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为什么 要背书?

2020-05-11 05:54王中中
视野 2020年9期
关键词:背书诸侯继承人

王中中

如果现在来个突击检查,需要立刻背诵一篇当年的语文课文,你脱口而出的句子会是出自哪篇经典?

在微博超过10万人的投票数据中,除了有3万多老实人承认自己“脑海一片空白”之外,有1.2万人最熟悉《岳阳楼记》,2.6万人背得最熟的是《桃花源记》,《出师表》则毫无意外以3.6万的超高人气成为语文课文中的人气王。

和投票的10万网民大军的喜好不同,从事传媒行业的沙漏最喜欢的课文是《前赤壁赋》,直到现在没事还会拿来抄抄。

为什么这么喜欢《前赤壁赋》?很简单,因为写得好啊。沙漏说,“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是她最喜欢的句子,简单好懂而又文辞生动。

简洁易懂、形象生动,是每一篇经过精心挑选的必背课文的基本特色。

2019年8月底,教育部介绍高中三科统编教材情况。语文教材共选入古代诗文67篇,其中古诗词33首、古文34篇。古诗文占了一半多的比例,而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文数量为20篇。

相比于古文,2019年9月正式迎来大学生活的大一新生哲冬更喜欢背古诗。这个中秋在军训中度过的他,还在教官和新同学面前表演才艺,背了一首《春江花月夜》。“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是跨越古今的共情,也是串联时光的思念。

而说起必背的经典古诗,就有三座大山不得不提,简直可以入选“中国人都会背”系列。

小学生摇头晃脑朗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学时期则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而备战高考的高中学子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提笔开始默写“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中国人大概是全世界最会背书的民族。背书这回事,对于中国人来说还真是家常便饭。

由于印刷术长期处于不发达的状态,在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一个人一辈子接触的书屈指可数。因为书太少,那就只能拿记忆力来辅助补偿,古人的背诵潜能也就这样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

过目不忘这项神技,对于古人来说并不罕见,历朝历代都有“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神童出现。比如,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五岁时“十日成诵,无一字或遗”,把《春秋》全文背了个透。就连被讽“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孔融,除了会让梨,也是“博闻强记,奇逸卓荦”。

相传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因为触怒汉武帝而很担心《史记》的传世问题。为了确保《史记》能够流传下去,司马迁除了写书、抄书、自制副本外,还硬是让自己的女儿背下《史记》全篇以防万一。能对130篇、52万多字的《史记》倒背如流的司马迁的女儿,可能是史上最早的“移动图书馆”。

在古人的读书传统中,记诵不仅是一种储存书籍的方法,也是一种读书的方法。朱熹说:“读书须成诵,方精熟。”成诵的目的是在“精熟”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充分的解读。

元代程端礼就有一套自己的读书办法。他的办法是从小读书要从每天读一二百字起步,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到千字以内。“每大段(文章)内必分作细段,每细段必看读百遍,背读百遍,又通背读二三十遍。”

欧阳修在背诵《论语》《诗经》等十部书时,也做过背诵计划。十部书加起来大约45万字,每天熟读并背诵300字。1500天也就是四年零两个月后,欧阳修就把十本书全背下来了。

只有入口成章,才能出口成章。近现代很多文学大家也是通过在少时大量地背诵名篇,才有雄厚的文字根基。

写出“激流三部曲”的巴金,背得较熟的几部书中有一部《古文观止》。这200多篇古文可以说是他真正的启蒙老师,巴金本人亦说很感谢那位强迫他硬背《古文观止》的私塾老师。

“虽然我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写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它也是有条有理、顺着我们的思路连下来的。”巴金说。

背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炫耀?为了卖弄?为了提升朋友圈格调?还是为了赢得背诵比赛冠軍?都不是。

是为了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为了更好地去理解这个世界。

自由撰稿人钟宿说他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死记硬背”,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也不能完全指望人们的自学能力,而这就是基础教育的作用。“你可能暂时理解不了,但是总有一天你会回来感谢这种教育的。各国的文艺教育不都是这样吗?”钟宿说,等一个人真正看懂《哈姆雷特》时再给他看已经太迟了。

离开学校之后,他对于经典文本有个再发现的过程。毕业旅游时钟宿去了西北,站在玉门关前那一刻,他第一次感受到“青海长云暗雪山”的震撼。

文学有这种力量,可以让人超脱眼前。

已经当了三年初中语文老师,今年开始肩扛班主任重任的勤劳园丁麻友,最喜欢的古文是《项脊轩志》。“我对《项脊轩志》印象特深刻,是因为我高中的语文老师第一次给我们激情朗诵的时候把自己读哭了。”当时会觉得搞笑,现在想想,麻友觉得她的语文老师真是个浪漫的人,40岁了还能这么有赤子之心。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那一刻她突然意识到,从千百年前流传下来的这份思念,寥寥数语,仿佛一幅画呈现在眼前。时间有了度量,情感变得可见。

知乎用户锐Aratus在问题“让学生背诵语文课文有没有实际意义”的回答中也分享了他的看法。

“晚上站在楼上看星星,感觉楼很高,星很近,有一种平时很难有的感觉,却不知道怎么形容,这时想起一首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过一会儿太凉了要回屋,又想起那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自己说不出来的话古人说出来了,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古人也曾有过。在夜空之下,在星辰之间,你看见穿越而来的古人,以及他们那些缀满天际的旷思。

这一刻,你离天地是如此近。

你不了解的“家天下” 

/彭涛

我们应该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尧把帝位传给舜,是“公天下”的标志;而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启,这是“家天下”的开始。但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禹死后启继位,恰恰是“公天下”的体现。

禹本来选中的继承人是皋陶。皋陶和禹一样,是舜手下的贤臣。皋陶虽然没有参与治水,但对社会的贡献并不小于禹,他主要是管民生问题,为大禹治水提供了物资保障。鉴于禹和皋陶平分秋色的功绩,舜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令皋陶和禹就如何治国进行了一场辩论。这场辩论的结果是禹说服了皋陶,所以,舜最终选择的继承人是禹。

而禹在继位之后,立皋陶为继承人——这不只是表面上的确立,禹已经让皋陶摄政了。但不幸的是,皋陶死得比禹早。于是,禹把帝位传给了益,益也是舜手下的贤臣。

但是这次传位传得很不顺利,因为传位的过程包含一个重要的步骤——新天子需得到四方诸侯的确认和拥护,比如舜死后,禹和舜的儿子商均各立一座都城,但诸侯都去禹那儿朝贡,所以禹成了天子。而在启和益之间,诸侯最终选择了更有能力的启。也就是说,启能当上天子,是诸侯公选的结果。

而启在继位之后,通过征讨有扈氏,才真正巩固了自己的帝位,同时剥夺了诸侯在继承人问题上的发言权,从此开启了“家天下”的时代。

猜你喜欢
背书诸侯继承人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Stitching together a glorious career
背书
古代雅典女继承人探析
春秋——诸侯争霸的擂台赛
失落的缘
西周金文所见周天子对诸侯臣属的聘问之礼
烽火戏诸侯
背书
背书连续性若干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