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实践

2020-05-11 11:54王玉娟
人文天下 2020年6期
关键词:山东中华文物

王玉娟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要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核心就是继承、保护、发扬和创新五千年来中华文明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博物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社会背景下,每年有11.26亿人次走进博物馆,观看展览,参加活动,汲取优秀传统文化。随着社会大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博物馆的展览、收藏、保护、研究职能也在不断地更新与改变,博物馆逐渐成为肩负着宣传、教育、研究等职能于一体的文化服务机构,成为社会宣传教育基地,成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地和展演地,成为文创产品的孵化中心,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的文字都活起来”。近年来,山东博物馆始终在思考、探索与尝试,深层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孔子文化、儒家文化、齐鲁文化,通過举办专题展览、研学活动、非遗展演、文物创意绘画大赛等形式,尝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提升公众文化素质和博物馆文化软实力。

一、打造教育品牌

近年来,山东博物馆创造了“孔子学堂”“历史教室”“自然教室”“美育教室”四个青少年教育品牌项目,精心打造了“齐鲁文化传承体验基地”“山东民俗体验中心”等活动平台。

山东博物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开展青少年研学教育项目,向青少年群体传播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制作了与馆藏资源相结合的研学活动课程和研学实践材料包,积极开展研学活动。同时,也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举办流动博物馆进学校、社区、军营、商业综合体等送文化进基层活动。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物活起来”的指示精神,利用山东博物馆馆藏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创新文物价值传播推广体系,宣传文化遗产保护观念,推广文化创意设计理念,充分激发新一代艺术创作者的创作热情,山东博物馆首创的“我是国宝手绘人”山东博物馆文物创意绘画大赛,已经圆满成功举行了2018和2019年两届,其中,首届活动受到了央视《国家宝藏》节目组的关注,而且部分优秀作品在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节目第二季盛典中进行了展示。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文物瑰宝的无限魅力,促进民众对我国文化底蕴的深入认识与了解,提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丰富民众文化生活,2018年底,山东博物馆在官方网站举办了“齐鲁瑰宝耀中华——知·道国宝”文博知识竞赛活动,全国各地观众踊跃参与答题,有力地推动了齐鲁文化的传播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此次文博知识竞赛是山东博物馆首次运用“互联网+在线答题”的方式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文物知识的传播与传承,反响很好,是一次连接博物馆与公众的创新尝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大国的重要指示精神,2019年,山东博物馆创办了“博学汇”这一以学习为主题的特色活动。“博学汇”是由山东博物馆发起,山东省内各大高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每一期活动内容根据博物馆馆藏珍品、展览、学术研究等方面,邀请相关专业师生参与到活动策划及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中。活动通过学习通APP进行直播,参加现场分享活动的观众达1000余人,有力地宣传和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创新利用技术手段

随着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博物馆在展览展陈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与提升。山东博物馆也不例外,打造了一个面向移动终端的新型智能化导览平台——山东博物馆AR智慧导览系统。山东博物馆AR看展系统已完成并上线,以明代鲁王墓和十大镇馆之宝为试点,通过AR技术整合高清图像、语音导览和三维展示内容,观众可以通过手机(移动)终端的自助导览应用或支付宝APP扫描文物本体的方式实现全方位自助式观展体验。该项目脱离了智能终端需手动输入信息进行匹配检索的传统导览模式,实现了以摄像头实时捕捉、实景目标智能识别、自动触发反馈信息为特色的自助导览服务,创建了文博领域信息化应用的新形式。

展览三维数据扫描展示形成机制。对山东博物馆举办的重要展览开展全面的三维数据扫描工作,利用现代化影像采集技术,将全景展厅、数字虚拟展厅呈现在观众面前,为观众打造永不落幕、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2019年11月17日,山东博物馆联合湖北省博物馆共同举办了“5G重构想象 跨时空协奏”活动,利用5G技术实现两地协奏,呈现了一场跨时空的古琴和编钟演奏音乐盛典。这是全国博物馆界首次探索利用5G技术,实现“5G+文旅”的融合创新。

三、拓展宣传渠道

为了能够给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让观众朋友更好地更充分地享受博物馆文化,山东博物馆不断积极拓展宣传推广渠道,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全国首家省级博物馆直播间——“直通博物馆”直播间于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正式亮相。这是山东博物馆与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的电台直播间,设在山东博物馆一楼大厅,占地面积10平方米,内部集成最新的全功能直播设备,可实现广播直播、录播、新媒体网络视频直播等功能。除满足直播功能外,还开展直播展览、直播听众互动、名家走进直播间等系列活动,现在已成为观众参观游览和互动体验的新热点。

2019年5月17日晚是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的前夜,山东博物馆在当晚特地举办了“回顾传统 遇见未来——博物馆奇妙夜”主题活动,这也是山东博物馆首次举办夜场活动。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山东博物馆作为齐鲁文化新地标和公众文化、休闲、娱乐的中心,在此次活动的举办过程中特地融入了时尚竞技元素,获得了极好的社会反响。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齐鲁瑰宝风采,山东数字化博物馆济南国际机场分馆建设运行。这是目前除文物系统外,山东博物馆建设的第一个数字化分馆。以“互联网+博物馆”的全新模式,整合了山东省馆藏珍贵文物3D数据资源,目前是山东省最大的一个文物数字化保护成果交互式魔墙展示平台,让观众近距离欣赏到原来只能在博物馆才能欣赏到的珍贵文物与展览。观众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约束,近距离了解、欣赏众多未能摆上展台的文物,享受一个全新的“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实现了“让文物说话,讲山东故事”。

此外,山东博物馆分别与山东大厦、济南CCPARK艺术主题购物中心、肯德基等社会机构合作,设立山东博物馆流动博物馆服务站、博物馆文化传播站,联合举办各种博物馆文化教育活动。联合山东广播电视台发起“国宝小主播”活动,为青少年的学习成材提供特色服务,培养青少年的文化情怀。

同时,山东博物馆通过网站、微信、微博和视频平台等多种新媒体传播形式,全力推进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不断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进一步发挥文物在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獨特作用。

山东博物馆抖音账号发布的短视频作品,推出了“山东博物馆奇妙夜”“网聚正能量·劳动我最美”“江山风物志”等热门话题,多角度宣传了山东博物馆展陈、宣教、文物保护、科研等工作,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传播了正能量。

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山东博物馆先后推出了微信语音导览、语音导览小程序、喜马拉雅FM有声博物馆等导览形式,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智能化导览系统,让观众能够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进行观展体验。

每年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契机,组织举办大规模的公益性文物鉴定活动,积极引导民间收藏文化。

为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高品质夜间文化旅游消费环境,满足人们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山东博物馆自2019年12月起实行每周六夜间延时开放。

五、加大对外交流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原则,山东博物馆先后引进了“欧美艺术大展”“乡愁——日本近代浮世绘名品展”以及意大利佛罗伦萨国立考古博物馆的“不朽之旅——古埃及人的生命观”等展览。推出的“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展”“孔子和他的故乡:山东展”“中华服饰艺术展”“山东博物馆藏扬州画派精品展”“大哉孔子——圣像·圣迹图展”等展览,分别在德国、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及地区展出,均在当地引起极大反响。与比利时弗兰德斯战地博物馆、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等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赴日本、韩国举办了以博物馆旅游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推介会、博览会,这些展览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对推动齐鲁文化的传播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六、创新教育新模式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的重要指示精神,组织承担了“山东博物馆数字展示与云教育服务系统”项目的建设。在充分汇集、整合和开发利用现有馆藏数字资源与博物馆展览、社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数字手段,将博物馆的特色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进行富媒体化整合,并通过网络和现场智能展示终端,实现可视化呈现和服务,创新线上和线下融合的博物馆社会教育新模式。本项目针对文博领域的知识特殊性,将海量、多元、异构的文博领域讲座视频进行深度挖掘和有效梳理,汇集成儒家文化特色视频资源库,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公众更便捷地获取和学习优质学术资源。

山东博物馆在做好馆校课程研发、加强馆校联动合作的同时,与以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工艺美术学院为代表的7家驻济高校签订了“互联网+中华文明”馆校战略合作协议,就人才培养、科研项目、活动组织、学术交流等方面依托互联网展开合作。突出传承文化精髓,共同致力于学校教育和博物馆教育的有机结合,把博物馆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中,着力用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先进教育理念,共同促进博物馆事业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极大地拓宽了馆校合作的新模式及博物馆云教育的新领域。

七、研发文创产品

深入推进国家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工作,山东博物馆采取自主研发与合作授权等多种方式,近年来相继推出了会讲故事的AR明信片、鲁博手礼等文创产品,市场反响热烈,深受观众喜爱,来博物馆带走一件文创产品成了一种新风尚。

结语

2019年12月,沿黄河九省的省级博物馆联合倡议成立了“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和黄河文化的重要论述,共同打造博物馆行业的“黄河文化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黄河流域博物馆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山东博物馆在这个时代潮流下,以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与人文精神,以及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做好展览,讲好“文物故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博物馆的核心资源是博物馆收藏的人类文化遗产,而文化遗产连接着人类的过去和现在、历史和现实。博物馆人应该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知识积累、专业的学术研究和思想内涵,成为向社会公众展示馆藏文物、讲述文物故事的行家里手。我们要让文物走出博物馆、走出库房,让传统文化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真正拉近文物与大众的心理距离,真正让文物“活起来”,并且搭建好博物馆与观众交流互动的平台,建立“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引导和激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责任编辑:刘  霞]

猜你喜欢
山东中华文物
我和我的家乡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山东老家规 (中)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