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贵安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 沙坪坝 400037)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迅猛,桥梁的设计和结构等日趋大型、复杂化,同时桥梁的各方面要求也随之提高,桥梁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问题成为技术难题。因此,如何对桥梁裂缝进行修补,改善其结构性能,保证它的耐久性、安全性和适应性,提高使用寿命,保证行车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必须提上日程。本文在分析桥梁裂缝的危害和种类的基础上,总结了混凝土桥梁裂缝的修补方法,重点介绍了压力注胶法,同时根据桥梁裂缝情况,选择最佳注胶间距,为桥梁裂缝的修补和修补材料的选择提供了宝贵意见。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包括施工、变形、温度、荷载、气候环境和钢筋锈蚀等因素。其中,温度环境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外界因素。目前我国除了高原地区气温环境对混凝土裂缝影响较大,大部分地区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因素相互影响,每种因素引起的原因很多,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裂缝产生的原因分类表
桥梁结构裂缝,一般主要根据其形状、走向深度等因素,混凝土桥梁结构裂缝分类如表2所示。
表2 裂缝的分类表
混凝土结构裂缝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因素在施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作用下,产生裂缝,对桥梁的使用性能影响很大。
(1)混凝土的开裂导致内部劣化和表面剥蚀,混凝土内部松弛,龟裂现象发生,内部裂纹的增多,进而影响桥梁结构的安全性。
(2)裂缝的产生,荷载的加剧与作用,降低桥梁的整体刚度,同时桥梁结构裂缝增多,甚者相互贯通。
(3)桥梁结构出现裂缝,混凝土结构内部与空气接触,经过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降低桥梁结构的承载力,影响行车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
(4)各种环境介质通过混凝土裂缝,渗透到桥梁结构内部,破坏钢筋表层的保护膜,导致钢筋锈蚀,钢筋表面出现锈斑,甚至发生断裂,降低了桥梁结构的承载力。
对于混凝土桥梁结构裂缝,目前修补方法有很多:表面粘贴修补、凿槽嵌补法、压力灌浆技术、注浆法等。
表面粘贴修补采取填缝、表面抹灰、玻璃布粘贴技术以及钢板粘贴技术等对桥梁结构裂缝进行修补。其中最主要采用的是玻璃布粘贴技术和钢板粘贴技术,采用这两种方法,首先对裂缝表面进行凿毛处理,保证平整度。然后将玻璃布平整放置在修补面上,采用专用刷子固定玻璃布。采用钢板粘贴技术,需要先行测量裂缝的长度,切断钢板,再对裂缝处进行打磨,直到钢筋露面。粘贴钢板前,涂抹环氧基业粘贴剂。然后对粘贴面进行施工养护,养护完毕后,最后涂一层养护材料,修补完成,钢板粘贴修补方法的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表面粘贴修补法施工流程图
表面修补方法施工工序简单,一般广泛应用于浅层裂缝的修补,对于有一定深度的裂缝,需要采用其他方法进行修补。
压力灌浆修补法对于桥梁结构裂缝出现深度裂缝时广泛采用,此种方法简单实用。其主要原理如下:对裂缝施加一定压力,将我们预先准备的灌浆材料灌入裂缝内部,当裂缝封闭时为止。这种方法不断修复效果良好,而且能提高桥梁结构的强度和抗渗性能,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压力灌浆技术的主要施工工序如图2所示。
图2 压力灌浆技术施工工序流程图
(1)选取注胶材料
压力注胶修补法通过加压设备将水泥或者环氧树脂等材料,注入桥梁裂缝中,这种修补方法可以提高桥面的耐久性和防水性。传统的手动式加压设备已经淘汰,一是无法确定注入材料的用量,二是如果压力过大,不但不能对裂缝进行修补,反而会加剧裂缝的贯通。现在采用的低压低速注入胶结材料,对深度裂缝的修补效果非常好。目前常用的有水性、柔性和日本肖邦环氧树脂。从性价比和修复效果看,柔性环氧树脂的修复效果是最好的。柔性环氧树脂性能指标如下表3所示。
表3 柔性环氧树脂性能指标
灌注胶体抗拉强度改性前和改性后均能达到规范标准要求。改性目的主要是提高柔韧性、抗冻性和耐老化性。改性后胶体抗拉强度及伸长率得到了改善,且都有所提高。
(2)施工工序
对桥梁裂缝进行修补前,准备好裂缝调查和数据资料,调配好施工人员和施工机具的准备,施工工序见图3。
图3 注胶施工流程图
(3)压力注胶修补法主要工艺参数
通过对实际工程的桥梁裂缝修复的经验总结和数据统计,对桥梁裂缝注胶修补的适用情况和施工工艺参数进行汇总(表4)。由于实际工程的裂缝情况和数量均不相同,各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部分参数可以与实际项目结合,根据项目进行灵活取值。如果对参数有异议,在现场可以进行试验,然后再来确定工艺参数的取值范围。
表4 压力注胶修复法主要工艺参数表
根据注胶修复的工艺参数,设置注胶嘴时,定位好间距,注胶嘴的间距以100~200 mm为宜,裂缝数量较多,分布较密的情况下,可以取100 mm的间距。
(4)注胶试验结果分析
采用注胶修复裂缝过程中,可以选取样本试件2组,每组4个,第一主试件尺寸为100 mm×100 mm×50 mm,试件两端放置Ф14的T形拉杆,另外一组样本试件为200 mm×200 mm×350 mm,试件两端放置Ф16的T形拉杆,两组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为C25和C30。试件制作后,达到28 d龄期方可使用,并且进行试验。每次试验后,记录好实验数据,其试验的主要数据分析如表5所示。
表5 试验数据表
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知,混凝土试件的抗拉强度值变化不大,说明采取压力注胶后,裂缝经过修补,修补处的混凝土强度值与未受破坏的强度值相差不大。同时,压力注胶有效的提高了桥梁裂缝的修补效果,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了施工成本,施工材料也相应减少,因此可以考虑加大压力注胶修补法的应用。结合实际项目和试验结果,可以总结出压力注胶法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压力采取低压低速,容易控制。
(2)施工时间减少,操作便利,减少了工作量。
(3)注胶修复效果好。采用压力注胶修补法时,通过机控设备,可以缓慢的将注胶液推送到裂缝深处,对深度裂缝修复起到了关键作用。
(4)容易检查胶结材料是否固化,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工序,从而优化了施工工艺。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修补,需要根据裂缝的数量和类型,灵活的选择修补方法。从压力注胶的胶结材料的选取,施工工序和注胶效果可以看出,采用压力注胶避免了修补的盲目性,节约了修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