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是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牧业县。目前,全县牛存栏头数23800头,生产母牛19385头,其中大石头生产母牛7898头、博斯坦乡2150头、白杨河2450头、照壁山801头、东城镇780头、西吉尔镇360头、英格堡乡356头、新户镇916头、乌孜别克族乡2015头、雀仁乡1659头。牧区牛基本上5月初转场到夏牧场放牧,10月底陆续回到牧民定居点舍饲。
木垒县牧区草场分布面大、地形复杂,路程较远、交通不便,而且配种员少,因而放牧期间无法观察到母牛发情情况,不能及时进行配种(冻精人工授精)。同时,土杂公牛混放偷配现象存在,人工授精工作无法达到全覆盖。
木垒县的牛羊品种改良工作一直由县畜牧兽医站统一领导下的乡镇畜牧兽医站及取得配种员资格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承担。随着机构改革和职能的转变,乡镇畜牧兽医站交由乡镇一级政府管理,且乡镇站职能(动物防疫、品种改良、兽医诊疗、驱虫、药浴等)工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防疫公司承担,致使牛羊品种改良工作衔接存在断档。加之,防疫公司目前资金短缺、装备不足,严重影响到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以及牛羊品种改良进程。
部分养殖户思想陈旧,认为改良的品种不适合木垒县牧区气候和放牧条件,把改良后的产犊母牛提前出售,未留下继续配种,直接阻断良种进程,导致有些乡镇的品种改良停滞不前。
1.优质品种牛匮乏,饲养管理粗放。木垒县肉牛优质品种改良率低,目前主要以土种牛为主,肉牛生产缺乏体格大,生长速度快,单产水平高的优质肉牛品种。另外,木垒县虽然是牧业大县,但农牧民养牛技术主要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并且疾病防治技术不足,导致牛生长周期长,育肥效果差,单产水平低。
2.技术人员配置不足,改良站点设备陈旧。从目前木垒县的牛养殖业来看,一种是散养户,一种是规模养殖。前者居多,依靠的是配种员上门服务的方式,但乡镇从事品种改良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且部分人工授精点的设施设备老化亟待更新,无法满足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牛品种改良工作正常开展。
3.牛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现代牛养殖追求科技含量高、产量高,随着规模化水平提高,先进养殖技术的引入,木垒县牧区牛养殖要想扩大生产规模,面临严重的资金缺乏问题。另外,由于小规模养殖户和散养户还贷能力一般较差,信誉度也不高,因而金融机构无法满足他们的资金需求,造成小规模养殖户和散养户的资金缺乏,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农牧民散养和小规模饲养在今后一段时间仍将会占据肉牛养殖的主导地位,提高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肉牛产业的首要工作。
4.信息闭塞,渠道窄。木垒县牧区大多处于不发达地区,且少数民族聚居,受语言、交通和教育等方面的制约,广大牧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较少,牧区养殖户的观念仍然停留在利用自然交配进行繁殖,对高频高效的现代化繁育技术接受度不高,因而先进的养牛技术难以在牧区得到合理的利用;而且由于牧区信息闭塞,农牧民不能及时了解和享受到政府出台的惠农惠民政策。
1.引进优质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品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发展牧区养牛业。加快木垒县肉牛产业的发展,必须重视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和推广工作,加快全县范围内牛品种改良,坚持以西门塔尔牛改良为主导品种。建议政府在税收、信贷、征地等方面给予优惠,以吸引人才、项目和资金。建议发展畜牧业的专项资金,向牧区适度倾斜,将发展牧区畜牧业列入重点发展行业规划,统一安排、分期分批实施。应从财政支农资金、两项资金、扶贫资金、农业发展基金等经费中挤出部分资金支持养牛业发展。
2.完善乡镇配种站建设与科学饲养管理制度,开启“冷季舍饲集中冷配-暖季放牧产犊”新模式。建立和完善乡镇配种站是进行家畜品种改良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各乡镇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强配种站建设。已建立的要修整完善,真正利用起来;未建立的可在集中养殖区,选择适宜的地点建立配种站或利用现有的设施改造为配种站;眼下实在不具备建立配种站条件的也可实行“随叫随到”的流动式配种。
牧区肉牛生产一般采用冷季(11月至来年4月)圈养舍饲,到了暖季(5~10月)草地放牧产犊的饲养方式。本地品种母牛一般在5~8月发情。冷季圈养舍饲牛群比较集中,有利于在配种站集中冷配。通过加强饲养管理(4~5月补饲)+人工诱导催情的办法促使母牛早发情早配种,及时发现发情牛适时输精,提高受胎率。还可以降低种公牛饲养成本,提高品质,缩短改良周期。经过1~3个发情周期的冷配,受胎率达到85%以上,即可在夏季转场前基本完成配种工作。
对未受孕的母牛,确认无法怀孕的予以淘汰(育肥出栏);生理正常的则在夏牧场进行为期约3个月的流动式补配;空怀母牛的损失,由保险公司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偿。暖季(5~10月)做好放牧、产犊、育幼、公犊去势、后备母牛选育,免疫、驱虫等基础保障。
3.土种公牛阉割清零,非良不配。为使肉牛品改工作顺利进行,加速木垒县良种肉牛良种化进程,必须对全县特别是牧区的本土种公牛实行阉割清零。此目标计划在两年内逐步实现:第一年度(2019—2020年)达到70%,第二年度(2021—2022年)达到100%。该项工作由品种改良领导小组牵头,防疫公司做好技术服务,各乡镇政府积极配合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做到非良种牛不配。有违背此规定私自偷配者,一经发现,依据影响程度分别予以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和逐出草场放牧等处罚。过渡期间,对冷配结束后仍未受孕的牛或不易管理区域的放牧牛群允许与西门塔尔牛杂种牛(杂二代以上)进行自然交配,以减轻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4.开展科技培训,提升技术人员水平。加强养殖技术的推广,有针对性地开展肉牛冻精冷配、种畜禽鉴定等专题培训,解决最常规的技术问题。同时邀请专家或当地企业家对小微养殖企业、合作社业主和养殖大户,开展技术和管理培训,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养殖场户的管理水平,增强对市场预测和判断能力。另外,防疫公司聘请有实战经验的专家或规模化牛场的育种员对防疫员公司从事防疫工作的防疫员进行短期理论培训,购买空胎母牛进行手把手实际操作训练;还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把选拔的配种员送到规模化牛场进行实践培训。县农业农村局及各乡镇政府,可根据工作需要,结合相关项目的实施,邀请有关畜牧专家对养殖户进行牛羊品种杂交改良、饲养管理技术及饲草料加工调制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5.加强配种员监管,建立奖励制度。防疫公司要求配种员必须掌握辖区内养牛户生产母牛的数量和畜主建立友好关系;向牧民讲清楚冻精免费,只收取服务费150元(包括技术服务、冻精保管、交通、耗材等费用),复配不再重复收取服务费;做到随叫随到,上门服务,必须进行发情鉴定,确认输精最佳时间,方可解冻冻精,验精、输精,认真填写黄牛冷配登记表,做好配种记录;配种后2个月内进行孕检,计算报告受胎率等情况。产犊后经有关技术(防疫公司)和行政管理单位(品种改良领导小组+农村农业局)确认是冻精人工授精所产的犊牛,给予该配种员另行每头补贴奖励100元。大石头乡的大石头村、红岩村、阿克阔拉村配种员则每头奖励补贴150元。
6.加强冻精管理,保证精液质量。冻精统一由防疫公司管理、发放,不得私购冻精。确保该县牛品种改良工作顺利进行。
7.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农牧民观念。抢抓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宣传单、观摩等形式宣传,使广大农牧民充分了解牛品种改良的优势及饲养西门塔尔良种牛带来的实惠,提高科学意识,促进观念转变,从而引导他们快速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