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2020-05-11 05:54王莉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真情情感作文

王莉

目前,小学生的写作现状常令人忧心,学生的作文要么是无话可写,东拉西凑,语言单调,要么缺乏真情实感,读来味同嚼蜡。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表明真正的好文章一定要有充沛的情感,这一份真挚的情感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假若写时没有想说的话,没有一份真挚的情感在波动,是不能写出一篇有真情的好作文的。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以求证于大方之家。

一、激发兴趣,催生情感抒发

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一定要发自内心去写,自己真正喜欢去写,因而写作的兴趣至关重要。若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教师要有一份热情,教师的写作情绪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学生作文的热情。作文课上,教师热情亲切的话语,充满希望鼓励的目光,表情传心达意的肢体语言,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作文情绪。反之,如果我们的教师冷冰冰的,面无表情,有气无力,怎么可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又如何让大家写出真情之文?

让大家写《我爱母校》这样一篇作文,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因为母校是“我”朝夕相处的地方,是我生活生长的地方,每一个人对这里的一切都十分熟悉。但是要让他们写出那一份深情厚谊,似乎有不少的困难。写作时好多同学习惯用一些“我们的老师是多么的可爱”“我们校园里的花儿美丽极了”“我们教学楼是多么的壮观”等,这样的表达毫无特色可言,写时心中没有真情,流到笔端的自然也就没有感情。

为什么会如此呢?是因为他们没有好好地观察,没有真正被校园的物与人感动。面对学生这种匮乏情感体验的情况,需引领学生说一说母校哪些人和事感动过自己,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回想这一切,心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感觉,心中泛起了怎样的波澜。他在回味这一切的时候,心中的情感在像泉水一样的流动,遏制不住地往处奔涌,此时铺纸动笔,写出来的文字自然就会动人。

二、创设情境,建构情感课堂

写作是需要情境的,好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他沉浸其中,听到内心深处的呼唤,下笔自然,情感如泉水一般汩汩流淌。

传统的小学生作文课堂教学往往都是老师指导,学生听完了之后便开始写,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多时候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和参与到课堂的作文教学中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上每一堂作文课之前为每个学生量身创设各种适合写作的情境,拓宽学生习作的视野和空间,把每一堂作文课上的内容变成“心灵滋养课”,使之发展成为一堂让学生在作文中倾吐自己情感的课。

在设计《爱如茉莉》的课堂时,在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对父母的点点滴滴的感恩和关爱之后,我让学生挑选一件自己印象最深的事,用一、两句话简单地和自己的同桌说一说。以这種简单地和同桌说说的聊天互动方式,让他们自然地有感而发,这样也可以有效消除部分学生对于习作的心理焦虑和压力,使得学生自然地处于一种放松的学习状态。

课堂互动对话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教学过程成了引领学生在对话中体验师生情感的重要过程,它以促进师生双方的心理和精神世界的和谐开放发展为目标,以肢体的互动为主要表达方式,语言的交融,心灵的交流,师生双方均在对话中获得了情感的升华。交流的过程不仅是一种知识经验的分享,也是一份感情的交流。每个人的情感如同小溪,在汇集过程中就有了碰撞,有了力量,变得深广起来。

三、重视评语,加强情感积淀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他的实验室中成功地发现了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他认为,一个教师如果对学生有着真诚的期望,那么这一份期望会在学生的学习成绩等方面产生一系列的效应。期望越高,越真诚,产生的效应越大。

这一效应,我们完全可以用到写作教学中,用它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丰厚文章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激励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因素,作文的评改同样是写作的重要内容,教师在作文评改评价中流露出的真情尤为重要。

教师的评价是多方面的,平时的一言一行都是一种评价。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发言后的口头评价常被忽视,很多教师不去评价,只顾自己滔滔不绝。有的从来不提问学生,课堂没有互动,学生得不到肯定,时间久了,写作变成一件痛苦的事,哪来的情感表达?

教师评语是一种真挚情感的交流,一旦通过言行传给了学生,就自然会激起学生对于教师真挚情感的热烈回应,从而更加乐于接受,丰厚自己的写作情感。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的创造力和情感向积极健康的各个方面发展。

只要老师以欣赏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作文,学生会受到鼓舞,会努力写出优美的篇章。坚持下去,这种积淀的情感由涓涓细流,就会变成澎湃江河,学生的作文会因此而笔到情到,字字实感,句句真情。

四、阅读积累,学会情感迁移

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孤立的,它与学生的阅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没有阅读的激情,何来作文的真情?

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说:“美好的阅读是为了给学生的精神打底。”这话对于写作可谓切中肯綮。在写作实践中,如果学生没有大量的阅读,可能会出现语言和精神的双重枯竭,写出来的东西内容一定是空洞的,情感一定是苍白的,思想一定是肤浅的。《三亚落日》这篇文章的作者充分运用清新活泼的文体语言,生动描绘了三亚美丽落日的美丽景象,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三亚美丽落日的深深热切喜爱和热情赞美。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深深体会作者的这种热爱,引导并让学生把作者的这种热爱情感主动迁移过来转化成自己对校园的热爱,仿写课文的方法,再写《美丽校园》,情感自然会充沛很多。

所以,积累素材是相当重要的,没有一定的作文素材积累,学生写不好作文。我们要不断增加学生阅读活动,切实丰富学生真切的人文阅读体验。同时,还应指导学生“读”过以后“写”,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记录自己读书后的所思所感,这些充满情感的素材在他下一次的写作中自然地显现出来。

五、体验生活,挖掘情感素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的情感一方面从阅读中慢慢生长蓄积,更需要从生活中来,离开生活就无所谓写作情感。现在的学生日常学习活动涉及范围越来越小,形式单一,大部分课余时间都在学习,与现实生活的互动接触相对较少,生活经验不足,写作文时感情就会贫乏。

生活不仅是我们写作的一种源泉,更是表达情感的一片海洋。星星的诉说,旷野的呼唤,泉水丁冬,鸟语花香等,都会让人心旌摇动,用心去体验,才有真收获。王蒙说过:“当你拿起笔时激动,你感到有一种强有力的冲击,这首先是生活的冲击。”

做生活的有心人,把握生活中富于想象和表现力的细节,筛选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事物和材料,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东西。这样每个人的思想感情成长历程、人生的经历、思维过程,无疑就是宝贵的事物和材料。因此,在作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形象生动的事物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激发强烈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我口话我思,我手写我心”,让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自然地进入文中,就会大大增加文章的情感。

情感的渗透是写作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重要催化剂,一个没有写作热情,对于事物毫无情感和体验的人,是不可能写出一篇好作文的。只有将情感的渗透运用在了写作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使学生写作的文章充满生机、充满真情。

猜你喜欢
真情情感作文
风雨真情
真情
情感
台上
真情是不虚、不私、不妄之情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抗冰雪,献真情”救灾款物捐赠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