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鲁迅独特生命体验

2020-05-11 13:45李明曦
神州·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主题鲁迅情感

李明曦

摘要:笔者通过仔细阅读文本、联系理论、文本、史实的方法,对鲁迅《野草·颓败线的颤动》一文情感与主题作出了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的分析,包括展现了鲁迅对旧中国妇女悲惨遭遇的揭示与同情;对家人和朋友的双层背叛复杂多样的思考和情感;对于人生哲学层次的思考和追问的三个方面。

关键词:颓败线的颤动;鲁迅;主题;情感

引言:

鲁迅的《野草》在迄今为止的中国文学中,堪称一个另类而幽深的文本。书中大量诗化的象征性描写、意向与场景的独特离奇、不寻常的语言运用构成了一个晦涩难懂的存在,极大地增添了文本的魅力。

前人对这篇散文诗做出了不同的解读。一种观点认为是展现了旧中国妇女的苦难遭遇,表现鲁迅先生的深切同情和热切关怀;一种观点认为,是表现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的悲怨;例如,钱理群将该作品与兄弟失和一事联系起来,并说明“从1923年至1927年长达四年时间里,鲁迅一些文章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鲁迅对失和一事时时刻刻不能忘怀,每有触及,即引起揪心的苦痛与难忍的愤怒。”还有观点认为表现了诗人对于有些青年利用后即抛弃行为的愤懑。

《颓败线的颤动》是鲁迅的梦中之梦,全文在梦的笼罩下,描绘了三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妇人迫于困顿不得以卖身谋生;第二个场景是年老的妇人因过去屈辱的经历被家人唾弃,决然出走;第三个场景是老妇人置身于荒野,忽忆过往,颤动全身。[1]前两个场景为记叙性描写。相比而言,最后的场景虚幻离奇,侧重人物内心情感的揭示,更具有象征性意味。记叙与象征的综合运用,得以使读者挖掘出多个内涵。笔者由浅入深,解读出三个层次的情感和主题。

一、表层研读  展现妇女苦难

纵观全篇,最先感知到的是这是一个展现妇人悲惨遭遇的故事。妇人因为生活的困窘不得已卖身来维持生活,艰辛养大女儿,尽无感恩,反遭背弃,多么可恨的悲哀呵!

在文本中,妇人紧捏手中的小银片,因可以给女儿买烧饼充饥而欣慰,她一看女儿,就移开草席,抱起放在破榻上。一系列母亲与女儿的对话和母亲温柔的动作,无不昭示着这是一个深爱女儿的母亲。除此之外,最后一个场景大篇幅的心理揭示和妇人控诉般的剧烈颤动,让我们感知到妇人无以复加的悲苦血泪。鲁迅又用“伟大”一词来形容老妇人颤动的身躯。

种种描写,可以看出鲁迅对母爱深沉的赞颂和妇人苦难遭遇的深切同情和悲痛。加之,鲁迅一直很关切妇女问题。不难得出文本的表层次主题和感情是对有着文中妇人苦难经历的妇女的深切同情,又夹杂着对忘恩负义的儿女的批判指责。类似的主题情感在鲁迅《祥林嫂》一文中出现过,不同之处在于给妇人施加苦难的具体对象不同,《颓败线的颤动》中是生活的困苦和家人的冷骂毒笑,《祥林嫂》中是封建礼教的紧压。但归根结底都是封建的制度和观念造成周围人的群嘲和残暴,使祥林嫂和妇人走向悲剧的命运。从这个角度,先前的研究学者对《颓败线的颤动》做出鲁迅表现旧中国妇女生活的苦难以及对她们命运的同情与关切的解读。经过论证,应该可以肯定这是一个主题情感。这是鲁迅生命体验中对处于弱势地位被欺压被抛弃的妇女的关切的部分。不过,文中内蕴如此丰厚就决定了并不仅仅有着一个浅层次主题。

二、联系现实  凸显背叛

我们抛开文中母亲与家人的角色固化,不去看具体人物,将故事的核心抽离出来。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故事。而文学文体是把经过选择的生活经验体现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中,以表达作者对于生活的某种发现和体验。从这一角度去看,鲁迅先生对于忘恩负义之事一定深有体验,才会写出如此深刻的文章。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之類,本就世上多有。翻阅鲁迅生平相关资料,鲁迅亲身经历的也远不止三件两件。其中,与本文写作主题和情感关联最深的当属兄弟失和和遭同识背叛这两件事。

首先,本文写于1925年6月29日,是鲁迅与弟弟周作人决裂大概一年之后。1923年7月19日,鲁迅接到周作人亲手递给他的一封绝交信,又“后邀欲问之,不至”。(1)手足失和,对于鲁迅的影响很深。文本证明在于7月19日后,鲁迅的日记内容与此前所记内容有着很大不同:对搬家、寻屋、购房和装修的大量记载,并成为日记的主要内容。如26日“上午往塔砖胡同看屋。下午收书籍入箱”。(2)31日“上午访裘子元,同去看屋”。(3)8月二日就“下午携妇迁居塔砖胡同六十一号”(4),一系列行动紧锣密鼓,说明鲁迅在7月19日对周作人“后邀欲问之,不至”后的绝望、愤怒与果决。回顾鲁迅与周作人的生平,发现鲁迅长期以来对他这位二弟的生活、工作、学习,关怀可谓无微不至。例如,鲁迅在青年时代牺牲自己的文艺研究与翻译而提前回国任教,资助已经结婚的周作人在日本的留学与家庭开支;1921年周作人生病,鲁迅十分窘迫地到处借钱,还借了一百多元的高利贷;鲁迅与周作人的关系何其相似与文中母亲与家人,同是万分奉献,却遭遇背叛。如此来说,妇人的形象不免是鲁迅内在的一个投影,其复杂情感是鲁迅对失和一事委屈怨愤和决绝的象征。[2]

其次,同是背叛鲁迅的,还有周围的同识。鲁迅在《两地书·九五》中说道:“是感到了有些青年之于我,见可利用则尽情利用,倘觉得不能利用了,便想一捧打杀,所以很有些悲愤之言”。(4)鲁迅对于青年很是关心和爱护的,他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因而作《希望》。当青年背弃甚至打压他的时候,可想而知,鲁迅的形象又与老妇人重合了。不光青年,同是曾经一起战斗过的战友有的也倒戈将枪头对准鲁迅。

家人和朋友的双重背叛,致使鲁迅怨、愤、叹、绝望,内心五味杂陈。这是文章的象征意义,是第二层次的主题和情感。我们在阅读文本时,能强烈地感知到老妇人内心无以复加的哀伤、愤懑得剧烈颤动、更像是心灰意冷的无言与平静,这都是因为鲁迅先生把自己内心极度的复杂情感用高超的笔触和技巧展现在世人面前的缘故。文中的老妇人应是鲁迅先生的化身。

三、深层分析  超越个体生命的哲学思考

鲁迅先生说过他的哲学都包括在他的《野草》里。《颓败线的颤动》就是鲁迅深层次的生命体验,渗入了对于人生大问的思考,上升到哲学层次。

在文中,妇人有两次抬眼向天这一细节描写引起了我的注意。天,在相信鬼神之说的中国人的眼里,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当然掌控着人的命运。而即使是在鲁迅那个反对迷信科学兴起的时代,天也依然是可畏的存在。鲁迅在他的《华盖集·题序》里解释自己无法立论公允的原委是:“这病痛的根柢就在我活在人间,又是一个常人,能够交着‘华盖运”。(5)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大抵相信一些命运。所以就不难理解象征着鲁迅的妇人为什么两次望天的原委了。

当人生中的苦难背叛折磨接踵而至,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无言向天,似在追问,其实也就反映了鲁迅对于人生的深切思考。而这种思考以及这种过程中心绪的种种波动,就构成了这篇散文诗最深层次的主题和情感。

超脱具体的人物,文章讲的就是奉献善意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与感激,而产生这一问题的最根本的矛盾冲突在于道德规则与生存之间的对决。文中的孩子因为妇人违背道德准则,出卖身体,贞操不在而自觉脸上蒙羞,对妇人恶语相向。却忽视了母亲也羞辱不安,却迫于生存无法不为。鲁迅先生所要表达的大概就是基于精神规则与生存挑战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产生的超乎个体生命的哲学思考。

有的时候,选择遵从道德规则,就无法生存;选择遵从生存,必然要接受道德的惩罚。

鲁迅先生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個看到国民愚昧无知的现状便毫不犹疑地选择弃医从文的文人,他的内心世界应该是敏锐锋利的。那么,他对于自己面临的困境做出一个深度的思考就是一件我们都能想象和理解的事。毫无疑问,鲁迅先生在两难选择中,有过惊惧犹疑委屈怨恨,产生过重重矛盾,但最终对于背叛与残暴虽不抗争到底,却也绝不妥协,坚定着自己的选择。体现在文中则是:“不加辩解,毅然出走”;“一刹那照见过往的一切……又与一刹那间将一切并和:眷恋与决绝,爱抚与复仇,养育与歼除,祝福与诅咒……产生暴烈波涛般的颤动”。整个哲学向的思考过程及结果,就是深层次的主题与情感的来源。

结论:

综合分析后,我认为《颓败线的颤动》主题与情感有三个层次:一是展现了鲁迅对旧中国妇女悲惨遭遇的揭示与同情;二是表现鲁迅对家人和朋友的双层背叛复杂多样的思考和情感;三是蕴含着鲁迅对于人生哲学层次的思考和追问。

注释:

鲁迅:鲁迅全集·日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60页。

鲁迅:鲁迅全集·日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60页。

鲁迅:鲁迅全集·日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61页。

鲁迅:鲁迅全集·日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62页。

鲁迅:鲁迅全集·华盖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60页。

参考文献:

[1]陈增福.“颤动”于荒野上的“天问”者——鲁迅散文诗《颓败线的颤动》读解[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6).

[2]黎保荣.怨恨与辩解:兄弟失和情绪的隐晦表达——鲁迅《颓败线的颤动》新论[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7年(9).

猜你喜欢
主题鲁迅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鲁迅《自嘲》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情感移植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