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富宏
日子平平淡淡,工作紧紧张张,生活琐琐碎碎,读书断断续续,收获零零散散。这算是一年的总结。最挂心的是,总想多读点书,但又总不能如愿。己亥年,还是读了三本书,虽然未能深刻体会,可也有一点小小的感想,略记在此,算作是收获吧。
一是读了徐怀中的《牵风记》。我是在《人民文学》上读到的。读的时候还未获得“茅盾文学奖”,不久就获奖了(得奖后,当即买了一套)。徐怀中,已经八十多岁的高龄,宝刀不老,老当益壮,着实令人可敬可佩!这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呢?掩卷沉思,以我自己的学识是不敢妄加评论的,读过,我只是感觉有一种凄美在心头回荡。平平实实的语言,娓娓道来的是一曲传奇的故事。我不知道该如何感叹,便在扉页上写下几句感受,现照录如下:
作品很神奇,神奇到好像是一篇神话,许多的神奇让你去想像吧!对美的东西是不容亵渎的,绝对的美能够照见我们的灵魂!
战争太残酷,它摧残扼杀一切。过去的无法挽回,现在的、当下发生(当今的世界上还有许多战争)的又无法制止,世界太不太平, 不知人类这是为什么?我们只有感慨罢了!
书中的战争被浪漫所掩盖,这又是多么悲壮的浪漫!
我们为什么要塑造神?因为我们心里都有强烈地崇尚美好的愿望!
第二本是贾平凹的《山本》。贾平凹的书是我爱读的,从小说到散文。但近年来读得多的是他的散文,我还专门订阅了他主编的《美文》。《山本》一出,我就让儿子从网上买到了,只是今年夏天在家养病的时候才看了。不知为什么,读完《山本》,我只想到四个字:理想,改造。我想,人人都有理想,人人都缺乏改造。感想是:
人生充满了平淡无奇。我们或者平凡地或者平庸地甚至是豪情地生活着,生命里总要有许多疼痛相伴随。我们不是在享受美好的路上,而是在追求美好的路途中。幸福是无声的挣扎体会,说的好听点叫奋斗人生。当然挣扎也不是反义词,是用来形容生命的艰辛。美好和幸福包含了社会的、人生的、生活的等等许多因素,全在追求的境界里。
理想是人生的灯塔,照着我们去走路;信仰是人生追求的不断改造,演变我们命运的好与坏。财物左右人,贫穷和富裕的生活改变人,只有信仰才能改造人。创造财富有多种手段,人,无不用其极;幸福生活多种多样,人,无不去改变自己。为了人生我们奋斗,为了生活我们奢侈,这就是人的命运。我认为,理想和信仰相连;改造和成败相邻。不能说《山本》写了一个失败的故事,而是书中的芸芸众生改造不够。
这里顺便多说几句,我喜欢贾平凹,但我想他肯定也是有不足的,可我说不出他有哪里一点的不好。现在有好多作家云里雾里的,坐在家里编故事,靠想象写作,搬弄技巧,实在不好读。贾平凹是扎实地生活,现实的展示,所写仿佛是我们所亲见。语言简洁明快,冒着浓浓的地气。
第三本书是《活水》,作者葛水平。这也是在《人民文学》上读到的。但还没有买单行本。葛水平,久仰其名,但我是第一次读她的书。这是一本写农村和农民的书。我是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可对农村已经生疏很久了。我虽然还没有远离农村,而且我的小城还在农村的包围之中,但农村也只是在记忆中。所以,每每看到写农村的书,感到很亲切。
这是一曲当下农村现状的悲喜歌,让我们回望农村。曾几何时,农村的落后只剩下乡愁了。《活水》引发了我怀念我的家乡故土。鸡鸣、狗吠、牛哞、驢叫;曲曲折折的小巷,旮旮旯旯的农舍;邻邻里里的情感,磕磕绊绊的恩怨;张家长李家短的故事,牵动着我的心。我们都说热爱自己的家乡,但我们都远走高飞啦!我原来想过关于教育的问题。我想,我们的教育,能不能让孩子们走出大山,再回到大山?人人都向往美好,我们为什么只建设他乡的美好,而不去把自己家乡建设的美好?我们崇洋媚外,假如人人都去美国,那自己的国家怎么办?站在外乡回望家乡,我们只为了怀旧?乡愁?教育是最重要的社会生态,应该说教育贯穿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教育是发展的方向,世界上没有不靠教育决定发展的事物。
啊,农村!啊,农民!啊,我的故土!我的父老乡亲!我又想到了作为作家的责任。我们该拿什么样的标准来看待当今的这个社会呢?我们无疑是碰到了最好的时代。新中国七十年走过,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但我们不得不深思:怀旧的农村,虽穷但有所作为,温饱的农村,虽富但日渐空壳。我们的农村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担当所在,我们必须乡村振兴。社会,生活,是由极少数的伟大的人所指引,而由最大多数的、最普通的芸芸众生——最不伟大的下层人群所积极实践和支撑的现实。文学就是这种现实的记录者。
读书总让人浮想联翩,人生是需要思想的,我思故我在。读了三本书,得一些胡思乱想,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