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校国际化发展的三个偏向及改进措施

2020-05-11 13:45张宁
神州·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高校

张宁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高校开始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严重偏向。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国际化发展的三个偏向,详细提出了转变价值观念、加强文化建设和完善管理制度等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国际化发展;价值取向

引言:

为了与国际接轨,提高本校的教育水平,很多高校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学方式,在培养学科带头人、营造学术环境和提高学术起点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目前看来,部分高校在朝着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发展偏向,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下文对其展开分析。

一、高校国际化发展的三个偏向

(一)价值取向功利化

一些高校在向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价值取向发生一定的转变,导致发展目标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价值取向功利化主要表现在缺乏价值理性、缺乏主动意识和缺乏质量意识等方面上。很多高校急功近利的思想较为严重,高校管理人员认为国际化是一个短期就能完成的计划,在此过程中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等资源,以此增长学术成果发表数量。但是他们不注重教学、科研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在价值取向上陷入误区。由于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时间比较短,基本上处于“被国际化”状态,一般院校对比于重点院校的积极性较差,没有制定相关计划和采取应对措施,缺乏主动发展的意识。近几年,很多高校为了朝着国际化发展发表大量学术文章,但是他们只追求数量指标,忽视了质量[1]。

(二)发展重点表层化

由于高校缺少国际化发展的经验,导致发展重点表层化,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上。其一,国际化停留在一般呼吁层面;其二,国际化停留在外事处的工作层面;其三,国际化停留在外界交流层面。部分高校没有制定国际化发展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等具体要求,缺少针对性的实施计划,将国际化工作流于形式。同时还有些高校投入国际化建设的资源较少,致使相关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严重打消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三)教育主体边缘化

教育主题边缘化主要反应在“三动三不动”的现象上,一些高校重视与国外人员交流合作协议的签订,忽视改革本校内部制度。只关注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发挥,忽视了学校基层人员。除以之外,相关建设工作流于形式,停留在口头和规划层面,没有采取实际措施和投入必要经费。

二、高校国际化发展偏向的改进策略

(一)转变价值观念

高校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传播和创造知识,教育发展表现出一定的规律。高校国际化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满足于新时期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的综合性人才。由于知识无国界,所以高校在向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以交流性、通用性和开放性为原则,针对本校学生情况,适当调整培养计划和管理制度,加强活动和人员的国际化交流,以此拓展学生和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提高竞争能力。为了避免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发生价值偏向,高校需要转变价值观念。首先,在为国际化发展制定计划时,需要制定长期发展指标,不能局限于建设一流大学的层面上,明确国际化发展的意义。其次,进一步将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一体化的理念融入到发展理念当中,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综合性人才。最后,高校应该将功利价值和理性价值结合,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保持理性思维,以此推动我国高校国际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2]。

(二)加强文化建设

为了深入国际化建设的工作,高校不能将国际化作为发展工具和策略,应该将其视为发展思想和理念,培养更多国际化创新人才。同时,将国际化建设思想落实到实际工作,对当下的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评价进行改善,适当融入国际化元素。面对国际化工作流于形式的问题,可以用加强国际化文化建设的方式解决。充分利用外籍教师、留学生等资源,开展相关教学讲座,举办国际文化交流节。在活动中,本校学生和国外学生积极交流,使学生受到异域文化的熏陶。学校为了营造国际化教学氛围,可以实施英才汇聚計划,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管理队伍国际化水平。邀请国际知名教授来校做讲座,充分挖掘教师、校友资源,通过第二课堂特色活动,培养学生国际化意识。举办国际文化节、出国学习交流项目宣讲会、联合国模拟大赛、国际法庭等活动,支持国际交流类学生社团的发展建设,培养学生群体组织与梯队人才。同时,开展学生外语能力提升项目,提升学生多语言应用、跨文化沟通及国际合作等方面能力,推动设置国际公共政策、国际关系等专业本科及硕士生培养方向。制定具备全球胜任力人才培训方案,设立特色研习项目,开展相关证书培训,不断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具有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

(三)完善管理制度

为了将国际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高校需要完善当下的管理制度,制定合适的管理措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校发展的实施目标和方案。创新机制根基,引导师生运用教育内部规律开展教育改革实践活动,以此维持高校国际化发展的稳定。例如:在教师的管理制度上,要求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交流活动,赞助国家留学基金,在教师的职称评定上增加国际交流经验的要求。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师生积极参与国际化活动中,加快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速度。为了加强顶层规划和设计,高校可以成立国际化办学领导小组,推送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校院两级工作联动与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分层推进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同时,构建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将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作为国际化建设工作之一。完善相对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从学籍管理、学分认定和学分转换等方面积极支持学生海外交流学习,对于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学生实行学籍弹性管理。

结论:

总而言之,高校在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向价值取向功利化、发展重点表层化和教育主题边缘化偏向,应该积极转变建设观念,将国际化活动落到实处,充分调动师生的活动热情,投入充足的建设资源。上文提出了一系列高校国际化发展偏向的改进策略,希望能为其它高校提供经验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洪,谭诚,于辉.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探索[J].传播力研究,2019,3 (24):196-197.

[2]黄英霞,陈昌贵.当前高校国际化发展的三个偏向及其矫正[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 (12):54-58.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