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
随着企业复工在即,而疫情仍然严峻的当下,一部分投资者认为,汽车业将成为疫情防控受益的行业。
2月10日,A股汽车类板块上涨3.16%,大幅跑赢上证指数的+0.51%和创业板的+1.31%,位列行业板块第八。当然,有人惯性认为,这仍是在炒特斯拉概念。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这次的不同在于,不光是特斯拉概念涨,很多与其不相干的车企也都开始涨了,如一汽轿车涨6.71%、中国重汽涨6.0%、比亚迪涨5.23%、海马汽车涨5.l9%、一汽夏利涨3.10%、广汽集团涨2.91%。
现在股市资金充裕,资金疯炒疫情防控概念股,如口罩、医疗设备、制氧机、无人零售等等。经过一轮疯炒,市场的逻辑似乎正悄然发生着变化。2月10日,行业板块排行榜中位于行业前列的变成了建材、通用机械、工程机械、有色金属、汽车、矿物制品和电气设备等。在科技股热火朝天的当下,为什么这些传统行业又进入了资本的“法眼呢?
随着疫情的发展,人们逐渐清楚,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染力比当年的SARS更强。从2月10日开始,大小企业已陆续复工,疫情却没能达到预期转折点,每天被确诊包括疑似的病例仍在不断攀升。
显而易见,本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也将远超SARS。不要提什么中美贸易战了,与此次疫情对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所以,真正的敌人永远都不在外面,而是白己。
从炒作科技概念到布局传统行业,资本市场将因疫情而发生改变。
先提—下背景,当前资金面非常充裕。央行为了对冲疫情带来的流动性不足,只能采取货币宽松政策。资金多了在股票市场上就表现得尤为明显。近6个交易日,上证和创业板均拔出了6根阳线,显得异常亢奋;创业板的成交量更是不断放大,从今年年初的单个交易日1000亿元左右,放大到了如今的接近2000亿元。
这样的背景下,资本需要不断挖掘新逻辑而买入。在科技股的狂欢之后,部分资本开始布局可能被疫情改变的行业,其中就包括基建和汽车两大传统行业。
一直以来,基建都是我国对冲经济放缓最有效的策略之一,所以2月10日涨幅前列的都变成了通用机械、建材、工程机械、商用车和矿物制品等。汽车行业在里面,是一个特别的逻辑。
商用车当然还是基建逻辑,如一汽轿车(一汽解放重组概念)涨6.71%、中国重汽涨6.00%、潍柴动力涨4.80%。但乘用车股上涨又是怎么回事儿?
之前有机构认为,本次疫情会对乘用车市场带来正面影响。部分老百姓不敢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了,甚至对出租车、共享汽车也心有余悸,一些家庭会选择私家车上下班通勤。疫情成为购车主因,消费会偏向于中低价位的车型,中国汽车品牌出现利好。
部分投资者的逻辑是:企业全面复工在即,疫情却没出现转折,其影响比之前预计得更长远,而上下班通行是刚性需求,必然刺激私家车市场。特别是疫情期间,很多城市暂停执行原有的机动车“限行”规定。
对疫情有足够重视、且有购车能力的家庭,会避免选择地铁和公交车等出行方式。那么,出租车和共享汽车的需求就会增加,暂且不论这种出行是不是足够安全,但价格方面则会因为需求激增而水涨船高,通勤成本会大大增加。
一方面出于防疫安全,一方面考虑通勤成本,私家车必然是首选,买车就为了上下班。2月10日,比亚迪涨5.23%、长安汽车涨4.21%、江铃汽车涨3.97%、金杯汽车涨3.34%、一汽夏利涨3.16%、广汽集团涨2.91%。
雖说如此,涨幅更大的仍是电动汽车概念股,如赣锋锂业涨停、均胜电子涨停、华友钴业涨停、亿纬锂能涨停……这也容易理解,如果购车的用途是上下班,每天又可以回家充电,最经济的选择就是纯电动汽车,出行成本比传统汽车便宜得多。
概括—下,在企业复工在即,而疫情仍然严峻的当下,一部分投资者认为,汽车业将成为从疫情防控中受益的行业。现实会不会真就如此发展?需要时间来证明。
一直以来,基建都是我国对冲经济放缓最有效的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