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的成功与失败

2020-05-11 05:59李清泉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庞涓孙膑魏国

李清泉

一个真正高明的人,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有立场、有原则、有分寸。

孙膑,《孙子兵法》作者孙武的后世子孙,《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一章记载了孙膑的一生。

对大多数人而言,提起孙膑,自然会想到“田忌赛马”“围魏救赵”“马陵之战”……这些故事都表现了孙膑的智慧及其卓绝的战役战术水平,也因此,孙膑在后人的心目中是一个成功者。

然而,前几日重温《史记》,再读这段历史却突然发现,在司马迁的眼中,孙膑其实有失意之处。司马迁曰:“语曰‘能行者未必能言,能言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刑。悲夫!”

意思很明白,孙膑这么厉害,能够精准地洞察庞涓的心理,并且在马陵之战中精准地射杀了庞涓,却又为什么没有早早地认清庞涓这个人,使自己避免受到伤害呢?虽然孙膑最后大仇得报,可终究不能改變身躯残疾的事实,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如今我们反思司马迁的这一结论,使人感慨颇多。如此聪明的孙膑为什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其实无外乎“利益加侥幸”。

在孙膑和庞涓生活的年代,还没有科举制度,一个人脱颖而出最常见的方法便是“毛遂自荐”。一个人有了本领之后,去游说天下诸侯,一旦被诸侯看中,就可以飞黄腾达。正所谓“朝为布衣,夕为卿相”。但是,周游列国、获得成功何其艰难,大多数人只能跟随于贵族背后,做一个普通的门客,一生都难有出头之日。想当年,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这是战国时代的四大公子,手下食客数千人,而能够在青史留下芳名的少之又少。

正因为这种原因,当孙膑接到师弟庞涓请自己出山的邀请后,他首先考虑的是师弟在魏国做大将,到了魏国便可以轻而易举地见到魏王,自己的才华就更容易展现出来,这应该是一个成功的捷径。

其实,孙膑与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彼此相处那么多年,他难道不了解庞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然而出人头地的信念和同门之谊让孙膑义无返顾地去了魏国。

对这段历史司马迁是这样描述的:“庞涓即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招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陷而勿见”。这是一段极具感情色彩的表达,并且价值导向非常鲜明。庞涓邀请孙膑,其阴谋显而易见,司马迁看得清楚,世界上的人都看得清楚,而唯独拥有大智慧的孙膑没有看清楚,说到底还是一个“欲”字。

一个真正高明的人,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有立场、有原则、有分寸。

清代名臣曾国藩曾讲,做人做事的道理,最重要的是四个字:格物,致知。曾国藩打败太平军后,湘军一军独大,很多人都劝曾国藩谋取更大的发展,说白了就是劝他趁机发难、争取天下。但是,曾国藩却对这些议论听而不闻。正是因为曾国藩的这种平和的心态,才让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有功劳而终不被猜疑,有傲世之才终不被嫉妒,最终得以善终。

与此相反,后来的袁世凯却成了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当他窃取孙中山的革命成果做了大总统之后,又被身边的人吹捧,产生了做皇帝的想法。这种逆历史潮流的行为很快遭到了全国人民和各种革命势力的极力反对,做了八十三天皇帝梦之后,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之下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所以,纵观历史和现实,真正的大智慧不是工于算计,而是源自广博的胸襟和无边的情怀,有了这样的生命积淀,才能够把握住自己的生命航船,走得健康而又阳光。

猜你喜欢
庞涓孙膑魏国
Crossing the Atlantic by Balloon
压低别人并不能让自己更高
抱薪救火
孙膑与庞涓
比赛吃馒头
孙膑吃馒头
围魏救赵
髌骨与髌骨骨折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