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敏
摘要:新时期加强党校党建工作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课题,这既是由党校本身的地位决定的,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机理所决定的。新时期加强党校党建工作既面临新的挑战,也存在薄弱环节。从挑战上来看,国内外环境更复杂,给党校党建带来新的挑战;而从当前党校党建现状看,还存在少数党校重视程度不足,党建目标不明确,内容缺乏创新性,方式方法陈旧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党校党建的目标,增强党校党建针对性,优化党建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新媒体等在党校党建中的作用,使党校党建发挥更大的合力作用,为推进我国全面从严治党奠定基础。
关键词:党校;党建;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3-0022-03
当前,在党校中活跃着广大的中青年老师以及为数众多的中青年干部学生,这些群体思维异常活跃,因此,加强党校的党建工作显得异常重要。如果党校的党建工作不扎实,可能会使自由主义在党校范围内泛滥,甚至受到其他不良思潮的错误引导。“党校姓党”的本质特征使得党校的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更加艰巨。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党校党建工作面临更多的挑战与压力,如何加强党校党建工作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新时期,需要在全面从严治党各种政策的引导下,结合党校自身的特点,结合内外环境的特色,进一步创新党校党建工作的思路与方法,找出党校党建工作面临的不足与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从而使得党校党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新时期加强党校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一)加强党校建设的需要
新时期加强党校党建工作是由党校自身建设性质、任务和特征决定的。从党校自身性质上看,我国的党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校,一切都要遵从党的领导,因此,在方针制定、发展规划制定方面都要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来执行,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校必须加强党建;从党校承担的任务看,各级党校特别是县级基层党校承担着培养中青年干部的重要任务,党的建设也是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特殊的领域,由于其特殊性质和任务,加强党校党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加强党校党建也是加强党校建设的首要任务。我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教育,对党校的建设和发展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校教育也十分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莅临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全国党校建设如火如荼。党校的建设不仅包括硬件建设,还包括软件建设,而在党校建设软件建设过程中,党校的党建工作就是其核心的内容和目标之一,因此,新时期加强党校党建工作也是全面加强党校建设的必由之路。
(二)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
加强新时期党校党建工作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核心在于全面和从严,全面从严治党的“全面”指的是党建要覆盖所有的行业、所有的区域,而且要覆盖所有的工作环节。就行业建设来说,需要将从严治党贯穿到每个行业的所有环节,党校是中青年干部培养的摇篮,很多优秀基层干部都有在党校学习成长的经历,因此,党校成为干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现代化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从这个方面来看,全面从严治党必然要求进一步强化党校的党建工作,为党校的全面从严治党奠定制度基础。同时,在党的宣传教育等方面,党校也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因此,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课题下,党校需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党的政策宣讲、党的宣传教育方面先行先试,更好地促进全面从严治党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加强党校建设党建工作已是全面從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二、新时期加强党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党校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了大批实用型干部人才,更为我国党校教育实践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在当前的党校中,特别是基层党校党建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同时,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党校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党建面临更多的挑战。
(一)面临的挑战
1.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影响
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对我国党校党建有负面作用,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会抵消党校党建的正能量作用,严重的甚至会动摇党校青年干部的政治信仰、社会信仰和法律信仰。从目前来看,党校培养的一些青年干部中,“崇洋媚外”的思潮还比较激烈,例如包括党校青年学员在内的青年人对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趋之若鹜,而对中国传统的中秋节、端午节、建军节等传统节日则不闻不问。西方节日在中国盛行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一方面,在文化渗透之后,可能会对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政党制度等产生影响,从而动摇学生的政治信仰和对我国社会制度的信仰。经过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以后,不仅不利于党建工作开展,而且可能会进一步腐蚀党建的文化基础,长此以往,将对党建产生负面的效果。然而,一些党校只关注自身的教育,针对这些错误的思想认识却没有及时纠正和引导。
2.网络新媒体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
近些年来,我国互联网超速发展,网络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成为新时代人们社交的普遍手段。例如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短视频等全新的媒体形式逐渐取代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手机作为信息终端的影响力也逐渐超过其他媒体。新媒体的异军突起给党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其挑战主要表现在新媒体内容对传统权威和严肃话题进行消解;对党校党建的手段和方式方法、内容供给都提出新的要求。
(二)存在的不足
1.对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我国党校对自身党建给予高度重视,采取了切实有力的举措加强党的建设,效果也很明显。但是还存在少数党校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到位的现象。特别是对于一些基层党校,由于本身教育培训任务重,忽视了自身的党建。党校认识不到位和重视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基层党组织虚无或者建设混乱;在教学计划中没有体现党建、队建的内容;一些党校的教师等将党建同思想政治教育相提并论,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教育代替党建,从而导致党建实践的虚无,其实际结果可想而知。还有一部分党校,由于忽视了自身的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也导致党建工作变形走味。
2.党建工作内容欠缺针对性
党校党建的对象包括教职工、学生、中青年干部等,而在校的学生因为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其党建的内容应该有些区别。但是在部分党校存在党建的内容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不仅没有区分教职工、学生、中青年干部等不同群体特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也没有区分年龄特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更没有结合专业特征,这导致部分党校党建存在“一盘棋”“一言堂”,与专业结合不强,导致党建质量和效果不佳。
3.党建工作方法欠缺创新性
当前,一些党校仍然着眼于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向新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借力不够。例如,在党的政策宣传教育中,仍然主要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教学手段缺乏创新性,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各行各业的革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学的变革也同样如此。在党校党建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党建特别是党的宣传教育服务大有可为,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而现实中,还有一些党校利用新技术、新力量的力度不足,制约着党建工作的发展。
三、加强新时期党校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我国党校党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党校党建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在具体制度和路径上,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笔者认为,从当前来看,需要从明确党建工作目标,增强党建工作内容的针对性,更新党建方法等方面着力,全力促进党校党建工作取得全面进步,为促进教育现代化奠定制度基础。
(一)明确党建目标
当前,需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从而为党校党建指引方向。党校党建目标应包含四重要素。一是政治目标。加强党校党建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要将党校党建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谋划和部署。党校党委部门、各院系党组织机构都需要严格围绕这一目标细化落实自身的工作部署。二是能力目标。加强党校党建的目标之一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合格的接班人一个重要的能力即政治素质过硬,同时围绕该目标,强化党校教师的业务能力,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培养合格的党校毕业生。三是情感目标。要通过党建引领,培养党校教职工和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其对人民的真情实感和对祖国、对事业的情感。四是道德标准。通过党建引领,让党校教职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奉献,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规范。
(二)增强党建工作针对性
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主要是要结合实际使得党建内容更加充实,更加适合区域特色、专业特色和自身的成长环境。当前,很多党校都结合自身的区域特色和自身的专业等特色,将党建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例如重庆某党校结合当地的红色主题文化,将红色主题教育搬进课堂,既结合了当地的红色主题教育实际,也结合了本专业的专业特色,更契合党建的教育主题,使得党建工作内容十分具有针对性,让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老师讲起来也言之有物。此外,要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还需要结合教师、学生的特点,例如2019年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党校开展活动中,针对教师、学生的特点,需要结合各自的初心、使命,让其在爱党爱国、富国强国等话题中,谈初心、话使命,既达到党建目标,也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增强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能力。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还需要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和不同专业老师的特点,例如可以更多地加强社会实践,在加强理论培养的同时可以将党建工作引入科学研究等实践过程。
(三)创新党建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校党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难点之一。因此,要更新党建方式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做深做实。党校要充分结合当前的大政方针,结合学校特色和区域特色,利用好一切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以西部某校为例,该校在十九大期间,根据国家的大政方针,结合学校特色和依托重庆市红色文化等特点,通过建立“红岩党校师资庫”,完成“毓秀菁英工程班”等形式深入实施“青马培养工程”,提高学生政治素养。另外,该校还利用网络新媒体为载体,依托官方微博、微信、网站强化舆论引导阵地建设,打造网上网下同步行动;还将该校的宣传部打造为青年新媒体中心,进一步加强思想引领。在思想引领上,该校塑造“新青年宣讲团”品牌模式,开展大宣传大宣讲,走进农村、走进基层、走进社区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思想和国家大政方针等等,通过创新方式方法,该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此外,更新党建方式方法要根据培养对象所关心的问题,通过创新方式方法来引起教师、学生的关注,启迪教师和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到党建工作过程中来。例如在某党校教师的党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广泛采用团体话剧、微电影等多种形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使得党建理论课以全新的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使得原本相对生涩的党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也使得宣传教育工作更加接地气,更加入人心,而且也提升了党建工作针对性,较好地完成了党建的政治任务和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四、结语
党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环境,需要明确党校党建目标,创新党校党建方式方法,在党建内容上,要根据区域、年龄层次、专业等的特点进一步夯实党建内容,在方式方法选择上,既要符合党校实际,也要符合党建对象的特点。通过创新推动党校党建进一步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刘佳.习近平新时代党校党建思想的理论内涵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2):12-16.
[2]靳敏,张铱晗.大数据背景下党校党建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0):3-9.
[3]刘起军,彭建国.关于运用辩证思维提高党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7(11):10-14.
[4]施小明,金一文.构建党校党建工作的协同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5(05):44-47.
[5]柏华,柏嫱.新媒体时代党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8):33-34.
[6]田海云.微信自媒体平台在党校党建工作中的运用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8):133-136.
[7]修耀华.新时期党校党建创新工作的基本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1):116-119.
[8]唐红艳,汤志华.党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2):94-96.
[9]方皓.当前党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世纪桥,2018(09):38-39.
[10]谢乾丰.新时代视域下党校党建工作的优势及路径选择[J].理论建设,2019(03):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