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霞
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的《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从加强源头质量建设、完善馆藏采购机制、加强有效监督管理、严格剔旧更新操作和不断改善馆藏结构5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中小学图书馆馆藏质量的措施[1]。2018年5月,教育部修订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将中小学图书馆的定位由服务性机构调整为教学、科研型机构,中小学图书馆的定位在理论上实现了与高校图书馆定位的平行[2]。为适应这样的要求,需要中小学图书馆“不断提高资源质量和适宜性”[3]。然而,在理论和实践中尚缺乏符合中小学图书馆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馆藏评价标准。
我国图书馆界对馆藏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领域,几乎没有针对中小学图书馆馆藏评价的专门研究(如表1所示)。
虽然中小学图书馆馆藏评价研究在研究规模、研究深度和研究的规范性方面要落后于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但来自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也同样能够为中小学图书馆的馆藏评价提供借鉴。传统的纸质图书评价主要以藏书保障率、复本率、增长率、最佳入藏量等为依据,评价藏书总量及增长量控制程度;以藏书内容的情报含量和科学性、藏书的利用率和拒借率为依据来评价藏书质量的高低;以分析藏书学科结构、等级结构、文种结构、时间结构、文献类型结构来评价藏书体系结构的合理性[4]。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虚拟馆藏也成为新的研究重点[5],在传统纸质图书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了价值与成本核算、出版商/数据库商的服务等指标[6]。还有学者提出整合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的资源,整合信息资源,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超时空的服务[7]。有关图书馆馆藏评价的研究已超越了图书评价,完成了信息技术基础结构的搭建,致力于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加工和再利用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表1 中国知网中图书馆馆藏有关文献数量 (单位:篇)
从国际经验来看,图书馆馆藏评价研究成熟,评价指标完善,并体现在各级各类图书馆协会指导馆藏评价的规范性文件中。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早在1989年就发布《图书馆馆藏评价指南》,介绍了以用户为中心和以馆藏利用为中心的馆藏评价[8]。除一般性的馆藏评价外,中小学图书馆馆藏评价的主要考量是对教育教学的支撑作用。以美国为例,2015 年颁布的《让每个学生成功法案》包含“高效的中小学图书馆”的表述和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关联。美国中小学图书馆员协会(AASL)指出,评估一个学校图书馆的有效性,最好的方式是评估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9]。对图书馆馆藏如何支持学生的学习,美国各州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如路易斯安那州《中小学图书馆标准》要求图书馆经费要用于购买支持学校课程实施的、高质量的图书和电子信息资源,并分小学、初中、高中3个学段,就图书馆如何依据学校课程来建设一般读物、百科全书、字典、地图、年鉴、参考书、专业书籍等分类馆藏制定了标准[10]。
中小学图书馆馆藏研究文献发表时间受中小学图书馆相关政策影响明显,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0年代,开始探索优化馆藏结构、开展馆藏分类/分级、制定馆藏标准和探索馆藏评价等方面[11],但研究成果发表的层次较低。这一时期湖南、辽宁、北京等地发布中小学图书馆馆藏文献配备标准,对中小学图书馆馆藏结构、数量等进行规定,并面向中小学校编制指导性配备书目。相应地,有研究认为中小学图书馆藏书体系应包括装备图书(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书目)、特色藏书和一般藏书3个部分,其中以装备图书为主[12]。第二个阶段以2001 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标志。新课程改革确立了图书馆作为课程资源的地位。2003 年教育部修订《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对中小学图书馆馆藏范围、结构、发展标准和增新剔旧等作了指导性规定。中小学图书馆馆藏研究的数量开始显著增加,重点转移到提高中小学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和馆藏服务,以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图书馆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上来,主要包括为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和社会实践教育提供资源[13-15],面向学生、教师等的不同需求规划馆藏数量[16],以及根据藏书结构、学生不同阶段阅读特点和需要等选书购书等[17]。随着课程改革深入,中小学图书馆充分具备服务教育教学的意识,并在文献保障、资源质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但在馆藏内容、馆藏结构和馆藏使用等方面仍缺乏可操作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第三个阶段是2008年以来中小学图书馆事业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由于《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开展中小学图书馆评估验收和示范性图书馆评选,图书馆评估成为研究热点,但在馆藏标准方面仍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传递文献能力轻读者满意度评估等问题[18]。
馆藏评价的实证研究集中在大学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员开展的馆本研究[19],而中小学图书馆馆藏评价的主体则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将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列为检查、评价和督导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重要内容,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图书馆建设相关文件,这些文件往往以图书馆标准化建设与服务为主,在馆藏质量方面只能提出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和印装质量等方面的原则要求,即提出入藏标准,真正的馆藏评价只能落点为数量的达标。以《辽宁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工作示范校评价标准》为例,共包括设施、人员、藏书建设、书刊资料管理、书刊利用、领导与管理等6个部分,“藏书建设”40分(总分100分)中,有关数量要求为31分,包括最低藏量、年增新书数量、复本量等;有关质量要求为9分,装备图书配备比例、学生用书质量和藏书剔除标准各3分。再以《广东省“书香校园”评价指标体系(中小学版)》为例,阅读资源得分占10%,其中数量标准占4%,数字资源占3%,师生参与的采购机制占3%。
除入藏标准外,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图书馆馆藏进行评价的另一种路径是制定剔除标准。2018 年“开展中小学图书馆馆藏图书适应性调研”写进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工作要点,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面向全国开展了中小学图书馆(室)馆配图书适宜性评价工作(见表2)。在“适宜性标准”中,“鼓励、支持配备”的标准有9条,“禁止配备”的标准则有20条。有研究认为,其原因在于限于认知局限无法穷举出适宜学生阅读的各种情形,也无法制定出面面俱到的标准。相比正面清单标准,制定负面清单标准操作性更强[20]。
相比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对中小学图书馆馆藏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同样以目标用户的特征和需求为依据,但鲜少涉及到基于馆藏使用(外借)的指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其阅读兴趣和阅读行为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指导,另一方面也正凸显了中小学图书馆馆藏欠佳、“有书无法读”[21]的窘境。
表2 中小学图书馆(室)馆配图书适宜性评价标准
面向中小学的阅读图书推荐分为两种:一是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编制的推荐书目(即“装备书目”);二是其他部门和民间机构发起的推荐书目,二者都直接指向中小学图书馆的图书配备,可以视为建设和评价中小学馆藏的重要参考。前者包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推荐书目》《配备书目》等,后者包括国家图书馆少儿馆《少年儿童图书馆(室)基本藏书目录》、新阅读研究所《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等。
这些推荐活动的推荐标准包括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等方面,并体现出中小学教育教学和中小学图书馆馆藏配备的特点:(1)考虑对基础教育的引领作用,强调与教育教学的关联性,如《河南省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提出“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广西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进一步要求“能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师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2)考虑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强调分年龄、分学段配备图书,如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中国出版协会《中小学图书馆(室)配备核心书目》要求“按学生年龄、学力、身心成长阶段的要求进行图书配置”。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全国少年儿童图书馆基本藏书目录》考虑到少年儿童图书馆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和阅读差异性,根据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倾向,将入选图书及其他出版物的读者层设定为七层。(3)考虑中小学图书经费,对图书价格提出要求,如《中小学图书馆(室)配备核心书目》和广西、河南《推荐书目》对单本码洋和印张定价都进行了限定。但由于我国基础教育体量巨大、发展各异,这些推荐书目(包括“装备图书”)对中小学校馆藏建设的指导性有限,也很难有哪个推荐目录能直接用于评价中小学图书馆的馆藏质量。
中小学图书馆馆藏评价缺乏系统研究,大多是来自中小学图书馆一线对政策文件的被动回应,评价方法操作性不强、缺乏体系。中小学图书馆馆藏评价实践相对落后,大多只是简单地制定入藏和剔旧标准,无法形成可以广泛应用的评价指标。中小学图书馆应当基于图书馆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定位和新时代对中小学图书馆发展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因地制宜地规划和建设馆藏。因此,首先要明确馆藏评价的上位依据。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22]。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城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3]1。2017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标志着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为了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23]3。这样的课程结构无疑对高中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教育部启动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工作,要求“优化结构,使不同性质、不同学段的课程形成育人合力”[24]。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成为指导教材、教学、评价和考试等环节的最高依据。图书馆要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就要以课程方案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为馆藏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更好地发挥在课程改革、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 万字以上[25]41,高中必修阶段各类文本的阅读量也不低于150万字[26]32,要达到这样的阅读量标准,也需要图书馆围绕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丰富及提升馆藏资源,把学生留在图书馆。
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工作指导,教育部于2018年5月修订《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对图书配备与馆藏文献信息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包括藏书的种类、藏书量、采购办法、馆藏建设依据和数字资源、校本资源建设等。特别是分小学、初中、高中和完中对中小学图书馆(室)的人均藏书量、报刊和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的数量以及藏书分类比例表进行规定。《规程》是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根本大法,是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进行办学水平和等级评价的重要依据,也为中小学图书馆馆藏建设指明了方向。
《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5]2号)要求将《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作为中小学图书馆馆藏采购的主要参考依据[1]。《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也同样要求,应当把《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分类比例表》和教育部指导编制的《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作为中小学图书馆馆藏建设的主要参考依据[3]。同时,上海、广东、吉林、河南等10余个省市也编制了中小学图书馆图书配备目录,用于指导中小学图书馆的馆藏建设。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与应用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图书采购工作中,要以《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和重庆市教委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评议发布的《重庆市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作为主要依据。一些省市对采购比例也提出了要求,如《湖南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合格县市评价验收评分细则》要求“图书经费至少有70%以上用于购置省定装备图书”。为了提高中小学图书馆藏书质量,教育行政部门的推荐目录应该把好入口关,成为馆藏评价的重要依据。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规定,学校可根据需要设立阅读指导机构,指导和协调全校阅读活动的开展[3]。高质量的馆藏是制定阅读计划、实施和改进阅读活动的基础。学校阅读机构应当承担起建立校本化的中小学图书馆馆藏评价标准的职责。与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的外部评价不同,校本评价的核心是自我评估、自我管理和自我改进。对中小学图书馆馆藏进行校本评价,就是要依据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和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目录,结合中小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基于所服务的师生群体特征,突出重点,注重导向,把入藏标准、馆藏资源的规模和质量、馆藏结构等方面作为评价中小学图书馆馆藏的主要内容。馆藏评价的标准和指标应当是因校而异的,即“一校一馆一评价”。本文试着提出一些原则化的评价指标,促进中小学图书馆开展积极的研究探索,逐步调整、充实和完善评价内容,形成可量化、可操作的评价指标。
入藏标准是指现有的馆藏资源是依据什么样的标准建立起来的。推进中小学图书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要求建立相应的图书配备与其他馆藏文献信息建设发展规划、文献资源集中采购和评选机制、采购规范和流程、增新剔旧制度等。就中小学图书馆发展的现状而言,主要包括图书馆选书购书标准和增新剔旧标准。考虑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和中小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入藏标准应当重点关注几个方面:
(1)思想性。要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要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生态文明等教育目标。
(2)科学性。要能够充分反映当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学科发展前沿,特别是体现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和要求,帮助中小学生加深理解课程内容,培养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并注重与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3)适宜性。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又要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结合学校课程设置和实施方案,分类分层地建设馆藏资源,满足中小学生学习和探求科学知识的需要。
馆藏规模的评价主要是指现有的馆藏规模与服务对象的数量是否匹配,包括考察生均图书数量、生均年增新书数量、工具书数量、复本量等。2018年修订后的新《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对馆藏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藏书量取消2003版《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中的1类、2类,统一归为一档;报刊种类以及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的种类按照1类学校的标准,人均藏书量的标准则更接近于1类学校的标准。增新标准也提高到每年生均新增(更新)纸质图书应当不少于一本[3]。在2003年《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发布之后,各地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例如,上海要求“纸质图书年剔旧率一般不低于其总量的2%”,这一要求是2003年《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1%标准的两倍,但以生均图书配置计算(小学30册、初中40册、完中45册、高中50册),却只有高级中学能达到新《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要求。对馆藏规模进行评价,需要各地、各中小学校在新《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自己的标准,对复本量的要求要与对馆藏结构的考察结合起来。
基于中小学图书馆所服务的未成年人身心特点,馆藏质量可以包括图书印装质量和内容质量。印装质量可以依据国家有关出版标准,参考中小学教科书用纸、印制质量要求,关注中小学生的视力和身体健康,对排版、字号、插图、开本等提出具体要求。内容质量即现有的馆藏是否能够保障中小学生的阅读安全;是否能够满足中小学生学习成长的需要和中小学教师开展教学科研的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是否能够发挥对中小学师生阅读的引领作用,指导中小学生的阅读行为和阅读活动。也可以通过借阅率、流通率等指标,或问卷调查得到的读者满意度来衡量图书质量。出版时间和图书价格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图书质量。例如,出版时间能够体现教学参考书是否符合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图书价格可以考察馆藏图书的平均定价或印张平均定价是否能够达到市场一般水平、生均图书经费是否达标等。
运用标准书目进行馆藏总体资源评价[27]也是一种常用的方式。考虑到我国中小学校体量巨大,需求各异,用统一的标准书目进行评价能够促进中小学校的均衡发展,但操作成本可能很高,也有失公允。因此,建立监测目录也可以成为评价中小学图书馆馆藏的依据。可以选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行业协会和民间机构编制的指导目录等其他有影响力的出版推荐目录、图书奖项、畅销书和长销书榜单等,形成中小学图书馆的监测目录,以监测目录中的图书入藏的数量和比例来评价总体的馆藏。
馆藏结构分析法是馆藏评价常用的方法。评价中小学图书馆馆藏结构是否合理,主要是看现有的馆藏是否能够满足完成各学科教学任务的要求,是否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根据评价的目标和作用,可以对馆藏结构进行不同的划分。
(1)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分类比例表。新《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要求中小学图书馆各类型文献应当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但在《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分类比例表》中,只对5大部类的比例提出了要求,而中小学图书馆则应当从实际出发细化22个基本部类的藏书分类比例。可以依据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根据开设科目与学时(学分)要求,合理地确定各个基本部类的比例。分类也要考虑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例如G623“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分到三级类目之后,可以根据学校学科设置进行复分;I“文学”可以根据需要分到体裁、年代或作者。
(2)课程结构。除依据课程实施方案细化藏书分类比例外,可以围绕课程设置,参考分级藏书制,对中小学图书馆藏书进行分级,将学生用书分为学科阅读、教材延伸阅读和一般阅读,教师用书分为教学级和研究级图书等。在确保馆藏资源保障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的基础上,可以考察是否包含《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中的推荐阅读图书和推荐作者的代表作品。高中学校图书馆可以考察是否能够满足2017 年版《课程标准》的必修模块、选择性必修和选修模块的实施,特别是在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下,各学科、各模块的比例是否与学生选课、选考的需求相匹配。以地理学科为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国家安全教育和海洋意识教育,大幅增加国家安全和海洋地理内容,就需要判断现有的图书数量、版权日期(知识更新)、知识难度是否能够满足地理课程的需要。
(3)其他方式。出于不同的评价目标,还可以依据其他方式划分馆藏结构,例如根据资源类型划分为图书资源、电子资源和其他可获得的免费资源等,根据作者国籍划分为中国作者原创图书、外国作者引进版权图书、外国作者进口图书等,根据语言类型划分为中文图书、外文图书、汉英对照图书等,根据版权时间和入藏时间划分为新书、典藏图书、新增图书、剔旧图书等;根据形式划分为图画书、漫画/连环画、无插图小说等,根据用途划分为教学用书、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等。
在美国,中小学图书馆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更加得到了高度认可与重视,会围绕学生学习和发展来规划和建设馆藏,既有助于提高流通率等用户指标,也能够切实改进馆藏使用的效率。例如,加利福尼亚州《公立学校示范性图书馆标准》首先罗列了不同年级的学生应当具备的图书馆技能或素养,随后附上为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而需要具备的基础设施、馆藏资源、信息技术和图书馆员等条件[28]。而我国中小学图书馆馆藏使用研究与实践较少,用户反馈对馆藏规划与建设的指导意义局限于评书与荐书。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5]2号)要求,要“改善图书馆馆藏结构,探索建立学生、教师读书反馈和评议推荐制度,遴选学生和教师心目中的好书”[1]。在实践中,实现中小学师生选书面临着诸多制约,但中小学师生的读书反馈和评议应当成为校本化馆藏评价的重要依据。例如分析“流通-藏书比”,可准确反映当前馆藏利用与馆藏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相应的馆藏结构调整。通过用户调查,也能够了解馆藏使用质量、学科覆盖情况、读者满意度等信息,为改进馆藏提供参考。还可以引入成熟的分级阅读体系,特别是中文分级阅读体系,来评判馆藏资源的适宜性,以期依据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好地对馆藏资源进行匹配和推介。
(1)中小学图书馆馆藏评价不能简单以“册”代替“种”。新《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只对藏书量提出了要求,各地一般都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复本量,但在评估、验收中,只能以“册数”来提出统一要求。中小学图书馆要结合学校规模和课程设置,兼顾对“册”和“种”的评价。
(2)专业评价与用户评价要有机结合。中小学图书馆的用户是广大中小学师生,他们有能力对图书内容编排、体例结构、知识属性等进行品质鉴定,但用户评价不能替代专业图书馆员对馆藏资源的整体判断,馆藏建设规划应当既基于中小学生的阅读需求,又能够引领他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志趣。中小学图书馆要发挥指导和引领中小学生阅读行为的作用,对阅读难度较高的图书,特别是课程标准和相关学科课程方案中推荐的文化经典著作、语言文化理论著作、学术专著等,要通过推介、宣传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3)对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目录的使用不能仅以配备数量(比例)和配备金额来评价。要基于学校发展规划和校本化的图书馆发展规划,对指导目录中的品种进行二次选择和查漏补缺,形成一体化的馆藏资源和特色化的馆本阅读指导目录。
中小学馆藏资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承担着保障教学、服务教学、改善教学的作用,需要与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适应。因此,开展馆藏评价是为了建设和发展馆藏资源。一方面,通过馆藏评价可以摸清家底,找到补充资源的途径。例如,在一些学科知识内容方面,现有的纸质图书可能知识内容更新较慢,时效性不强,需要适当地补充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特别是能够免费获得的公共资源,形成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和其他资源相互补充、合理配备的格局。另一方面,学科教师参与基于课程标准的馆藏评价和馆藏建设,能够使馆藏资源真正进入课堂成为教学资源,提高图书馆员和学科教师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和二次加工能力,形成特色化的校本资源。以语文学科为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学生阅读提出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学习任务群15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要求精读一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文专集,精读一部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程的长篇文学作品;“学习任务群17跨文化专题研讨”要求选读一本外国文学理论名著,或者选读一本研究中外文学或文化比较的著作[26]30,但并未指定具体作品。于是,语文教师就不仅要参与馆藏评价,更要与图书馆员共同提前谋划馆藏资源补充和发展计划,共同保障教育教学顺利实施。
考虑到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发展现状,目前的中小学图书馆馆藏评价仍然以建立和健全文献体系为主要目标。要使中小学图书馆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3],需要中小学图书馆在馆藏规划和建设的同时,主动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与实施。一方面是完善和丰富图书馆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检索和利用文献信息的知识与技能,组织和指导学生阅读行为和阅读活动,探索图书馆与学科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与学科教师共同设计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推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特别是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进度和学情分析,借助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天然优势,合理进行馆藏规划、增新剔旧和二次开发,深度参与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