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蕾
(连云港市灌云县人民医院血透室,江苏 连云港 2222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最重要和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患者透析治疗期间及日常生活中均需要严格限制饮水,因此口渴感成为常见症状[1]。患者因不能满足饮水主观需求而产生不良心理应激,导致焦虑、抑郁不良心理及负性情绪状态,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及时有效地评估和识别患者口渴感,并根据影响因素采取适当的个性化干预措施以缓解口渴,可有效避免患者因口渴而不加限制饮水,避免透析过程中因超滤量过多所带来的风险和心理问题[3]。治疗周期中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多数为门诊患者,接受健康宣教模式多为透析治疗前口头指导及发放宣教资料方式,宣教效果通常不理想[4]。随着近年来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智慧医疗体系下医护患沟通的高效通道[5]。我院血透室医护人员通过“互联网+”健康宣教服务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行微信跟踪控水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2018年01月~2020年06月间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人民医院血透室首次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滤过)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76例,根据控水管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8例。纳入标准:(1)患者均为首次接受每周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次的18岁以上成人,拟接受透析治疗周期超过3个月;(2)具备正常认知、阅读和沟通能力,拥有并会使用智能手机且知情同意能主动配合者。排除标准:(1)合并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病患者,存在认知障碍的精神类疾病患者;(2)透析治疗周期预计低于3 个月或者中间停止治疗者。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46.38±8.52)岁;肾病病因:糖尿病12例,多囊肾1例,慢性肾炎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高血压17例;医疗支付方式:职工医保14例,城镇居民医保22例,其他2例;文化程度:本科以上1例,大专或本科8例,高中或中专19例,初中及以下1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47.02±8.75)岁;肾病病因:糖尿病11例,多囊肾1例,慢性肾炎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高血压18例;医疗支付方式:职工医保13例,城镇居民医保22例,其他3例;文化程度:本科以上1例,大专或本科7例,高中或中专20例,初中及以下10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1 对照组:于患者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前执行透析相关事项告知健康教育,由主治医师和透析责任护士通过口头讲解和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的形式完成。患者每次透析治疗期间,再次给予饮食、饮水等容量管理知识随访指导一次,指导患者自觉控制饮水量,以免造成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过多而引起容量超负荷,以至于透析治疗中可因超滤量过多而影响有效循环血量[6]。
1.2.2 观察组: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于患者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前建立微信管理群,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全程管理干预模式:(1)管理群成员由肾内科主治医师、血液透析专科护理人员、营养师、药剂师联合组成,由护理人员负责对患者建档并指导其及家属通过微信扫码加入微信管理群,实行实名制管理法。发放饮食饮水记录本,指导患者每日进行记录,家属负责协助和监督[7]。(2)通过微信群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模式,以文字配合图片、PPT、视频形式通过微信群发送,患者通过微信自主学习收藏。治疗及居家期间医护人员均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实时在线解答[8]。(3)血透室护士于患者每次透析治疗前均使用口渴模拟视觉评分法(VAS)对其进行口渴状况动态评估,实施口渴对策专项指导,告知患者因口渴不加控制饮水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鼓励群内病友分享控水成功经验,并积极互动,发挥同伴教育效果[9]。
(1)依据《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10]评估患者容量管理行为,量表包括饮食、饮水控制、情绪管理及透析治疗配合等正向选择内容,以总是、经常、偶尔、从不对应于4、3、2、1计分,总分高于18分者表示容量管理行为良好,得分越高表示饮食、控水管理知识认知及依从性、情绪控制和配合程度越好。(2)使用简易评估表(SF-36)评价患者透析初始和透析半年的生活质量,包括总体健康、精神状态、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和精力状况8 个维度,各维度得分中位数为平均分,维度得分采取百分制,得分越高说明该领域功能越好[11]。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相关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饮食行为、控水管理知识认知及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因口渴影响心理状态的焦虑/抑郁(SAS/SDS)程度评估得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明显,患者主动配合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透析后容量管理行为中控水管理知识认知及依从性比较(±s,分)
表1 两组透析后容量管理行为中控水管理知识认知及依从性比较(±s,分)
项目观察组(n=38)对照组(n=38)tP饮食行为34.83±4.6555.32±5.29-17.9335<0.0001控水知识36.54±5.3645.282±5.56 -6.9779 <0.0001控水依从31.23±3.2547.29±6.21 -14.1247<0.0001主动配合50.74±5.8769.39±6.14 -13.5342<0.0001 SAS评分47.38±5.3258.39±6.79 -7.8682<0.0001 SDS评分48.14±5.5663.52±8.27 -9.5139<0.0001
透析初始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体得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透析半年,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生活质量维度中总体健康、精神状态、生理功能、精力状况及平均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情感职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和社会功能4个维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通常需要严格限制饮水,口渴为此类患者的主要典型症状之一,强烈的口渴感及对自身健康的多维度的心理和情绪困扰,常可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患者也经常因无法耐受强烈的口渴感而不受控制的摄入液体,以至于透析治疗中超滤量过多,影响有效循环血量,甚至可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使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增加,严重者可造成死亡[12-13]。
表2 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生存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透析前后生存质量比较(±s,分)
透析初始组别透析半年观察组(n=38)总体健康34.17±8.6533.83±8.870.16920.866144.83±7.6962.73±9.45-9.0567<0.001精神状态38.81±5.1537.24±5.651.26600.209542.64±7.2454.89±6.65-7.6816<0.001情感职能37.17±6.2536.12±5.870.75490.452740.13±7.1541.06±7.22-0.56420.5743生理功能35.54±9.0536.54±8.65-0.49240.623945.52±7.4264.88±9.49-9.9069<0.001生理职能24.32±6.6324.13±6.690.12440.901426.75±5.8727.89±5.69-0.85960.3928躯体疼痛45.13±11.31 44.46±10.710.26520.791652.33±22.15 54.97±13.91-0.62220.5357社会功能56.96±8.4456.21±7.870.40060.689857.27±7.7458.45±9.67-0.58730.5588精力状况46.87±4.9647.31±4.65-0.39890.691148.77±11.32 54.16±8.06-2.39100.0193生存质量评分SF-36 27.48±5.5628.77±4.54-1.10780.271537.17±4.9753.89±5.33-14.1430<0.001对照组(n=38)观察组(n=38)t值P值对照组(n=38)t P
而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所接受的日常口头或者发放资料的宣教模式,患者对专科性太强的知识理解不充分,饮食行为、控水管理知识的认知及依从性普遍都比较低,患者感觉口渴时常常自觉沮丧,难以自控而增加氧化应激,采取的对应措施不正确而对健康不利[14]。既往对接受维持性透析治疗患者口渴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报道中,分别包括人口学因素、血液透析相关因素、疾病相关因素、药物相关因素和心理因素,相对比较复杂[15]。依据相关研究,我们对患者口渴的干预措施通常采取:(1)改变饮食习惯减少饮食钠盐摄入,加强水钠控制知识宣教,加强水钠控制行为的监测及指导,减轻患者口渴程度.(2)采取调整透析方式,包括延长透析时间或增加透析频率,以减轻患者口渴感[16]。(3)实施口腔局部刺激以增加口腔唾液分泌,如口腔含片、中药金银花泡水口腔喷雾法以保持口腔湿润以减轻口腔干燥和口渴症状[17]。(4)采取药物治疗方法,如使用中药代茶饮以刺激患者唾液分泌,缓解口渴症状[18]。(5)通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实施正向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建立自我掌控口渴感的信心和能力。鼓励患者表达口渴、口腔干燥给自己带来的问题并给予个性化干预,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建立积极的情绪,以减轻或弱化口渴感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和负性情绪反应[19]。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跟踪控水管理”模式,于患者透析治疗期间的口渴动态评估,通过微信管理群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进行容量行为管理及控水护理干预,患者控水管理知识认知及依从性等容量管理行为能力明显增强,因口渴失控影响控水行为的几率明显减少,口渴心理影响情绪的状况也得到明显好转,患者透析治疗期间生存质量总体健康、精神状态、生理功能、精力状况及平均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临床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