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区生态与环保地方课程开发研究简述

2020-05-11 06:02李栋
关键词:课题环境保护生态

李栋

摘要:提高更多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建设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该文从核心概念、国内外研究述、研究内容、目标等方面对课题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生态;环保;地方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6-063-1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生态:远指“住所”或“栖息地”。这里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环保:是环境保护的简称,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地方课程:指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的特殊要求,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

综上所述,平川区生态与环保教材是指为了解决、保护平川区当地环境问题,利用平川区环境资源开发、实施的地方课程教材,它包括一年级至九年级的教材,计划各年级每学期16课时。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一书,是20世纪环境生态学的标志性起点。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召开“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环境保护正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重视。1973年,我国成立环境保护办公室,2008年升格为“环保部”,对全国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2018年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召开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意义最深远的一次生态文明建设会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来抓。各行各业都加大了生态与环保的研究,从中国知网搜索“生态与环保教育”,截止2019年5月10日有105篇文章。

关于生态与环保的著作主要有:2009年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的《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2016宜昌市西陵区的《生态好市民》,池州市青阳县的《生态青阳》,四川省阆中市妙高镇中的《美丽的沟溪河》等。

以上研究,有的从政策层面对生态环保进行研究,有的从具体的做法进行探索,但是都没有形成体系的生态与环保课程,对中小学开展生态与环保教育的指导性、操作性还不够完善。

1.理论意义: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环保生活和环保发展的思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

2.课程意义: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以平川区生态实际为依托研究开发与实施地方课程,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要求。

3.现实意义:平川区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主要以煤电为经济支柱,近些年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相当严重。特别是黄家洼的破坏,引起了中央、省、市环保部门的高度关注,保护生态环境成了平川区当前的头等大事。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1.研究的目标

通过研究,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生态与环保的重要文件精神,学习生态与环保的相关知识,编写平川区生态与环保地方课程,让学生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形成环保能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2.研究内容

2.1.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生态与环保的重要论述及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环保素养;

2.2.了解平川区生态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学校教学中落实生态环保教育实际情况;

2.3.编写平川区一至九年级生态环保教材。

2.4.进行教学实验,对教材进一步做出修改,出版使用,并研究平川区生态与环保课程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

3.研究假设

3.1.课程建设目标:开发地方课程,建构平川区生态与环保课程体系,突出地方生态环保教育特色。

3.2.师生发展目标: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环保习惯,做终身生态文明发展的适应社会需要有用之才。

建設平川区生态与环保课程体系和平川区生态与环保教育评价体系,把学校的生态与环保教育与社会相结合,落到实处。

五、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研究思路

1.1.加强生态与环保相关知识、政策法规、教材编写知识;

1.2.走访调查平川区当地生态与环保方面的实际情况;

1.3.成立地方课程编写课题小组,确定编写内容,分工操作;

1.4.召开编写会议,进行教学实验,及时修改教材;

1.4.审核出版教材,推广使用,建立相关的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

2.研究方法

2.1.文献法:查阅有关地方课程开发的文献资料,明确研究的理论起点,启发研究思路。

2.2.分析法:分析全区教育资源,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内容进行开发利用,开发校本教材。

2.3.实验法:进行教学实践,调整、完善教材。

2.4.行动研究法:研究中边体会、边总结、边改进、边推广,不断完善研究的各个环节,促进研究的不断深化。

3.研究的技术路线

根据课题研究的总体要求,主要从以下几点开展研究工作:

3.1.认真学习课改政策与新课程理念。

3.2.坚持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目的。

3.3.将创新教育、潜能开发教育、体验教育、学校培养目标有机结合。

3.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环保习惯和环保意识的环保课程。

3.5.以点带面,逐步实施,科学管理。

注:该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平川区生态与环保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640)。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教育局,甘肃 白银 730913)

猜你喜欢
课题环境保护生态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研”
盱眙生态藕
从课题指南或总课题中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