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疏导社会情绪提供“导流器”为破解现实问题打造“助推器”
——新华社评论“快、准、深”回应社会关切

2020-05-12 09:37詹勇
中国记者 2020年4期
关键词:防控疫情

内容提要 疫情发生以来,新华社建立了抗“疫”评论专班工作机制,各部门的评论力量错位发声、协同发力,构建起多层次、多语态、多媒体的评论矩阵,积极以评论回应社会关切,为疏导社会情绪提供“导流器”,为舒缓社会心理提供“稳定器”,为破解现实问题打造“助推器”,为抗击疫情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大考。对评论工作来说,疫情形势下,评论报道的政策性、专业性较强,社会心理的敏感性、复杂性也很突出,还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这就要求我们精准把握形势发展、敏锐把脉社会关切,不断提高评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疫情发生以来,在社领导指挥部署下,新华社建立了抗疫评论专班工作机制,总社编辑部、新华网、新媒体中心、《新华每日电讯》《半月谈》《瞭望》《参考消息》等各部门评论力量错位发声、协同发力,播发各类评论1000多篇,构建起多层次、多语态、多媒体的评论矩阵,把握疫情发展各阶段的舆情特点加强议题设置,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强化解读,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回应、加强引导,推出一批过得硬、有影响的精品力作,为抗击疫情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

一是加强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宣传解读,着力强化显政,为稳人心、强信心提供“压舱石”

疫情暴发之初,对社会心理冲击很大,焦虑、恐慌等情绪随着疫情发展不断蔓延。这个时候,让受众了解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防控疫情有哪些部署和举措,对坚定全社会信心至为关键。权威观点是权威信息的“龙头”,社会公众对政策信息的需求是首要“刚需”。越是在风急浪高的关键时刻,主流媒体越要敢于、善于发声定调,把中央的大政方针解读好、宣传好,使之成为安稳人心的“定海神针”。

新华社对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重要部署、重要指示进行及时、深入、系统的解读,组织播发《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同时间赛跑 与病魔较量》《防疫情不松懈 抓发展不动摇》等系列评论员文章40多篇,展现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和科学有力部署,凸显“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价值导向,结合疫情防控的形势发展和重点工作,向公众普及防疫基本知识、提升防护意识,既讲清楚“怎么看”,又明确“怎么做”,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系列评论员文章平均媒体采用超过300家次,最高采用超过1000家次,平均每篇在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过百万,被各大门户网站、“学习强国”平台等广泛转载。评论部与音视频部、新媒体中心通力合作,第一时间推出《决战、总攻的动员令》《心在一起,战“疫”必胜》《激发科技战“疫”的硬核力量》等6期“学习快评”,以融媒体方式展现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疫”部署,有效释放政策信号,为全民抗“疫”注入信心和力量,受到广泛关注。系列“学习快评”每期浏览量均过亿,总浏览量超过8亿。

二是聚焦社会热点,迅速发声引导,为疏导社会情绪提供“导流器”,为舒缓社会心理提供“稳定器”

疫情是一面放大镜,在社会高度关注之下,正能量看得更清楚,问题和不足也格外醒目,这些都是舆情的助燃点。有学者认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舆论场的规模、强度,是中国接入互联网以来的峰值。在涉疫舆情动态上,往往呈现燃点低、爆点多、传播快、影响广等特点,这对舆论引导如何把握时度效提出更高要求。新华社评论注重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对涉疫情热点的引导基本实现全覆盖,在报道实践中突出了三个字:快、准、深。快,就是迅速发声不失语;准,就是精准发力抓要害;深,就是深入思考有启发。

针对一些地方抗“疫”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及时播发《用过硬作风打赢防控硬仗》《别让形式主义消耗基层干部抗疫精力》《为抗疫一线的基层干部“降压减负”》《填表开会吓不跑病毒》《“表格抗疫”的形式主义要不得》等评论,剖析弊病、激浊扬清,结合中央精神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纠偏,为基层抗“疫”工作者加油鼓劲。聚焦捐赠物资分配、李文亮医生逝世、大理截留口罩事件、疫情谣言、发“疫情财”、吃“野味”陋习等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事件和问题,播发《医者仁心,如不灭的明灯》《生命的追问》《深深悼念!深深致敬!》《大理,你“欠理”了!》《截留口罩无理更违法》《捐赠物资的发放不能是笔“糊涂账”》《严防谣言制造的“次生疫情”》《用法治革除吃“野味”的陋习》《惩治发“疫情财”的不法商家》等评论,态度鲜明,文风犀利,及时解疑释惑、澄清是非、疏导情绪,在有效监督中传播正能量,引发广泛关注。针对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推出《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一味“铁桶阵”,实质是懒政》《疫情仍吃紧,扎堆很危险》《疫情不散,我们不约》《莫让春运返程路成疫情传播“温床”》《防疫不误农时,固本首在“三农”》《别让复工企业陷入“死循环”证明》《限制复工别搞“一刀切”》《莫让“拒鄂”寒人心》等评论,结合中央有关精神和部署要求,倡导精准施策、以人为本、依法防控,聚焦一些地方疫情防控存在的盲点和误区、复工复产中的堵点和断点,为把防疫和复工的“两难”变为“两全”提供解决思路和行动建议。在疫情全球扩散加快、外防输入任务加重的新形势下,推出《全球抗疫,刻不容缓》《大疫当前,当构筑联防联控之网》《抗击疫魔,人类是我们共同的名字》《美方“甩锅”于人的行径令人不齿》《落实外防输入重点任务》《外防输入,把好每一道关口》《严防输入,岂可任性》《隔断病毒,不能隔断同胞爱》《回家,就要有回家的样子》《集中隔离必须一视同仁》等评论,展现中国推动全球抗“疫”合作的立场和担当,批驳美国一些政客借疫情污名化中国的谬论,引导受众理性客观看待疫情形势发展、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引导入境人员依法依规行事,配合做好信息报告、防疫检疫、集中隔离等各项工作。

三是注重接地气、彰显人文关怀,围绕社会各群体的需求、难处、困惑等积极设置议题,让评论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破解现实问题打造“助推器”

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对群众出现的一些情绪宣泄,我们要多理解、多宽容、多包容,更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包括心理疏导、解决实际困难。这不仅是做好疫情防控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指引,也为评论工作更好地贴近人民群众、提升报道实效指明了方向——一言以蔽之,评论要立足于“人”来做文章。

抗击病毒,需要“新药”,也需要“心药”。驱除疫情带来的心理阴云,涵养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是战胜疫情的重要保证。在报道实践中,我们组织推出《用理性战胜恐慌》《疫情防控,不妨多些“换位思考”》《消除“恐疫”心理体察民生焦虑》《用科学的力量战胜疫病》《信心是最好的“心理疫苗”》《临大事,看静气》等评论,娓娓道来、以理服人,着力加强心理疏导,为社会心态注入科学、理性、坚韧、从容的正能量。在议题设置中,我们注重把目光投向基层、投向普通人,体会他们的不易和艰辛,为他们的所急所难发出呼声,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给白衣天使以力量》《不安排双职工医护同赴一线,这个必须有!》《让网课信号点亮农村学子梦》《让社区防疫工作者暖心前行》《防疫物资保障,莫忘了走村入户的基层干部》《日常医疗服务不能一关了之》《困难时期,拉小微企业一把》等评论,从民生角度观照群众的切实感受,设身处地为医护人员、农村学生、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非新冠肺炎患者、小微企业从业人员等群体着想,剖析现实痛点和难点,就如何为群众排忧解难提出合理化建议,富有针对性和人情味,引发广泛的关注和共鸣。

四是发掘医务人员、党员干部、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讲好中国人民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大爱故事,展现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以“暖色调”营造磨难压不垮、携手向前进的舆论氛围

共情方能共鸣,走心才能入脑,好评论既要有力度、深度,也要有温度。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疫”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不管是悲壮的故事,还是平凡的坚守,都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让人们热泪盈眶而又深深震撼,这就是人民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以医护人员为代表的抗“疫”群体,被誉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状态、他们的境遇,一直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相当程度上重塑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英雄观、偶像观,向全社会注入了宝贵的价值正能量。把这种伟大的精神力量展现好、阐释好,要求我们不断锤炼“四力”,先入情后入理,用心去体会,用情去书写,打造情理交融的评论报道。《隔离的是疫情,不变的是真情》《读懂“战疫”家书里的真情与大爱》《白衣如战袍,字字见仁心》《抗疫英雄谱“点亮”新偶像》《按下“快进键”的平凡英雄》《致敬逆行者!致敬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这届青年“守护力”,满格!》和“‘疫’中人”系列漫评等,通过细节和故事展现真情大义,语言表达朴实生动,传递真情实感,激荡着温暖的力量,受众纷纷评价评论“写得实,情更真”“说出了我们的心声”“读了暖心”“让人在寒冬里看到了希望之光”。

猜你喜欢
防控疫情
战疫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疫情当前 警察不退
待疫情散去 春暖花开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