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艺
摘要: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核心是职业能力的培养。人员素质测评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操性极强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课程需求。本文探讨了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提出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达到培养专业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测评;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应使教育教学与工作场景、工作岗位紧密贴合,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仍较为传统,以课堂理论知识教学为主,课堂实训教学为辅。但由于课堂实训教学普遍缺乏系统性、实战型及延续性,忽视了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职業技能培养的目标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意识,以及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员素质测评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技能实践课,需要理论结合实践,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上,应从难以适应课程需求的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向创新性、系统性教学方法转变,应以项目化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辅以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具有较强实操性、趣味性的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
根据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需要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人员素质测评课程在教学中更宜采用项目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新颖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1.1项目教学法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要求,结合行业、企业对招聘岗位、培训岗位、绩效岗位的工作任务和任职要求,参考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标准,将教学内容分为招聘甄选测评方案设计、晋升选拔测评方案设计、培训评估测评方案设计、绩效考核测评方案设计四个主项目,各项目围绕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分析决策阶段及检验反馈阶段四个阶段进行闭环式学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逐步深入细化。通过项目实施,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设计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不同于常用的虚拟项目化教学,本课程在与校企合作企业深入交流后,选取了四个不同类型的真实企业作为项目背景,在项目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企业真实的招聘甄选、晋升选拔、培训评估、绩效考核需求,设计人员素质测评方案。学生随机分为四个项目组,在设计测评方案时,必然要先明确测评的目的和测评对象,再选择合理的测评方法与测评工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带着问题主动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学生团队合作,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自主学习又有的放矢,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以“某电缆制造企业管理类人员招聘甄选方案设计”项目为例,学生先通过企业背景、岗位说明书等真实资料了解到企业对管理类人员的具体需求,构建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再根据所学的各类测评方法的优劣势和适用范围,针对初级管理人员选择履历分析、笔试、半结构化面试等测评方法;针对中高级管理人员增加了无领导小组讨论、文件筐测评、管理游戏等评价中心技术测评方法,同时结合该企业文化中对产品质量及创新意识的重视,增加了个性测试、职业倾向测试等心理测评,以全面科学地进行测评人员素质。
各项目组设计的测评方案将通过小组互评及教师点评后,进行二次修改;随后交由企业导师进行可行性分析与点评,并进行第三次完善和提升;最终完成度符合企业要求的项目组将以企业见习的形式参与企业的方案实施、分析决策及检验反馈等阶段,真正实现闭环式校企合作项目教学。
1.2情景模拟法
人员素质测评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招聘与配置模块的专业技能,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课程教学必须让学生置身于较为真实的企业工作场景中,使其身临其境地参与到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专业实训室,如:职场模拟办公、人员素质测评室等一体化设施的应用,能营造真实情景的紧迫感和参与感,具备较强的直观性、互动性和生动性。
在情景模拟法中角色扮演是一种趣味性、互动性较强的方法,通过要求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来处理日常的管理事务,或解决一系列矛盾冲突,来观察应聘者的表现,了解其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例如,在结构化面试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让学生分别扮演三种不同的角色:面试组织者、考官和应聘者。扮演面试组织者的学生需提前根据任务背景设计人员素质测评指标评价体系,设计面试流程及实施要点,拟定并打印面试名单、面试指导语、面试试题及评分标准、面试评分表等相关资料,协调实施现场,并能根据活动进展情况随机应变;扮演考官的学生需提前商议好评价标准,根据面试者的表现记录并评分;扮演应聘者的学生需提前准备好个人简历及相关证书资料,在面试现场全面展示自己。其余学生作为现场观察员,找出面试模拟中各不同角色表现的优劣之处。最后,通过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面试过程复盘,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让学生了解结构化面试的相关理论与实操的重点、难点与细节要点。
在情景模拟教学中,为达到教学效果,还需采取一些辅助措施,以使教学过程更具趣味性及竞争性。如:通过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及企业点评的三方考评方式,选出最优人员甄选方案;通过投票评比,选出“金牌面试官”;通过考官打分,选出“非你莫属”职场新星等等。
1.3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启迪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要使其别具一格,要点在于案例的选择。人员素质测评课程教学中的案例源自校企合作企业,均为真实工作场景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了案例讨论与分析的真实性、情境性和可借鉴性。案例分析法作为教学内容中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的辅助教学方法,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在案例分析中,重点把握好小组划分、学生思辨、小组讨论、课堂论辩、案例点评等五个环节,以确保教学效果。其中案例点评作为五环节画龙点睛之笔,应该更多地进行思维引导和分享教育,因为案例分析没有标准答案,教学的目的也不是寻求标准答案,而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今后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时能举一反三才。
教师在运用案例分析法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因此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教师通过巡堂旁听的方式,逐一了解各小组讨论思路,对于偏离讨论主题或讨论思路局限的小组进行引导,最终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形成一种主动学习、乐于交流的合作性、研究性、开放性学习氛围。
2.教学实践的初步成效
通过对人员素质测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初步达成以下成效:
2.1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
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从传统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调动者、协助者、参与者、观察者、引导者、评论者;学生从传统课堂的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极大提升,这既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更是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所要求的。因此,通过项目化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能对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通过校企合作,带领学生走进企业,现场感受企业文化,体会企业工人对工作、对岗位的执着追求精神;在课程教学中设置工匠精神相关内容考核点;在项目实践中营造崇尚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学习氛围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积淀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2.2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积极地参与团队项目,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为更好地在各小组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学生通过网上教学平台、学院现有专业实训设施、专业书刊杂志或向专业教师、企业导师等专业人员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相关知识,尤其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对人员素质测评方法和工具的选择和应用方面的专业技能得以切实掌握。同时,通过分析和解决项目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升了自身沟通与协作、表达与思辨、学习与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學生体会到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也随之进一步提升。
2.3奠定学生的职业发展基础
学习由传统教室走向一体化实训室+企业,便捷的信息获取和真实的企业环境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通过全过程参与企业项目实践,为今后顺利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企业人的转变,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胜任工作任务奠定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重视对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掘,旨在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员素质测评课程的教学目标,对现有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究对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大有裨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现今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深化和拓展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进步,对于培养管理人才及促进国家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意义深远。人员素质测评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应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观念的转变,培养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的多层次、高水平、实战型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元瑞.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要点探究[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12 (6).
[2]刘洋.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员工招聘》课程设计[J].商情,2016 (1).
[3]李飞虹.高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J].新课程学习,2012 (6).
[4]陈佳玲.基于大学生就业视角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的探究[J].管理学家,2013 (6).
[5]陈杰.经济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研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