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龙
(黑龙江省八达路桥建设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根据我省的气候特点本文选择辽宁盘锦90#基质沥青作为改性用的原沥青。低温改性剂掺量取决于不同的生产条件,如:在夏末秋初施工时改性剂掺量宜取高值,在夏季高温施工时,改性剂掺量宜取低值。本文选择不同改性剂掺量对90#基质沥青进行改性,并进行相关分析与对比试验。
本文选择改性剂掺量为7%~11%,按1%间隔进行掺配,检验其性能。
表1 不同改性剂掺量沥青检测结果
图1 不同改性剂掺量针入度指标
图2 不同改性剂掺量延度指标
图3 不同改性剂掺量软化点指标
图4 不同改性剂掺量100 ℃粘度指标
从针入度试验结果分析,随着改性剂用量的增加针入度值越来越小,当掺量为7%时,针入度值不满足前面总结的低温改性沥青质量控制标准;其他掺量虽能满足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但从其经济性考虑,宜选择低剂量针入度大的方案,因此选择8%~10%的掺量比较适合。同理,从软化点指标分析,当改性剂掺量11%时,软化点值不满足前面总结的低温改性沥青质量控制标准;其他掺量虽能满足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但从其成本考虑,宜选择8%~10%的方案。同理,从延度试验结果分析,随着改性剂用量的增加,延伸性越来越好,当改性剂掺量7%时,延度试验结果亦不满足低温改性沥青质量控制标准,但从其经济性考虑,宜选择低剂量针入度大的方案,因此选择8%~10%的掺量比较适合。
图5 不同改性剂掺量针入度比指标
图6 不同改性剂掺量残留延度指标
从粘度试验结果分析,随着改性剂用量的增加,沥青的稠度越来越小,弹塑性逐渐减小,10%和11%改性剂掺量的粘度试验结果不满足低温改性沥青质量控制标准。7%~9%改性剂掺量的粘度试验结果满足低温改性沥青质量控制标准,说明满足沥青黏韧性指标的合适掺量为7%~9%。
从残留针入度比试验结果分析,随着改性剂用量的增加,残留针入度比试验结果逐渐增大,7%改性剂掺量残留针入度比试验结果不满足低温改性沥青质量控制标准要求。8%~11%改性剂掺量试验结果满足低温改性沥青质量控制标准,说明满足残留针入度比指标的合适掺量为8%~11%。
从残留延度比试验结果分析,随着改性剂用量的增加,残留延度试验结果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7%改性剂掺量残留延度试验结果不满足低温改性沥青质量控制标准要求。8%~11%改性剂掺量试验结果满足低温改性沥青质量控制,说明满足残留延度指标的合适掺量为8%~11%。
综合上所述,低温改性剂的掺量对改性后的沥青性能指标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在考虑性能指标的影响的同时,还应考虑低温改性剂掺量增加对整体造价的影响。因此本文在参考“性能满足要求,掺量较小”的原则下,认为低温改性剂对原沥青的改性上掺量控制在8%~10%的范围内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