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清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
2019年12月发生的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1]疫情迅速蔓延至全国乃至世界多国,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020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总干事谭德塞宣布将此次疫情定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并将其作为《国际卫生条例(2005)》下的临时建议发布[2]。3月11日,WHO又宣布COVID-19疫情为全球大流行病(pandemic)。截至2020年3月25日,全球累计确诊的COVID-19病例数已接近42万[3]。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4]。作为一门方法学学科,多年来,流行病学已被广泛应用于探索传染病发病因素、控制传染病暴发及流行、寻找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等方面,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的证据,也为传染病的基础研究、临床诊疗等提供了支撑。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数篇影响力巨大的论文陆续发布[5-7],对疫情防控和疾病诊疗提供指导。文章基于流行病学视角,总结了COVID-19疫情防控的经验,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建议。
1.1 病原体 经病毒分型检测得知,COVID-19的病原体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将其命名为SARS-CoV-2[8]。SARS-CoV-2是一种动物源性病毒,目前的分析结果显示其宿主可能为蝙蝠,中间宿主需要进一步研究证明。
1.2 疾病[9]截至2020年2月20日,中国确诊患者中位年龄51岁,77.8%的患者年龄为30~69岁,确诊病例中近77%的病例来自湖北。患者通常在感染后平均5~6天(平均潜伏期5~6天,范围1~14天)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咳痰、气短、咽痛、头痛、肌痛、关节痛、寒战、恶心、呕吐、鼻塞、腹泻、咳血和结膜充血等非特异性的症状。当前数据和研究显示,轻症、重症和危重患者的比例分别为80.1%、13.8%和6.1%左右,此外还发现少数无症状感染者。重症和死亡高危人群为60周岁以上,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癌症等基础性疾病者。
1.3 传播
1.3.1 传播途径 COVID-19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进行传播,亦有粪-口传播和空气传播可能。(1)飞沫传播:无防护下在感染者和被感染者之间通过口液、飞沫等传播;(2)密切接触: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引起的传播,在医疗机构内部和有感染者的家庭内部容易发生。现有证据显示,粪-口传播、密闭及狭小空间内的气溶胶传播途径可能存在,2者的流行病学意义和价值有待进一步证实。
1.3.2 易感性 由于SARS-CoV-2是一种新发现的病原体,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根据目前对国内的观察,几乎人人易感,感染后是否具有免疫力仍需进一步研究明确。研究证实,易感人群的迁徙和流动可使人群易感性增高。COVID-19疫情暴发于中国春节假期前夕,人口大规模的迁徙使得疾病的传播速度加快,管控任务更加艰巨。
2.1 控制传染源
2.1.1 分流隔离 对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加快诊断,分流隔离。在此次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地区,分3级实施隔离: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疫情定点医院为第1级;方舱医院为第2级;酒店、党校、学校等为第3级。第1、2级医疗机构用于确诊患者的治疗,其中1级隔离治疗重症和危重症患者、2级隔离治疗轻症患者,3级机构隔离密切接触人群。
2.1.2 分级诊疗 对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分流隔离的同时,开展分级诊疗,具体见图1。第3级隔离区人群中发现确诊的轻症患者调整进入2级方舱医院,重症进入1级定点医院;2级方舱医院的患者病情转为危重的及时调整至1级定点医院;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人群立即进入第3级隔离区。
图1 武汉COVID-19疫情分流隔离及分级诊疗示意图
2.1.3 分区管控 其余无上述情况的人群居家生活,有条件的社区实行人员出入管控,尽量减少人员的流动。
2.1.4 分配足够医疗资源 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群,按照需求对其分配医疗资源、医务人员等,尽量避免发生医疗挤兑,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2.2 切断传播途径
2.2.1 防止飞沫喷溅 外出到人群密集处和密闭的公共场所,佩戴适合的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内侧掩住口鼻,并将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垃圾桶中;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2.2.2 注意手卫生 手扮演着接触传播的重要媒介,手在触摸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通过揉眼睛、摸脸等动作使病毒附着在皮肤和黏膜表面。因此,对大众进行反复宣教,勤洗手,通过消毒杀灭疫源地污染环境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
2.2.3 勤通风 病毒需要达到一定浓度才会致病,通风能有效降低室内的病毒含量。
2.3 保护易感人群
2.3.1 预防接种 对易感人群的最佳保护措施之一是预防接种,但SARS-CoV-2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无有效预防的疫苗,针对SARS-CoV-2的疫苗尚在研制中。
2.3.2 外防护 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传染病防控措施,包括对尚未感染COVID-19的人群做好防护工作,开展预防COVID-19的健康教育,有计划地改建公共卫生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根据风险等级对高风险地区的人群实行封闭式社区管控,对中、低风险等级地区的人群实行“健康码”出行管控等。
2.3.3 内提升 研究证实,加强个人防护、促进民众健康素养的提升可降低人群对疾病的易感性。据统计,201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7.06%,虽然整体趋势来看相较于上年有所上升,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从健康素养内容来看,和此次疫情息息相关的传染病防治素养为17.05%,为6类健康问题素养中最低的1项(6类健康问题分别为:安全与急救素养、科学健康观素养、健康信息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及传染病防治素养)[10]。此次疫情的暴发及流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民众健康素养的普遍缺乏。主要表现包括:拒绝在公众场所佩戴口罩;随地吐痰、打喷嚏不遮挡等危害个人和他人健康的行为;在隔离期通过各种方式离开隔离地,不遵守隔离措施;不会正确洗手、无法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等健康行为缺失问题及听信偏方、秘方而不遵守疫情期间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学防护知识等。因此,在传染病防控中,对大众进行持续性的健康教育,促使其掌握健康知识,采取有益于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并最终形成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尤为重要(见图2)。
图2 COVID-19疫情防控中居民健康素养提升流程示意图
3.1 生命权和健康权是最基本的人权 在国际人权法体系中,生存权被称为“第一人权”[11],其基本构成是生命权和健康权。从以上定义可知,对任何一个人,享有生命权和健康权都是享有人权乃至其它权利的最基本条件。在此次疫情发生之后,国家全力开展感染者救治工作,各省(市、区)立即行动,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12],在2020年1月底全部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采取各种手段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权和健康权。事实证明,减少人口的流动、采取必要的封闭管控措施是防控传染病的有效手段。法律手段是维护公民作为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必要手段,因此,建议在现有《传染病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相关责任部门规章,依法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专业机构、研究人员在紧急情况下作出健康风险提示的权利,降低事发后应急处置所需的各项成本。
3.2 正确认识公共卫生的重要地位 公共卫生是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13]。因此,各级领导在公共卫生工作中掌握着关键,有责任为全社会优先考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工作,统筹协调资源,保证公共卫生人财物力的持续性投入。数据显示,我国公共卫生的整体投入严重不足。2018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57 998.3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4 148.1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6.4%[14],显著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同期水平[15]。长期以来,面对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研究者反复提出要给予公共卫生应有的重视,存在威胁的时候,我们承诺加倍努力,但当威胁减弱或疫情过去后,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忽视又不可避免。此次COVID-19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一,面对疫情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对于公众健康的投入亟待得到应有的重视,确保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其中,所有人都得到保护,防患于未然,“长治”才能实现“久安”。
3.3 积极发挥中医药在防控疫情中的作用 在疾病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可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恶化。对疾病的预防工作也可相应分为3级,第1级预防为病因预防,针对致病因素进行主动预防,防止发病;第2级预防为“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第3级预防为防止疾病恶化、防止并发症发生、加强康复治疗。在此次我国抗击COVID-19疫情中,中医药在3级预防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1版到最新出台的第7版[16],均强调了中医药治疗COVID-19的方法。经过临床诊疗实践探索,研究者对中医药参与COVID-19病患救治的有效性、科学性研究不断深入。从1级预防上来看,中医治未病理论所强调的未病先防与前述流行病学3大策略中的保护易感人群高度吻合,具体措施包括服用保健药物预防,艾灸预防,佩带中药香囊或中药足浴等外用方法,八段锦、五禽戏等保健操,通过按摩等手段改善睡眠,稳定情绪等;在第2级预防方面,轻型患者由于临床症状较轻微,中医采取因人而异、辨证施治的方法;而第3级预防强调积极防治并发症,由于危重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需要借助机械通气,因此常出现烦躁、汗出肢冷等症状,中医救治则以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为主。
3.4 积极防控疫情过后的次生灾害 等级高、强度大的灾害发生之后,往往会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这些由原生灾害诱导出的灾害叫做次生灾害。受COVID-19疫情影响,各地尤其是湖北省的医疗资源更多地倾斜于救治被感染者,部分地区的综合医院被改造成为疫情定点救治医院,原有的各科室被改造成为发热门诊,这一举措在疫情暴发时是权衡下的最佳方案。同时,需要注意疫情对医疗资源造成的“挤兑”现象及“恐慌性”就医现象。为应对这一情况,各地派出医疗组支援湖北,扩充湖北省有限的医疗资源,对预防疫情引起的次生灾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透明公开的信息传播渠道,以事实和真相来回应民众的“恐慌”,是应对次生灾害的又一重要举措;此外,互联网医院、线上问诊等新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医难的困境,并且帮助民众普及疫情防控的知识。
3.5 正视病毒与人类长期共存的局面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与病毒不断抗争、并且通过科技进步和团结协作而战胜病毒的历史。过去几十年里,全球突发卫生事件的风险日渐增大,据统计,2011—2018年,全球有172个国家/地区发生了1 483次传染病事件[17]。预测显示,在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全球人口数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一旦发生呼吸道病原体大流行病,病毒在36小时内可到达世界上任何地方,可能引起5 000万~8 000万人死亡[18],破坏国家安全并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和贸易。在这一背景下,需要正视病毒与人类长期共存的现实,COVID-19疫情在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下,可能会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按照自然界的规律,会有不同的病毒以无法预料的时间、地点再次出现,而这并不意味着无计可施,传染病可防、可控、可应对,在尚未寻找到病源的时候,就可以按照流行病学的3大应对措施积极启动防控工作,在防控的同时全方位开展对新发疾病的研究,可将疾病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3.6 重视健康和医学相关领域人才培养 此次COVID-19疫情显示了加快疾病预防控制、预防医学等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显示出了我国在相关领域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各类别(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共有360.7万,其中,公共卫生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约有11.4万,在四种类别执业医师中仅占3.2%,并且这一比例相较于2018年有所下降[14]。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显示,2018年,我国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共有约18.8万名工作人员,其中,有26.0%左右的为非卫生技术人员。按照这一数据推算,我国每万人口拥有1.4名疾控人员,相当于美国同期的1/5;而在这部分疾控人员之中,具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经验的人员更加不足,大部分疾控工作人员缺乏“实战演练”;从公共卫生相关专业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全国各高校的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卫生事业管理、健康服务管理等专业的学生,有一部分是本身希望就读临床医学或其它专业,而因为分数不够调剂到了上述专业,本身对公共卫生相关学科的认识不足、兴趣不高,毕业后真正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数又少。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在人才培养的“进口”和“出口”给予强有力的措施,如:在社会广泛宣传公共卫生相关专业的重要性以提高专业认知度,对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待遇、职称等问题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特别注重对该领域工作人员实践技能的培训,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作为常态化课程等。
3.7 加强公共卫生事件国际间合作 COVID-19疫情在中国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全球很多国家的疫情开始呈现蔓延趋势。WHO多次指出,面对疫情,世界每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社会已逐步形成生死与共的地球村。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科技、卫生等领域的协作日益密切。而对病毒和疫情的认识与防控,各国都有不同的应对措施和方案陆续出台,“疾病不分国界,人类命运与共”,此时需要各国及时进行研讨,分享与介绍成功经验与措施,加强国家和地区间协作,以更好地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