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新宇
摘要:文章首先从审美认知有待提高、文化内涵体现不足以及环境布置缺乏变化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幼儿园美育环境的创设现状;其后,围绕环境色彩合理搭配、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营造美育环境变化分为三个方面,提出了幼儿园美育环境创设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行融入策略。
关键词:美育环境;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
引言:
幼儿时期所见美好事物往往会在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并潜移默化地伴随人的一生。因此,在幼儿园这一基础阶段的教育机构中做好审美建设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幼儿园美育环境创设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进行思考探究。
一、幼儿园美育环境的创设现状
近年来,美育在我国幼儿教育教育领域的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地幼儿园纷纷开展了美育环境的建设工作。但从目前来看,由于“美育环境”这一概念进入我国领域时间较短,相关人员缺乏充足的研究与实践经验,故而很难达到高水平的美育环境创设效果。具体来讲,我国幼儿园美育环境的创设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审美认知有待提高。诚然,色彩是创设美育环境的最有效元素,其对幼儿感官刺激与心理暗示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但色彩运用在“精”而不再“多”,若将大量色彩无序堆叠在环境当中,不仅难以给幼儿带来美的体验,还会适得其反,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现阶段,我国很多幼儿园存在这一方面的认知偏差,倾向于用不同颜色的墙画、贴纸、陈设装饰环境,结果给人以混乱之感,对幼儿的情绪稳定与视力保护产生负面影响[1]。
第二,文化内涵体现不足。文化自信、文化创新等素养的培养要做到“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美育环境中体现我国本土文化内涵,对优秀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大有裨益。反观当前,我国多数幼儿园不仅喜欢用花草树木、动画人物等文化价值较低的图案布置环境,还大量存在用城堡、王冠、字母等西方文化元素装饰环境的情况。若幼儿长期学习、生活与此类环境,势必会形成较强的西方文化熟悉感与认同感,不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传承。
第三,环境布置缺乏变化。好奇心是幼儿最明显的特质之一,其对新环境、新事物往往抱有较强的探索欲望与主观兴趣。然而,当前很多幼儿园的美育环境创设活动都是“一次性”的,极少对墙体布置、物品陈设进行更换。这样一来,幼儿在一段时间后,便会丧失对幼儿园环境的兴趣,既不利于幼儿活跃思维、探究意识的长期保持,也不利于幼儿园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幼儿园美育环境创设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思路
(一)树立科学审美观念,实现环境色彩合理搭配
做好美育环境中色彩元素的合理运用,不仅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幼儿园物理情境,还能达到保护幼儿视力、开发幼儿智力、调节幼儿心理等多种功能效果。
例如,蓝色与天空、水等自然物象有关,若幼儿学习、生活在以蓝色为主色调的环境当中,其心态往往会比较放松,有利于降低幼儿哭闹、愤怒等负面情绪的出现几率;绿色与山、植物等自然物象有关,且给人以健康、生机之感。若幼儿学习、生活在以绿色为主色调的环境当中,其心态大多平静且积极,有利于幼儿集中精神参与集体游戏或教学活动。相比之下,灰色倾向于阴暗、沉闷,白色则略显单调,均不适于作为幼儿园美育环境的主体色调出现。
在确定环境主色调后,教师还应做好其他色彩元素的适当装点,但不宜过多、过杂。同时,还应注意各颜色在明暗、冷暖等关系上的协调与冲突。例如,可将蓝色作为墙体主色,在底部辅以横向铺设的绿色部分,并在稍高处布置出白、红、黄等颜色的贴纸或陈设物品。这样一来,便能形成自然感极强的美育环境效果,为幼儿愉悦、积极的心理状态做出保障[2]。
除此之外,还可进行黑色、白色在同一装饰元素上的搭配应用,以此将“阴阳相生”这一文化概念融入到幼儿园美育环境当中,达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效果。
(二)注重体现文化内涵,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涉及到文学、艺术、历史、音乐、医学、工业等多种领域,为幼儿园美育环境的装饰创设提供了良好条件。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对各类中华文化载体进行合理筛选,并应用到环境布置当中。同时,为了保证美育环境创设成果与幼儿主观情绪相匹配,教师还可邀请全体学生参与到装饰元素的选择活动中。
例如,教师可从中华文化艺术载体的角度入手,将优秀的国画作品、书法作品挂在室内墙面上,并以粘贴、嵌入、摆放等手段布置出塑胶、毛绒等安全材质的毛笔、宣纸、烟台等玩具摆件。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幼儿能潜移默化地对我国本土艺术形成认知与归属感,并有助于促进幼儿审美观念与艺术情操的积极建立。
(三)制定弹性变化周期,营造美育环境变化氛围
为了迎合幼儿好奇心强的阶段性特点,相关教师应在幼儿园美育环境的创设中做到求变、求新,通过制定弹性的布置变化周期,为幼儿提供出长期、持续的新鲜体验。需要注意的是,“弹性”并非无规律,而是做到因时制宜,将社会热点、传统节日等作为更换环境布置主题的依据,以此在满足幼儿好气需求的同时,强化幼儿园美育环境与社会、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
例如,在春节期间,可以将墙体的色调设为红黄两色,并粘贴或绘制出饺子、鞭炮、喜字、卡通年兽等图案。但需要注意的是,应对红色的色度进行合理把握,以免对幼儿的心理情绪产生消极影响。基于这一环境,教师便可带领幼儿了解春节在我国社会中的文化意义,为学生讲述古代人民勇斗年兽的传说故事。而在端午节期间,教师可将蓝色、绿色作为墙体主要色调,并粘贴或绘制出龙舟、粽子等图案。基于这一环境,教师便可對学生讲述吃粽子、赛龙舟等节日习俗,实现我国传统节庆文化与民俗文化的有效传承。
结论:
总而言之,由于“美育环境”这一概念进入我国时间较短,大部分幼儿园的创设现状不甚理想,传统文化元素在其环境中的体现更是寥寥无几。面对这一情况,幼儿园及相关教师必须要加快转变工作观念,做到文化传承与美育培养“两手抓”,积极为幼儿营造出文化氛围浓厚、审美结构合理的良性学习生活氛围。
参考文献:
[1]柯兰兰.幼儿园美育环境创设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践与探索[J].才智,2020 (06):161.
[2]黄喜梅.幼儿园美育环境创设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研究[J].才智,2019 (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