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佳
在现今日常的幼儿教育中通常以五大领域展开,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但对于幼儿传统饮食文化方面的教育占据比例很小,幼儿教育的相关教材中涉及到传统饮食文化的内容也很少,同时传统饮食文教育在幼儿的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就更少了。
因此对幼儿进行传统饮食文化教育,使其了解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历史,领悟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魅力与真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本文尝试以3步法导之有“坊”——教之有“道”——食之有“味”为主要途径,在中班幼儿中开展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教育,达到引导幼儿了解、接受、热爱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目标。
一、导之有“坊”
瑞吉欧幼儿教育的创始人洛利斯·馬拉古奇曾描述,工作坊是幼儿园一个额外的空间,在那里儿童通过双手和心灵去探索;通过实际操作以及视觉艺术去修正观点;去实行与教室活动相结合的方案;去试验、探索和结合新的或已知的工具、技术和材料。因此我们倡导在工作坊中,用多种感官体验传统饮食文化的魅力。
1.投放充裕的材料工具。
在工作坊中,材料和工具可以理解为儿童的表达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主动作业的质量。工作坊中需要配备丰富的、具有层次性的、真实的材料和工具。如:适合幼儿使用的锅碗瓢盆、厨房工具,所需的新鲜食材和配料等。
2.选择合适的主题内容。
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从现有的材料出发,综合分析主题的适宜性和价值意义,从而确定主题内容。如“豆浆”这一主题,从幼儿日常生活所需入手,引发幼儿对原料黄豆的来源、豆浆的制作形成、豆浆的营养价值以及豆浆在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历史渊源的探究。(如下表)
3.开展多样的坊间制作。
例如,为了让幼儿了解传统食材青艾,我们可以进购一些带根的青艾,幼儿在择菜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青艾的香嫩;学习清洗青艾,尝试煮青艾,甚至进一步简单制作青团。幼儿在操作体验中获得了愉快和成功的体验,加深了对传统饮食文化的感受和认知,也逐渐提升了自己的生活操作技能。
二、教之有“道”
仓桥物三指出,要“通过生活学习生活,面向生活”,传统饮食文化教育可以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在区域活动中延伸,在生活活动中实践。
1.融入主题教学。
结合季节、时令、节日等,引导幼儿从主题出发,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一个主题,将不同领域的内容凝聚到一起,建构网络式传统饮食文化经验,使课程进一步回归生活。
例如,春天采摘新茶的时候,我们围绕茶文化进行探索,生成主题活动“家乡的龙井”。孩子们对新鲜的茶叶和成品茶叶非常感兴趣,教师从幼儿的探索需求出发,多渠道,多角度地丰富孩子们对“家乡的龙井”的经验,构成网络交互式的领域渗透。
2.融入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活动的补充和拓展,以“环境熏陶人,活动感染人”为载体,将传统饮食文化元素融入区域活动中,与主题活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利用公共活动区,创设了“美食小馆”等区域,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感知传统饮食文化。通过这种浸润式学习,将抽象的饮食文化转变为具体形象的事物,发挥主体能动作用。
3.融入幼儿膳食。
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为幼儿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和条件。可根据季节时令等因素,让幼儿吃上本地各种美味的点心小吃。在有效调动幼儿的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充分感知传统美味的同时,也培养幼儿的饮食习惯和餐桌礼仪,帮助他们学会感谢他人劳动、珍惜食物等。通过耳濡目染,逐渐将最初的感知升华为一种习惯和本能。
三、食之有“味”
1.亲子共育。
传统饮食文化教育,不应被束缚在课堂中,应该打破围墙,走出园门,让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具体形象的知识。开展亲子游,父母带着孩子在野外采摘鲜嫩的蔬菜瓜果,用石头搭建简单的土灶,制作美味的家常菜品,让孩子能体验到不同于在家烹饪、用餐的野趣。
2.祖辈课堂。
丰富的阅历和生活经验,让祖辈在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上拥有较高的发言权。尤其是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中秋的月饼等等,不仅各具风味,也包含了不少动人的传说。我们邀请祖辈家长入园,和孩子们共同制作、分享传统美食的同时,也将经典文化一代代流传下去。
3.社区资源。
家庭是一个小缩影,社区是一个大集合。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取得社区的支持,把握深入社区学习的机会。通过对社区中的地方特色传统饮食的呈现、记录,挖掘其中优秀的饮食文化精神,尝一尝老底子的味道,听一听过去岁月的小故事,感受一下饮食发展中的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等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幼儿园下一代中开展传统饮食文化教育活动,不仅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形成使其受益终身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也让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