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膝的形制与功能

2020-05-11 05:53孙庆国刘绍文
关键词:变迁功能

孙庆国 刘绍文

摘 要:蔽膝为古代下体之衣,远古时期便已出现。蔽膝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男子服饰与女子服饰中皆有使用,礼服与平民服饰中也都可见其身影,虽在各朝代中的名称、材质、形制等有所差异,但其本质特征始终保持不变。从其功能上看,蔽膝不仅具有实用意义与审美内涵,同时还具有别尊卑、章有德的政治功能与政治象征意义。蔽膝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内涵的外化表达符号,它伴随着封建制度的不断发展而演变,直到清王朝建立满族服饰制度后彻底消失。

关键词:蔽膝;形制;功能;变迁

中图分类号:TS941.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46(2020)02-0046-05

蔽膝,也称芾、黼、黻、韍、韨、韠、帗、绂、袚等,是一种上窄下丰的围裙式衣饰。蔽膝在中国服饰制度发展过程中历经3000年历史,是传统汉族礼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论语诽┎分屑窃亓丝鬃佣杂淼脑廾溃渲芯涂隙擞怼岸褚路旅篮蹴昝帷钡男形猍1],黻,即蔽膝,冕为冠。这里的“黻冕”代指礼服,由此可见蔽膝在礼服中的重要性。虽在各朝代中的名称、材质、形制等有所差异,但其本质特征始终保持不变。

蔽膝起源于上古服饰,在西周金文中称为“芾”,唐定制以后,至宋大观四年(1110 年),朝廷改易蔽膝之制,根据芾的位置和作用,其名称被固定称为“蔽膝”。[2]至服装发展成熟后,布帛逐渐作为服饰面料,上衣下裳形式确立之后,仍将蔽膝沿用于服饰之上,是有崇古、尊古之意。发展至阶级社会后,蔽膝还具备了诸如区别地位尊卑和作为政治工具等诸多功能。满族政权建立后,坚守满族服饰制度,汉民族的冠冕制度被取而代之,蔽膝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

本文就蔽膝的形制、历史渊源、发展变迁及其所蕴含的政治内涵等功能进行分析。

1    蔽膝的形制

1.1    蔽膝的样式

蔽膝的形制由束在腰间的一片腰帶和下垂至膝下的一段条状物组成,腰带平直,下垂的条状物上窄下宽,状若斧形。郑玄笺:“其制上广一尺,下广二尺,长三尺,其颈五寸。”[3]上绘花纹,其长过膝。穿戴时系于服装的外部,可佩玉,下垂的条状物悬挂于腰下身前正中位置。

蔽膝的色彩选用可与裳同,又依据社会等级差异而定其穿用制度,表面花纹也因着装者身份不同而有差异,朱色、赤色尤其多见。天子蔽膝用朱色,花纹用龙、火、山纹;公侯及以下用火纹;卿大夫山纹;士用黄色皮质而无纹饰,也有緇色、素色蔽膝等。其材质也随朝代更迭而有不同。早期多用皮革制成,魏晋以来,见绛纱与皮革共制,其后多用丝织品,如唐代用缯,宋以后用罗,元制中亦定为绢,明代见罗表绢里质地。

按照穿着者身份地位的不同,所穿戴的蔽膝形制也有差异。《礼记 玉藻》记载:“圜、杀、直,天子直,公侯前后方,大夫前方,后挫角,士前后正。”郑玄注:“天子四角直,无圜杀。”[4]即蔽膝轮廓因着装者而异。

蔽膝腰带上的佩玉色彩也有选用依据,根据蔽膝本身的色彩不同而定,如朱芾悤黄、赤芾幽黄、赤芾五黄,既是出于配色美观考虑,也是穿着者的社会等级与身份的标识。

1.2    蔽膝的穿用习惯

蔽膝并非为古代男子专用服饰配件,女子服饰中也常见其配搭,但因性别和服饰种类以及穿用场合的差异,蔽膝的名称及穿用习惯也有所不同。

《礼记 明堂位》:“有虞氏服韨。夏后氏山,殷火,周龙章。”郑玄注:“韨,冕服之韠也。舜始作之,以尊祭服。禹、汤至周,增以画文,后王弥饰也。山,取其仁可仰也;火,取其明也;龙,取其变化也,天子备焉,诸侯火而下,卿大夫山,士韎韦而已。”[5]此处的“韨”、“韠”、“韎”,皆指蔽膝,但形制各有不同。用皮革涂朱或彩绘的蔽膝叫“韦韠”,用丝绸绘织花纹的蔽膝叫“黻”,冕服中所配蔽膝为“芾”。[6]《礼记 玉藻》中记载:“韠,君朱,大夫素,士爵韦。”郑玄注:“此玄冕、爵弁服之韠,尊祭服异其名耳。韨之言亦蔽也。”[7]即着玄冕、爵弁服时,称蔽膝为“韠”,着祭服时称为“韨”,名称各不相同,这既与穿着的场合相关,也与着装者的身份相系。

女子礼服中,也有与蔽膝的配搭,各朝代对女装蔽膝的相关穿用也进行了规定。如唐制皇后的袆衣、鞠衣,皇太子妃的翟衣等,均需穿戴蔽膝。《旧唐书 卷四十五 志第二十五 舆服》中对袆衣记载为:其衣以深青织成为之,文为翚翟之形。(素质,五色,十二等。)素纱中单,黼领,罗縠褾、襈,褾、襈(皆用朱色也)。蔽膝,(随裳色,以緅为领,用翟为章,三等)。大带,(随衣色,朱里,纰其外,上以朱锦,下以绿锦,纽约用青组。) ……受册、助祭、朝会诸大事则服之。[8]此外女子日常服饰中也有可见蔽膝的穿用。东汉晚期大型墓室沂南画像石中后室南壁上的女子像中,所穿服饰为广袖、燕尾衣裳,前围就配有蔽膝,此服并非礼服之制,可见至东汉时期,蔽膝并非礼服专属服装配件。

2    蔽膝的功能

2.1    实用意义

蔽膝作为人类最原始的服饰之一,其产生的原因大致与古代先民出于保护身体的需求有关。古代先民将采集而来的树枝树叶和狩猎得到的兽皮制作成为“围裙”,用于遮蔽身体前面的隐私部位,既可驱寒保暖,又可避免蚊虫叮咬,而身体后面仍然袒露在外。《礼记 礼运》云:“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郑玄注:“古者田渔而食,因衣其皮。先知蔽前,后知蔽后,后王易之以布帛,而犹存其蔽前者。”[9]说的是远古时期人们在裆部包裹兽皮,御寒取暖,此为蔽膝最初的主要实用功能。随着道德观念的逐渐产生,人们渐渐有了羞耻之感,遮羞物应运而生,所以蔽膝也很可能是古代裆部遮羞物演变而来的,具有一定的遮羞功能。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布帛取代了兽皮材质,蔽膝材质也发生了变化,皮革与织物兼而有之。此后纺织技术不断进步,使得蔽膝保护身体、避寒保暖的功能逐渐弱化,而是作为美化服饰的装饰品被围系在腰间,同时又作为尊卑等级的显性标志之一,使得蔽膝形式在古代汉民族服饰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此外,蔽膝还被少数民族吸收运用于本民族服饰中。如金朝统治时期,出于加强统治等目的对汉民族服饰文化进行了融合吸收,规定皇帝、皇子、后宫以及臣子皆穿着蔽膝。但女真本是游牧民族,好骑马射箭,穿着蔽膝无疑会对骑射产生不利影响,于是女真人针对蔽膝做了大胆的创新,即在借鉴前代汉族服饰的基础上加以融合改进,增加了蔽膝的长和宽,进行了开褉设计,选用更加厚实的面料,使蔽膝在祭祀等重大场合起到作用的同时,还能便于骑射,抵御严寒,创造性的令一件礼服配件具备了良好的实用性。[10]元代蒙古族执政期间,也结合本民族特色对蔽膝加以改进,在蔽膝上加褾襈,以红罗为材质,充分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服装的特色。

2.2    审美内涵

蔽膝在传统服饰中的广泛使用,其实用性较弱,而主要与其丰富的美学内涵相关。虽然蔽膝的形态、色彩及纹饰随着各个朝代背景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但其整体的美学特征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它与服装及其他服饰配件搭配起来,充分体现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意境。

首先从蔽膝的色彩特征来看,各朝代的蔽膝大多与下裳同色,这从色彩搭配的角度上就遵循了同类色的使用规律,色彩对比关系弱,与蔽膝搭配的佩玉色彩也选用了蔽膝色彩的邻近色,这就降低了蔽膝与其他服饰组成部分的对比度,从而保证服装整体的协调性(图1明 唐寅《吹箫图》中女子所着蔽膝)。

再从蔽膝上所运用的图案来看,各朝代蔽膝上所用图案既保持了其作为着装者身份地位象征的匹配性,又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审美风格影响而具有鲜明的时代审美特征。如商周时期受限于当时的织造水平,蔽膝上的装饰纹样造型一般强调变形和夸张,直线为主,体现出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背景下规律有序,狰狞威严的美学特色。[11]而汉朝由于浪漫主义美学思想的流行,使得蔽膝上的章纹风格也更趋于质朴浑厚、气势磅礴,一改商周时期呈中心对称,简洁连续的纹样组织形式。[12]

2.3    别尊卑、章有德的政治功能

中国数千年服饰艺术发展过程中,伦理道德对服饰审美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又以儒家礼教思想为核心。在儒家传统观念里,服饰除了具有保暖遮羞功能外,还具有伦理与政治功能。在伦理观念影响下,服饰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还必须与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匹配。进入等级社会后,这种匹配就指向了着装者的社会等级地位,即服饰所展现的不仅是个人的外在形态,还是着装者社会等级地位的外化。《白虎通 衣裳》对服饰的功能做出了分析,指出:“圣人之所以制衣服何?以为絺绤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13](432)蔽膝作为服饰的构成元素之一,具备了深刻的政治内涵,是各阶层着装者身份地位的外在标志之一,其形制樣式都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不可随意逾越。《白虎通 绋冕》对此进行了充分说明:“绋(即蔽膝)者,何谓也?绋者,蔽也,行以蔽前,绋蔽者小。有事因以别尊卑,彰有德也。天子朱绋,诸侯赤绋。”[13](493)服饰制度的建立,目的在于稳固社会等级制度,通过服饰完成“别尊卑、彰有德”,从而巩固其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句话直言不讳地道出了统治阶级通过服饰等级制度来进行阶级统治,巩固王权的本质。虽然各朝代蔽膝形制样式略有不同,但都被纳入了服饰制度之中,具有区分等级的作用。如《后汉书 舆服》:“上有韨(蔽膝于汉代前叫韨),贵贱有殊……韨,所以执事,礼之共也。故礼有其度,威仪之制,三代同之。”[14]明确指出了蔽膝具有殊尊卑、度其礼的作用。其后直至清朝建立,蔽膝基本形式大同小异,都被纳入各朝服饰制度之中,其显示阶级差异的内涵始终未变(图2唐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2.4    政治象征意义

作为古代服饰制度的一部分,蔽膝还具有诸多象征意义。《周易 系辞》:“黄帝尧舜垂衣裳,概取诸乾坤。乾为天,其色玄;坤为地,其色黄。但土无正位,托位于南方。(南方)火色赤,赤与黄(合),即是纁色。”这种上玄下纁的服色搭配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而蔽膝作为下裳服饰,其色彩与下裳同色也就理所当然,即一般呈赤色或纁色。又由于社会等级观念表达的需要,蔽膝的具体色彩又有所规定。如《诗 小雅 斯干》:“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郑玄笺:“芾者,天子纯朱,诸侯黄朱。室家,一家之内,宣王所生之子,或其为诸侯,或其为天子,皆将佩朱芾煌煌然。”即天子用纯朱色的芾(蔽膝),诸侯则用朱黄或赤色蔽膝,身份等级一目了然。

从形状轮廓来看,商周时期的蔽膝多呈现斧形下摆,用利器作为服饰形状给人以狰狞、肃穆之感,用以象征奴隶主统治者们的威严。进入封建社会后,蔽膝发展成为上窄下宽,四边直线的样式,取庄重、沉稳、刚正不邪之意。从蔽膝的章纹演变来看,其章纹基本呈左右对称式样分布排列,虽然历代蔽膝上章纹数量略有不同,但冕服蔽膝多绣有龙、火、山3章。其原因有三:一是受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山为土,火生土,所以在下。二是取章纹本身的意义:火,代表着光明,象征处理政务光明磊落,公正无私;山,代表土道,象征帝王善于治理天下水土;火焰朝向上方,象征臣子服从王上之命。龙,象征帝王善于处理政务且能够关心人民的疾苦。[15]

3    小结

蔽膝诞生之初,从形如围裙的短衣,渐渐的发展为商周时期上窄下宽,斧形下部的服饰,再发展到汉代之后成为礼服制度的一部分,在祭祀、典礼等重大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直至清朝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蔽膝从产生到消失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一为纯粹实用主义时期,其功能主要是用于遮寒取暖、保护身体、防止蚊虫叮咬等。二为装饰主义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蔽膝的实用功能下降,而从保暖衣物过渡成为装饰物品。三为政治功能强化时期,作为礼服的一部分参与到各种重大活动中,其形制与使用规定都严格具体而不容僭越。作为传统礼仪服饰的一部分,蔽膝不单只是一种服饰或是装饰品,而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内涵的外化表达符号,它伴随着封建制度的不断发展而演变,直到清王朝建立满族服饰制度后彻底消失。

参考文献

[1]何晏,注.邢邴,疏.论语注疏[M]//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2488.

[2]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增订本)[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3][6]孔颖达.毛诗正义 卷十五//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489.

[4]郑玄,注.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 卷四〇 玉藻[M]//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20页。

[5]郑玄,注.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 卷四〇 明堂位[M]//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68.

[7]郑玄,注.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 卷三〇 玉藻第十三[M]//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20.

[8]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戴圣.礼记[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7:78.

[10]李艳红.金代女真服饰的汉化与创新─金齐国王墓蔽膝形制探析[J].装饰,2013(12):112-114.

[11]李梅.先秦服饰审美文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12]吴威.汉代服饰图案的装饰艺术[J].艺术研究,2008(02):6-7.

[13]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4.

[14]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3671-3672.

[15]李采姣.从冕服制度看中国服饰美术的寓意[J].文艺研究,2013(03):156-158.

猜你喜欢
变迁功能
数学的翻译功能
数字解读 DIY世界的精彩变迁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2IN1厨房漏斗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变迁
我有特异功能
功能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Destination Chinatown
功能关系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