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虎 王 梦
1969 年到1979 年这十年是中日钓鱼岛争端出现的关键阶段,其间先后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事件:1.钓鱼岛周边海域发现巨大油气资源引发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2.美国将钓鱼岛“行政管理权”非法移交日本政府;3.全球华人“保钓运动”;4.1978 年中日“钓鱼岛事件”。对于上述重要事件,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予以密切关注,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目前学术界对《纽约时报》涉钓报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 世纪80 年代之后,而关于20 世纪70年代的研究仍是空白,目前尚未见到专题探讨。1○鉴于此,本文以《纽约时报》关于中国钓鱼岛新闻报道的原始文本为依据,试对这一期间涉钓报道的主要内容、舆论导向及其局限性作一番探析。
《纽约时报》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关注中国钓鱼岛。1969年5月17日,《纽约时报》以“在中国东海发现石油沉积物”为标题首次报道中国钓鱼岛问题。2○据统计,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期间,《纽约时报》关于中国钓鱼岛密切相关的报道达38篇。按照栏目类别划分,其中以新闻报道为主,共35篇,另有社论1篇、读者来信1篇、其他栏目1篇。3○
图表1 1969 年—1979 年《纽约时报》关于中国钓鱼岛报道数量
从20 世纪60 年代末到70 年代《纽约时报》关于中国钓鱼岛报道数量的变动幅度和趋势来看,一个显著特征是每逢与之相关的重大事件前后,相关报道数量随之增加。如上图(图表1)所示,很明显《纽约时报》对中国钓鱼岛的报道出现了两个波峰。1970—1972 年期间,《纽约时报》相关报道出现第一个波峰。这一阶段前后,由于日本单方面派调研团队和石油公司前往钓鱼岛周边海域勘查石油储藏情况,美国借《归还冲绳协定》将原属中国领土的钓鱼岛“行政管理权”非法交由日本管辖,以及中国抗议美日非法活动等系列事件集中出现,其刊登的相关报道显著增多,达28 篇。1972 年,中日正式建交,双方同意搁置钓鱼岛争议,因而之后一段时间的报道开始直线减少,并趋于平缓。1978 年,在中日两国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之前发生了“钓鱼岛事件”,《纽约时报》的相关报道出现了第二个波峰,报道数量达6 篇。由此可见,《纽约时报》涉钓报道数量与涉钓事件的发生频率存在密切关联性,这反映了新闻报道数量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1968 年10 月,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ECAFE)对中国东海海域进行了海底资源调查,认为钓鱼岛可能储藏着巨大的海底油田。日本随即对该地区产生浓厚“兴趣”,并单方面采取了行动。《纽约时报》就此十分关注,并刊文予以报道。1969 年5月17 日,《纽约时报》刊登“在中国东海发现石油沉积物”的文章称:“近年来,尖阁列岛(作者按:《纽约时报》在其新闻报道中常将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称作尖阁列岛‘Senkaku Islands’而非‘Diaoyu Islands’,本文在引用文献时保留了文本原貌)可能储藏有大量石油的消息引起了日本政府的注意。”“6月,日本政府将派日本石油开发公团等相关机构前往该地区进行广泛调研。1○初步研究投入的预算达11 万美元,主要集中于天气、海流和尖阁列岛方圆3英里海底地层方面。”2○因此,从6 月4 日到7 月13日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来自于日本政府、东海大学、日本石油开发公团以及琉球政府参与海床地质调查的科学家,从海底70 处搜集样本,进行光度和磁力测量,并且还在周围5 平方多英里范围内开展了其他的海洋实验。系列研究证实,台湾东北约100 英里的尖阁列岛,可能是世界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据此,佐藤首相办公室代表日本官方做了相关声明,称下一年的财政预算日本政府将会拨出28 万美元开展深入勘测和资源开发。3○
日本对该地区表现出极大关注以及采取实际行动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因素。1969年8月27日,《纽约时报》从历史、经济、军事等多维视角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报道称:“这一发现对于日本来说是一个恩赐,因为日本几乎没有什么石油资源,是世界上石油进口最大的国家。现在,它每年的石油进口额近10亿美元。由于日本全部的石油基本上都来自于中东地区,所以其非常关心当地紧张的政治和军事局势,而且承担长途运输的油轮又必须路经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狭窄的马六甲海峡。这样一来,保护其重要资源进口必经的漫长海洋通道则成为日本国防政策和军队建设讨论必不可少的方面。因而,石油资源的发现会对日本的军事计划产生深远影响。”4○从《纽约时报》关于日本方面采取行动及原因的报道来看,其想当然地将钓鱼岛渲染为日本之领土,认为储藏有石油的钓鱼岛是对长期以来日本资源短缺的馈赠,这种媒体导向对当时国际涉钓舆论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日本为进一步夺取钓鱼岛的主权,正“合法”开发石油资源之名。1970 年8 月31 日,琉球立法院起草了《关于申请尖阁列岛领土防卫的决定》,这是日本方面在争夺钓鱼岛主权中首次公开主张对该群岛拥有主权。1○紧接着,琉球政府在立法院的影响下,于同年9 月10 日、9 月17 日先后发表《关于尖阁列岛主权及大陆架资源开发权的主张》和《关于尖阁列岛主权》的声明,进一步强调其对这个列岛拥有主权。通过这一过程,日本炮制出它是钓鱼岛主权的所有者。与此同时,台湾当局也表示对钓鱼岛拥有主权,并授权美国石油公司前往钓鱼岛大陆架区域开展资源勘探和开采。日本则提出抗议,建议应进行共同开发。对此,《纽约时报》刊登来自日本政府的消息称:“关于尖阁列岛的主权问题,我们不会和任何国家进行讨论。但是,大陆架则可另当别论。因为国际法关于大陆架所有权尚不明确,这就促使相关方可以一起商量,解决争议。”2○1970 年12 月21日,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等成立联合委员会,宣称从1971 年开始将共同开发中国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毗邻中国浅海地区的海底石油。由此可见,日本在当时尚未加入《大陆架公约》,国际上还没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情况下,欲把岛屿主权与东海大陆架资源开发问题分开考虑,折射出其既希望争得钓鱼岛的主权,又急于着手该地区石油资源开发的心态。
1971 年6 月17 日,借同美国签署《归还冲绳协定》,日本获得了对中国领土钓鱼岛等岛屿的“施政权”,并据此主张该岛属于冲绳县的一部分,将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划入日本自卫队的“防空识别圈”内。对此,《纽约时报》也予以了关注,并在1972 年4月13 日刊登文章称:“外务大臣福田纠夫许诺,尖阁列岛归还后,日本海岸警卫队会在该区域巡逻以阻止他国侵入。”3○1979 年5 月23 日,《纽约时报》刊登来自东京的消息称,“交通运输部长森山钦司透露日本已经派出一支工程队到有争议的尖阁列岛上修建直升飞机场”,4○等等。
20 世纪60 年代末至70 年代,美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与中日钓鱼岛争端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1971 年6 月17 日,美日签署《归还冲绳协定》,美国以日本拥有“施政权”为由,把联合国交付其托管的琉球行政权交予日本管理。同时,还错误地将原属中国领土的钓鱼岛纳入琉球群岛管辖区域内。关于美国政府在此前后对钓鱼岛的政策,《纽约时报》进行了报道和分析。1969 年8 月28 日《纽约时报》刊文指出:“自二战以来,尖阁列岛被作为琉球群岛的一部分一直由美国管辖,但很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将归还给日本。”5○该文显然是对钓鱼岛主权认识的歪曲解读。
1970年9月10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罗伯特·麦克罗斯基声明,美国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保持中立。但事实并非如此,1970年12月6日,《纽约时报》进一步解读了美国在钓鱼岛归属问题上的立场,文章称:“作为1972年之前琉球群岛的管辖者,美国赞成日本关于尖阁列岛是琉球群岛一部分的声明。”6○1971年1月30日,《纽约时报》又刊文称:“美国不是争议方之一,但其让琉球政府的巡逻船驱逐台湾渔民以及拔掉了一面插在钓鱼岛上的中国国民政府旗帜,这些行为已经显示出美国间接赞成日本政府的声明。”“美国允许琉球当地政府在每一个岛上做标记,擅自闯入者将会被起诉。”7○
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偏袒日本的行为激起了中国政府和海外华人的强烈抗议,促使其在立场上做出澄清。1971 年4 月12 日,《纽约时报》对此报道称,美国政府强调施政权和主权是两码事,并表示“任何关于该岛具有冲突性的主张都需要相关方共同商榷解决”。8○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对觊觎钓鱼岛周边海域油气资源的美国石油公司进行了风险警告。正如《纽约时报》所报道:“美国警告几家石油公司,如果它们继续在中国大陆外有争议的地方开发石油资源,那么其船只就会有被没收的风险。”“很明显,尼克松政府要求石油公司暂停他们的开采业务,是为了避免同北京方面产生摩擦。因为美国政府近两年正在努力改善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并且今天美国国务院的官员私底下还说他们不会让石油资源的争议问题影响其已取得的努力。”“为响应美国政府的警告,昨天太平洋海湾石油公司的舰船已从争议地区撤离。”1○
通过梳理和分析《纽约时报》的报道不难看出,这一期间美国政府为了自身的切实利益,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上的政策及态度有所微调,即从最初对日本的明显偏袒到之后不愿明确表达立场的“模糊式中立”,美国更为关心的是美国石油公司在钓鱼岛海域附近进行勘探等活动所面临的潜在风险。
美国政府单方面将钓鱼岛所谓行政管理权非法“归还”给日本的行为引起了中国政府和海外华人的强烈反响。一方面,中国政府和官方媒体通过发表声明、评论等方式纷纷给予回应与谴责,不承认美国将钓鱼岛管理权私授予日本;另一方面,海外以学生为主要代表的华人掀起保钓运动,有力揭批了美日非法侵犯中国钓鱼岛权益的行为。对此,《纽约时报》给予了大篇幅的报道。
针对日本觊觎中国钓鱼岛及其石油资源的早期活动,中国政府和官方媒体不断发声,捍卫主权。1970 年12 月6 日,《纽约时报》刊登消息称:“中国共产党声明对尖阁列岛拥有主权,其与国民党都认为该岛屿隶属于台湾,并进一步声称它和台湾都是中国管辖的范围,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北京官方媒体新华社对最近日本、韩国和台湾国民党当局之间建立的开采联合委员会进行了谴责,称这个联合委员会实质上就是同美帝国主义进行反动联盟的核心机构,与美国长期以来的东北亚同盟战略相一致。”2○紧接着,12 月30 日的《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中国共产党重申了月初发表的声明。北京官方报纸《人民日报》也对日本、韩国准备开发近海石油的计划进行了谴责。”“中国共产党强调这些岛屿底部和海床储藏的资源以及毗邻中国地区的浅海全部属于中国,从来不允许其他国家将魔爪伸向它们。”3○针对美国在《归还冲绳协定》中以拥有“施政权”名义把中国领土钓鱼岛划入到“归还”范围内的伎俩,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中国新闻媒体对这一实质进行揭露,1971 年6 月21 日的《纽约时报》刊登报道称:“今天,北京方面的官方新闻机构新华社指出,美日之间关于《归还冲绳协定》是一个‘欺骗’,这是美国在新形势下加强其在冲绳军事基地的举措。”“昨天,北京官方报纸《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也断言,该协定加强了美日之间的军事关系。”4○12月30 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指出,钓鱼岛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而不属于琉球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冲绳,美国政府片面宣布对这些岛屿拥有所谓“施政权”,这本身就是非法的。5○在外交部发表声明的同时,《人民日报》社论又列举出相关历史依据以显示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6○
与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和媒体进行谴责相呼应,以学生为主的海外华人组织了数次保钓运动。比如,1971 年1 月30 日,中国留学生聚集在美国纽约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表示抗议。1 月31 日,《纽约时报》刊文对此进行报道称,“昨天,来自东海岸城市的1000 多名中国学生集聚到这里,抗议日本关于台湾东北部潜在含油区——尖阁列岛的声明”。“许多游行者群情激昂,他们从哈马舍尔德广场穿过联合国大楼到位于第二大道附近的42 街区的日本总领事馆时,都高喊标语、高唱中国歌曲”。“不仅游行组织者谴责日军20 世纪30 年代对中国的侵略,而且游行者还高喊‘悲剧绝不能重演’的口号”。7○1971年4 月10 日,美国华盛顿也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活动。据4 月12 日《纽约时报》的消息称:“来自唐人街各个阶层的代表2000 多人参加了这次游行。为配合华盛顿大游行,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芝加哥和休斯敦等地方也分别举行游行示威活动。关于这次运动的影响,到普林斯顿大学做访问学者的东京大学教授干支進吉认为中国学生在美国进行的示威游行引起了日本政府的焦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中国史的傅因彻教授之前是美国国务院的一名官员,他认为这次抗议活动与美国警告石油公司不要继续在该地区进行勘探之间有着必然联系。”1○游行活动之外,为维护国家主权,促使美国尊重事实,多位华裔大学教授和中国留学生还联合署名致尼克松总统和国会议员公开信。1971 年5 月31 日,《纽约时报》全文刊登该信,信中从历史的维度证明了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要求美国尊重事实,谴责日本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2○
1978 年是中日钓鱼岛争端比较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的4 月12 日,中国百余艘渔船进入钓鱼岛附近海域捕鱼,日本海上保安厅进行了有组织的拦截。日本巡逻船以中国渔船进入所谓的日本“领海12 海里内”为由,要求中国渔船退出。而中国渔民则在木板上写出“这是中国的领土”“我们有权在此作业”等字样进行抗议,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晚上8 点钟。这就是“钓鱼岛事件”。3○该事件是中日双方围绕钓鱼岛问题第一次发生的直接冲突,也是20 世纪70年代中日关系史上非常重要的节点。对于1978 年“钓鱼岛事件”的主要经过及其影响,《纽约时报》也给予了密切的关注。
1978 年4 月14 日、15 日,《纽约时报》对“钓鱼岛事件”的经过作了如下报道:“4 月12 日,不知什么原因,38 艘中国渔船,其中一些还配有机关枪,进入到尖阁列岛附近的海域,并停泊下来。据目击者说,他们并不是捕鱼,船上的员工高呼,并举出标语支持中国关于领土的声明。多艘日本巡逻舰和数架飞机将中国渔船围住,并用喇叭命令他们赶紧离开。”4○4月13日,“据来自东京的消息,日本外务省称,今天武装有机枪的32艘中国渔船拒绝离开位于冲绳西南250英里处的尖阁列岛……外务省进一步指出,另68艘中国渔船行驶在尖阁列岛附近,但是位于12海里范围之外。日本巡逻舰命令12海里范围内的中国渔船离开该区域,然而丝毫不起作用”。5○事件发生之后,《纽约时报》还刊登和剖析了中日双方的反应、事件的影响及原因。据4 月15 日的《纽约时报》报道称:“日本驻华公使堂胁光朗正式向中国外交部提出抗议,要求撤走那些船只。”“福田首相在一次内阁会议上称,他非常关心这个事件,计划开展进一步的政治协商。外相园田直告诉议会,‘不处理该问题,日本不会重启条约谈判’。”6○针对日本的抗议,中国在当天晚些时候做出回应,“中国驻东京大使馆的发言人称,‘正如中国外交部1971 年10 月31 日声明,这些岛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此时此刻,我们所能表达的所有观点’”。7○无论如何,“钓鱼岛事件”的发生以及中日的主权争论,对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此,《纽约时报》分析道,“这次海洋主权争论造成的外交后果显然具有破坏性,至少是当前,它暂缓了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和亚洲经济最强的国家——日本双方恢复《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谈判的进程”。8○另外,《纽约时报》还揣测了事件发生的原因,称“渔船事件是为了报复日本一些著名的政治家前往台湾地区出席已故蒋介石的纪念仪式”。9○这显然是无所根据的推断与报道,关于“钓鱼岛事件”,中国方面曾明确声明“这只是一个偶然性的事情”。10○
应当指出,20 世纪60 年代末至70 年代正值中美经历由关系正常化到正式建交的关键阶段,此时的《纽约时报》与50 年代的涉华报道相比,反华意识形态色彩有所淡化。《纽约时报》关于中国钓鱼岛一些重要事件基本能够较为客观地进行报道。譬如,在列举中国和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主张时,《纽约时报》就承认中国的主张更有说服力:每个国家都提出自己的论据去证明他们的主张,比如历史的声明、领土的声明、大陆架理论、甚至新群岛理论。中方的声明最为简单,最具有说服性。中方称,大陆架是大陆的自然延伸,因此其主权必然延伸到大陆架的边缘。日本的情况是最复杂的,作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渔业国家之一,长期以来,日本极力反对将领海界限延伸至他们现在认可的范围之外。现在日本也开始支持大陆架理论,但是其认为要进行修改,因为在大陆架的地方有争议,所以应该在有争议的地方画一条中间线,而且这条中间线要位于中国和尖阁列岛各距一半的位置。1○又如,该报在此期间全文刊登了海外留学华人给尼克松总统和国会议员的一封公开信:“来信要求美国:(1)否认任何宣称钓鱼台岛屿是美国管辖的琉球群岛或南西诸岛一部分的主张。(2)承认中国对这些岛屿的主权。(3)谴责日本和琉球政府侵犯中国主权行为,以及他们试图通过使用武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尝试。呼吁美国应发挥主动性,并运用道义威信确保中国人民的合法权益不会成为国际政治的牺牲品。美国在这件事情上的所作所为将会改善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前景。这对引导舆论正确认知钓鱼岛主权无疑具有积极意义。”2○
作为美国传统主流媒体,这一期间《纽约时报》在报道钓鱼岛问题上仍不可避免地沿用了大量的冷战称谓指代,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中国的偏见,表现出了较为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比如,《纽约时报》在报道钓鱼岛争端时往往习惯于将中国政府称作“共产党中国(Communist China)”或“红色中国(Red China)”。在对钓鱼岛的称谓上,《纽约时报》使用“Senkaku Islands(尖阁列岛)”的频率非常高,而“Diaoyu Islands(钓鱼岛)”出现的次数明显比较少。众所周知,“尖阁列岛”是日本对中国钓鱼岛的惯用称谓。很显然,《纽约时报》在钓鱼岛的称谓上是与日本提法相一致的,说明其在称谓钓鱼岛方面具有偏袒日本的倾向。《纽约时报》甚至还认为“被日本称为尖阁列岛和中国称为钓鱼台岛屿基本上没有什么价值。争议的问题是位于台湾北120 海里海床上的大陆架”。3○这不仅对评价钓鱼岛问题没有什么价值,也混淆了钓鱼岛在大陆与台湾当局的不同称谓,因为大陆称作钓鱼岛,而台湾当局则称作钓鱼台。
总体上看,20 世纪60 年代末到70 年代《纽约时报》的涉钓报道还没有摆脱冷战时期下美日同盟的窠臼,在涉钓报道立场倾向上很难做到客观公正。正如美国政府对中国钓鱼岛的政策也并未做到真正的客观中立。在这个意义说,《纽约时报》涉钓舆论立场与美国国家利益是保持高度一致的,这一特征一直延续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