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
近日,来自河北省曲阳县的村民张海涛向《民生周刊》记者反映:由于父母身体不好,身边需要人长期照料,而他们夫妻平日里又都要进城打工才能养家糊口,于是,张海涛犯了难。
事实上,张海涛面临的尴尬,在我国农村地区并不少见。随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人口的迁移流动,再加上农村家庭少子化、空巢化现象日益显现,农村家庭养老能力呈现明显的弱化趋势,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日益严峻。
张海涛今年38岁,父母年迈,虽然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但他是家里的獨子。平日里,张海涛和妻子都在北京打工,租住在城乡接合部的一处简易房里。
靠着打零工,夫妻二人每年能攒4万元左右,虽然辛苦,但是两人干劲十足,都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在老家的村里,张海涛一家共有3亩多地,平时由父母经营,种些蔬菜和玉米,除在饮食方面可以自给自足外,还能补贴些家用。
此前,父母身体无恙,寒暑假还能帮着照看张海涛的两个女儿,但是随着年龄渐长,老人们已经干不动农活了,老年基础病也随之而来,身边需要留人长期照顾。按现有条件,把老人接到城里生活不现实,但是留在农村,张海涛还不放心,“万一有个头疼脑热,身边没人可咋办?”
农村养老难题日益严峻,亟待政府、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破解。图/新华社
在传统意义上,我国老年人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大类,养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和健康护理服务两大部分。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都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同时,农村老年人能够获得的养老资源也明显不足。
张海涛所在的村子没有养老机构,养儿防老就成了村里唯一的养老模式,这也让张海涛压力山大。“听说镇上有一家养老院,但是规模很小,而且把老人送到那儿养老,估计老人不会同意,村里也会有风言风语,我自己也放心不下。”张海涛告诉记者,目前,他打算先回家照顾老人一段时间,以适应今后必须要面对的生活节奏,“实在不行,我们就不再北漂了,在县里看看有什么活能干。但是收入可能会减少很多。”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养老照护形式单一,照护服务的社会化程度较低。日常生活照料是老年人照护服务的基础,我国农村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照料的需求较多,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老年人希望由子女或配偶来照顾自己,不太愿意接受其他照护者的照顾。
在农业人口迁移的背景下,农村青壮年多外出务工,老年人日常生活主要靠自理或与老伴相互扶持,只有小部分农村老年人由留在身边的子女照料,其他正式或非正式的照护资源则极少甚至缺失。
对此有观点认为,大部分农村老年人并没有认识到其他照护资源的重要性,这从侧面说明了其他各类照护资源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城市相比,农村养老还面临社会支持力度较小、社会服务范围较窄、各类照护资源不足等问题,因此农村老人晚年面临的各种风险较城市老年人会更大。
而且农村老年人对健康意识淡薄,由于护理服务缺失,农村老年人普遍不清楚自己的健康问题,生病时多选择去药店买药而不去医院就诊。与此同时,农村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实际上他们对健康护理的需求甚至要高于日常生活照料。
针对上述问题,有分析认为,老年人照护服务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构建起一种长效的照护模式势在必行。针对现存问题,应在充分考虑个人及家庭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结合政府、社区及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宏观背景,构建新型的农村老年人照护模式,即充分肯定家庭照护在农村老年人照护中的核心地位,并将其与政府搭台、社会组织支持、社区协调管理及老年人互助等社会化照护服务有机结合起来,逐渐建立和完善农村专业化、社会化、多元化的农村老年人新型照护模式,有效弥补单一照护模式的不足。
尽管农村养老面对的挑战严峻,但是结合农村地区实际情况,构建适合农村老年人的新型养老模式,对于提高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各地都已积极展开适合当地实际的尝试。
在江西省进贤县白圩乡赵家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每天中午,20余位老人会有说有笑地共进午餐。饭后,老人们或是闲坐拉家常,或是打开电视看戏曲,或是摆开棋盘对弈,一派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
赵家村是进贤县首个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村庄,近两年来,村里70岁以上老人不花一分钱,可在服务中心享受一日三餐,进行各种休闲娱乐活动。服务中心除了食堂外,体检室、阅览室、活动室、电视室等各种功能房间一应俱全。
如今,这种党委政府倡引、乡贤能人赞助、村民积极参与和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的“共助养老”新模式,已在进贤县逐步推广开来。该县已有35个自然村建成并运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惠及1400多名7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
记者了解到,赵家村的“共助养老”模式,是由民间自发组织、政府扶持引导而形成的基层鲜活经验。其中,全村参与,实现村民自主管理,是居家养老办得红红火火的坚实基础。
赵家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农村居家养老模式要想实现可持续,关键在于如何解决资金来源和活动场所问题,同时又不能给基层政府和村民增加过多负担。进贤县参照赵家村的模式,鼓励各村庄结合本地实际,将闲置祠堂、农房和撤并的村小利用起来,改造后充当居家养老活动中心,用低成本解决活动场所问题。
两年来,通过多种方式筹款和募捐,赵家村理事会累计收到村民捐款逾30万元,确保了养老资金来源。该村还成立了养老慈善基金会,在乡政府的监督下管理相关账目,账目每月结算一次,每年底对账目进行公示,做到清楚明白,让村民放心。
进贤县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不仅为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提供了新方案,更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解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