。这片园区,由上世纪80年代的显像管工厂改造而成。马蜂窝正位于其中一栋纵深80米、长200米的两层半高老厂房中的一段,设计面积达1800m2。作为其全球总部,这里所历经的创造并非是一次简单的空间修补,而是一次革命性的营造。更依此向公众传达信息无限通达、高效互联的互联网企业的魅力。

从建筑的历史肌理与文脉出发,袈蓝设计师们凭借着对马蜂窝文化的充分理解,在工厂建筑极有限的条件下,完成了不仅大胆且非常具有想象力的空间重构。在其间,大量保留建筑材质和时代原有的特别气息,让建筑与马蜂窝的旅游精神成功地产生关联和交流。

如此一來,才有了“更有爱的马蜂窝星球”的存在。这是知乎网友们为其所取的名字——知乎上曾有个热门问答:“国内有哪些工作环境超赞的互联网公司?”排名第一的马蜂窝收获了上万点赞。可见,热爱是有目共睹。

这就要归功于建筑设计师对于空间重构所展现出的令人赞赏的能力了。

首先,在不改变这间曾属于80年代的工厂地面高度的前提下,袈蓝团队通过再下挖4米深度的决定,提升了整体建筑的使用面积与层高,完美缓解低挑高带来的不适与压抑感。

象征着温暖“蜂窝”的六边形核心元素孕育而生,以此独到诠释马蜂窝的品牌名称。它们作为整体创意的DNA,在垂直结构上,把原本贯穿厂房中的3米高架毅然截断。形成一个通透的、以六边形关系铺陈出来的完整空间。接下来的每一层结构,都随着“蜂窝”进行楼层的“钻石切割”。

在核心办公区,还掏出一个由最底部,直通到天顶的玻璃顶采光中庭——阴晴雨雪、云卷云舒,抬起头就能望见。充分的天光在此击破了建筑内部原有的沉闷,亦同时打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界限——集体的联结感,被员工们随时随地捕捉,无形之中也关联着员工与企业间紧密的沟通,从而体现着互联网社交的内核。

企业秩序与自由的交融

连接着各个楼层间的通天“剪刀梯”的存在,作为交通体系的它是马蜂窝内部又一大胆创新思路。空间的贯通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依此铺展开来。

楼梯的正门朝南,是建筑的真正入口藏匿之地。进入后,通过下沉咖啡吧,再下至半层,经过员工休闲活动区,才能切实地探入到马蜂窝企业内部。这里不仅隐藏了员工健身房、智能无人超市、餐饮区,还有胶囊公寓、摄影棚、亲子房和母婴室等,同时步入到南侧长梯的终点,亦是一个新的出发点。

新起点的走势,同样延续了“蜂窝”六边形线条的布局。不一样的是,它在此一跃而出,跳出平面,在垂直空间中得以鲜明呈现。两条楼梯也根据不同楼层的韵律,优雅地折来折去。随着每层蜂窝的不同边缘,游刃有余地变换着方向,汇合、再打开,最终在空中完美交汇。就像马蜂窝一直带给大众的随心、自由的不同旅行线路的选择,让核心文化在设计中得到了显现。

核心办公区的蜂窝结构,也将边界打破。让企业部门之间没有壁垒,更易交流,形成流畅的业务协作和同事间的互动。

都市楼宇中感受自然交替的创意

设计团队有意收缩了入口接待台的尺度,别出心裁地呈现一个巨型“四季”花坛,将其定义为企业空间与“蜂窝儿们”的互动装置。

其中的植物、布置全由员工们的想法与心情自由设定。稻禾,从播种到收获;荷塘,从赏花到采藕,花台里的内容随着四季的节奏而产生丰富变化。趣味与生机,被自然地带入到企业内部,充分调动了人的工作热情与活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袈蓝设计师们在完成整个空间创作后,也为自己留下了一份礼物——“我们离开之前意识到空间需要加一种高科技装置,绝不是简单的装饰或灯具而已。”最终,团队决定引用“新媒体云形3D装置”。以木方架构成云的形状,导入了光纤,从一个核心发光源缓缓导入到每个木头端点。这个美好创意,涵盖了设计大咖们对于互联网公司与云计算的超凡想象,“云”的灵动与包容,作为设计师的礼物,让大数据时代的空间氛围得到完美升华。

马蜂窝不仅在“让旅游更自由的路上”不断创造出新意,更在其办公建筑内部诠释出一种“秩序与自由交融”的企业文化。在这栋建筑里,有故事、有回忆,更亲密、令员工们发自内心地去珍惜。由内而外所散发出的品牌生命力,已成为一种自我代言方式,影响着更多“在路上”的旅行者们。

“奇葩”们的娱乐创想

当“内容大潮”涌来的时候,马东和米未传媒站在了内容的风口上,而更好的办公环境不仅为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原创灵感,也成为企业在起飞时的有力臂膀。

在卸任央视主持人、爱奇艺首席内容官后,马东又特立独行地创立起了自己的传媒公司,名为米未传媒。

与单枪匹马离开央视不同,米未传媒可以说是马东与《奇葩说》的整个团队在共同创业和运营——一场众星云集、号称“只有90后才能参加”的发布会上,这位不走寻常路甚至带点“奇葩”特质的创始人,宣布米未传媒不变的口号是:“有趣”是唯一套路,不止“有趣”是更高追求。

就这样,米未传媒以“趣味”为驱动,内容为主导,主要从社会上的一些流行背景、时代感和大众的心理出发,专注产出一些原创视频的思路与内容上的输出。仅在50多名员工的脑洞大开下,就出品了社会关注度极高的作品如《奇葩说》、《饭局的诱惑》、《拜拜啦肉肉》等极具时下话题性的娱乐节目。米未的身价,已一纵身翻越到了20亿。

在如此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创始人马东坚持“娱乐即是生活的本质”,在他看来,内容产品卖给观众的,一定是不同程度的愉悦感。而为了让米未传媒也能如自己一般潇洒地“换一种活法”,马东迫切地希望能通过一个全新的、大胆的办公场所,去激发创作团队的一些深层的灵感,让奇葩团队及幕后的工作人员,在任何时候都能进行一次次头脑风暴。毕竟,对企业来说,每个创作者才是最重要的,而这家以内容为主导的互联网公司,无论从内容制作、商务营销、品牌推广等,都是以原创的班底为核心。

应需而变的灵感迸发之地

hyperSity的建筑设计师们,在接收到创始人这样一系列需求后,首先就对米未传媒的空间逻辑进行了全新的想像和梳理。

奇葩团队固然急需一些具体场景,去配合日常的一些创意输出——他们不仅要配置能容纳很多人一起来进行分享的发布会环境,还要有几间能自如灵活隔断的大小討论室,以及适合头脑风暴的封闭环境和休憩大脑的冥想境地等。

由于最终选址定在北京市朝阳公园附近的一间大厂房内,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管线。设计团队干脆就让那些管线在北侧“富有仪式感地”去凸显,让它们成为强大而有力的艺术表现手法——管线如同大脑回路一般,折来折去地灵活施展,让人身处其间,觅得乐趣,从而催生出更多创意。

而针对在厂房南侧管线较少的场所,设计团队则利用层高与局部下沉的手法,巧妙地错落成一个独特的夹层空间。提高了环境的使用率,实现从600增至1000多平米的复合结构。且根据人流的多少与私密性,能完美地呈现开放、半开放,或私密、或公开的“严肃”或“活泼”状态。

对比剧烈并带有冲突性的空间

对于办公的核心区,还有更多空间被阻断成一个个私人地带。

同时,也有肆无忌惮地释放成极其宽阔的广场存在——一个大型的室内集散广场,让大家能随意地散坐在台阶上交流、互动。在举办大型分享会或媒体活动时,这里除了布置富有灵活性的折叠椅之外,人们更能轻松地席地而坐,或站在楼梯二楼的走廊看台。通过各个角度,环绕在一个巨幕之前,让所有人达到一个松散和自由的状态。

此外,广场旁还藏匿着一个球形的冥想室。只因这个时代的每个年轻人,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身心挑战,而精神层面的“锻炼”是必须的。作为瑜伽的一种思想技法,奇葩团队的员工们深谙于此,在其中静静地抒发工作中的情绪与压力。

冥想室对面的楼梯,从底层蜿蜒到顶层,被处理成了一个长条形的悬挑,再由连廊转换到别的办公空间;二楼还设有和式榻榻米专区,在此可以完全把房间封闭起来,很多员工偏爱在宁静的空间里,午间躺身休憩,或去进行自我的沉浸式思考。

在材料的最终选择上,设计团队引用了不同拼花的木地板,以乳胶漆的色彩搭配朴实无华的水泥自流平。脑暴会议室和冥想室都贴心地进行了隔音的毛毡处理。关于整个空间的立体感呈现,则以一些局部的木制装饰物作出烘托,以极富存在感的金属板,做出罕见的双层表皮的处理。

hyperSity建筑事务所

hyperSity乐于去探索关乎乡土人文的一些思考,擅长满足快速城市化对新式空间的不同要求,其著名作品包括中国多处联合办公综合体、陕西新窑洞住宅、北京大鱼海棠电影总部等。

让思想、角色与空间相遇

如今的办公空间,已被米未传媒的小伙伴们开始脑力激荡地灵活使用了。这里不仅有猫和装满零食的大冰箱,甚至还有麻将室的布置。因为在马东看来,对做内容创新的人来说,每天工作4个小时以上其实是“瞎耽误工夫,没有实质用处”、“会议往往在1小时内都能开完,而内容创意的事往往却产生在人吃饭、洗澡、放空的时候。”

米未的办公场景,与互联网的应用场景相辅相成——应用场景的不同,会决定人们的心情;而以不同的心情状态去观看同一视频,效果必然会不一样。那么,大数据时代提供不了的有趣故事,就在这里,留给创作者们一个自由场景,去变换着思考如何让角色、思想与空间的不期而遇吧。

猜你喜欢
马蜂窝奇葩办公
电脑报自营店国庆特惠购
奇葩少年欢乐多
国内联合办公空间多达2300个
我们家的“马蜂窝”
“强项令”董宣
《奇葩说》奇葩乐趣多
奇葩百分百
广场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