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

2020-05-11 05:55郭光生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12期
关键词:牛圈种牛牛栏

郭光生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分,随着市场对肉蛋奶需求的进一步提升,我国畜牧业得到了良好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牛肉产量为644万吨,牛奶产量为3075万吨,禽蛋产量为3128万吨,总体产品产量保持平稳。在畜牧业发展中,疾病是影响肉蛋奶产量与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何有效防治牛病,是养牛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我们必须要深刻把握常见牛病特点,掌握常见牛病的防治方法,以提升牛肉、牛奶产量与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一、常见牛病特点与防治方法

1、流感

特点:当温度骤变或强冷空气突然袭击时,牛极大可能会发生呼吸道炎症,从而引发流感,而饲养失调、管理不当也会引发流感。该病临床表现为短期高热、咳嗽、全身衰弱无力、跛行、食欲不振、产奶量下降,还会引发毒性肺炎与肺水肿。总的来说传染性较强,发病率高,常在2到3天内感染整个牛群。

诊断:通常情况下,根据病牛临床表现与流感特点进行初步诊断,通过分离、鉴定病牛血液、鼻分泌物进行确诊。

防治:温度骤变时期加强饲养管理,每天打扫牛栏并除粪、换土,定期用20%生石灰水或3%火碱水对饲养设备进行消毒处理,定期驱虫,防止交叉感染,保证牛栏通风。一旦发现有牛疑似感染流感,及时隔离治疗。治疗中节制饲喂,多喂青绿饲料,并坚持每天消毒。对于同栏未表现出流感性状的牛,连续3天煎汤喂服400克贯众,1天1次预防,或者是连续3天拌精饲料喂1到2.5克盐酸吗啉胍片,1天2次预防。感冒流行时期,若现有条件允许,用适用于当地的灭活油苗给牛接种,使其获得免疫保护。

2、胃胀气

特点:当牛食用豆科植物或腐败变质饲料时,其胃部产生大量气体导致瘤胃过度膨胀而产生胃胀气。该病临床表现为左腹胀气且伴有鼓声、呼吸困难、呼吸频次增加、心率增加。

防治:加强饲料管理,将豆科植物从饲料清单中剔除出去,同时定期检查现用饲料是否腐败变质。根据临床表现确定牛胃胀气时,对于患病轻的牛,将其牵引至坡地上,高抬牛头诱发嗳气并用拳按摩瘤胃,喂服掺和松节油、牛油的水,以消除胀气;对于患病重的牛,施瘤胃穿刺术,术前注射强心药,术中缓慢放气,术后半小时喂服鱼石脂、茴香油等,兴奋肠胃机能。

3、食道梗塞

特点:当牛吞食胡萝卜块根或未被粉碎的饼类饲料等较大的块状饲料时,食道内腔被堵而产生食道梗塞。该病临床表现为停止进食、流口水、咳嗽、时常吞咽而不能、惊恐不安。

诊断:若牛有以上症状表现,在颈侧摸到异物,则判断为食道前部阻塞。对于胸部食道阻塞,则根据食道积满唾液的波动感进行诊断。

防治:落实饲料加工工作,确保大块饲料被粉碎。一旦发现有牛食道梗塞,针对性选择口中取物、饲料推送方法。对于食道前部阻塞,选择将阻塞物向口腔方向推压后拿出;对于胸部食道阻塞,选择用胃导管或者食道探子将阻塞物推送至胃部,或者是将牛头与前肢绑在一起,通过颈肌运动将阻塞物推送至胃部。

4、寄生虫病

特点:当牛栏、牛圈环境卫生得不到保障时,就会滋生虱子、牛皮蝇、牛螨等寄生虫,从而引起寄生虫病,而牛采食含寄生虫的饲料也会引起寄生虫病。该病临床表现为皮肤炎症、背部脱毛、身上出现颗粒状蚊虫叮咬疤痕。

防治:加强卫生管理,及时清理牛栏、牛圈粪便,采用掺和3%苛性钠的水对饲养器具进行清洁、消毒,更换牛栏、牛圈内干草,以防寄生虫滋生。一旦發现有牛患寄生虫病,先将病牛隔离开来,对其患病类型进行精确诊断,再根据患病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牛皮蝇蛆病,患病轻时,剔除患病部位毛发,并擦涂2%敌百虫;患病重时,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或于患处滴亚胺硫磷乳油。对于牛螨病,患病轻时,用川椒、硫磺、山奈、苍术、虫蜕、冰片、干草按一定比例配合研磨,调茶油擦涂于患处;患病重时,皮下注射伊维菌素。对于牛肺线虫病,以“线虫幼虫分离法”配合病牛尸体剖检的方法确诊,以皮下注射驱虫净或口服乙胺嗪的方法进行防治。

二、牛病综合防治方法

1、合理引种

引种是养牛的基础环节,种牛是否健康无病直接影响整个牛群的健康。所以,必须要合理引种。引种过程中,从非疫区购买种牛时了解供应方是否有经当地兽医部门颁发的检疫证明书,对购入的种牛进行全身消毒与驱虫。引入后,先将种牛隔离饲养一个月,观察无任何疾病表现后并群饲养。

2、科学配料

通过上文对牛病发生原因的简单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饲料的粉碎程度与饲料的类型也会影响牛病的发生。因此,养牛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科学配料。一方面,做好饲料加工工作,确保饲料被完全粉碎,不会堵塞牛的食道。另一方面,避免应用豆科植物、豆科牧草,定期检查现用饲料是否腐败变质,确保饲料的安全性与科学性。

3、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主要是通过提高牛的自身免疫力来降低牛感染牛病概率的,所以必须要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在此过程中,对当地牛病种类及其发生季节、流行规律进行充分的了解,明确牛群的生产、饲养与管理情况,制定有效的防疫计划,基于此开展免疫接种工作。对于引入种牛或需要接受外科手术的牛,进行临时性预防注射;对于疫区未感染疾病的牛,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4、加强消毒

消毒是从外部防治牛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必须要加强消毒。由于不同牛病的传播路径有所差异,要采取针对性的消毒措施。例如,对于以呼吸道、消化道传播的疾病,以饲养器具、饲料、饮水与空气消毒为主;对于以啮齿动物传播的疾病,通过杀虫灭鼠进行消毒。另外,也应建立定期消毒制度,将牛圈场地、饲养器具、产房、饲养人员衣帽等全部纳入消毒范围。

(作者单位:256100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农业农村局动物卫生监督所)

猜你喜欢
牛圈种牛牛栏
牛栏里的鹿......
如何加强我国种牛、种羊防疫体系的建设
牛栅栏里的鹿
牛圈用草熏防虫又防蚊
连修两次的牛圈与“痛快”认错的真相
牛栏里的鹿...
241 头澳大利亚种牛空降太原山西检验检疫局完成现场检疫工作
如何加强我国种牛、种羊兽医防疫体系的建设
养牛小区的牛圈建设
种牛肢蹄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