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源源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高职教育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定形时期,站在校园与社会的临界点,面临着诸多转变。此时关注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以校企文化对接的双主体视角,去思考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策略与思路。
1 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意义
高职院校学习期间,是学生社会认知与思想方式养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为学生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高职阶段,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也具有足够的现实意义。如果说高职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临界点,那么在高职之前的教育工作,更多的是建立在一种“理想主义”之上的,学生从小开始,需要知道做人要有礼貌、需要尊老爱幼、需要诚实守信等等,可是当他们真的到了现实生活中,就会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又岂是一句句道德要求所能约束的。高职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实习、社会生活等,更为丰富的体验,教师需要遵循立足实际的思想开展教学,能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启发。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关键。想要有效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需要重视共建共育。教师需要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到校企合作共建共育对于发展学生职业素养的意义。在组织教学中,校企文化对接,优秀的企业文化被引入,使得学校教育能够培养出更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
2 校企文化对接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特征
2.1 发展性原则
校企文化对接,是指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之上,校园与企业的文化做进一步的结合。在校企合作中,校园与企业谁为主体的讨论,一直是围绕校园与企业谁为主体的讨论,如何去权衡主体,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讨论的。在当前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不仅是在完成一项教育任务,更要引导学生具有发展性,接受高职阶段的学习,完成个人的成长及蜕变,成长为“知行合一”的现代专业技能人才。校企文化的对接,是基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而来的,让学生在校企文化的联合滋养之下,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独当一面处理所面对的问题,才能在未来进入企业工作中有长远发展。
2.2 必然性原则
职业院校始终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的,校企合作的教育途径,也是近年来各级别职业院校普遍做出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的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已经在社会发展中越发的彰显出自己独特的魅力。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不仅成为企业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吸引员工入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创新的内在源泉。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企业文化,但是这些优秀的文化也有着共同点,基于此,对于企业文化的挖掘,应当是新时期发展的必然,尤其是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最终很大可能都是进入社会,入职企业。由此,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带入到校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
2.3 和合性原则
在传统校园教育中,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总是处于一种既矛盾又统一的状态。但是,学生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应当是一种顺应趋势的必然,是一种和谐发展的关键阶段。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关注到的是如何实现发展,如何展开教学工作。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不仅是对优秀企业文化的引入,也是对企业管理、企业制度等的引入,促成教学工作的发展。和合性原则,预示着企业与校园的一种传递与交流,全面推动日常教学工作的发展。
3 校企文化对接的高职思政教育对策
3.1 以就业为导向
在实现校企文化对接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就业导向性问题。校企文化对接的前提,是校企的合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还是以学校为主体而展开的,因此校企文化属于学校对企业文化的一种引入。如果说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为学生带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与国家政策、经济发展大环境紧密结合的,能够站在宏观角度去调整和引导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企业文化,学校本身也要做出一定的筛选,而这种筛选必然是有标准的,并不意味着企业的全部文化都是优秀的,学校需要选择正面的企业文化,让学生掌握应用性较强的职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当前的高职院校教学中,尝试以就业为导向,引入企业的优秀文化,进入职业教育课堂,能够为学生带来诸多启示,增加高职教育的鲜活气息,为教学工作的展开做出铺垫,促成教学的发展,带来诸多教学资源。
3.2 秉承主体化教学模式
秉承主体化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展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职业教育中,通常都是单向展开的,即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为学生设定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但是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反馈。事实上,进入高职阶段的学习中,学生的思想等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加之处于校园与社会的交界点,在对世界的认知上开始发生了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未来的认知,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学生在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转化,出现了迷茫的情绪,难以社会现实与教学理想之间的发展变化,认为校园教育与社会现实间差距较大,出现较强的心理落差;另一方面,各种复杂的思想进入,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认知与判断,此时单纯地关注到输出,而不对学生进行疏导,未必能走进学生心中。
秉承学生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关注到学生的校园生活、实习生活等,让学生全面发展,站在学生的视角去思考与讨论,对学生加以引导,避免盲目教学工作所带来的刻板情况。在组织教学中,关注到学生的企业与校园的生活情况,及时做出知识的补充,完成学习任务。
3.3 完善的体系保障
在当前的校企文化对接基础上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关注到完善的体系的建设。在校园与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尝试进行企业与校园文化的对接,需要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促成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能够更多的关注到如何实现发展,如何展开教学工作,才能全面促成发展,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做出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学生的成长,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尤其是进入了高职阶段的学习,其中社会属性、职业属性也进一步增加。这种职业属性,包括学生在进入工作状态中必须具备的职业职业技能等。在组织教学中,将学生该有的职业生涯内容加入其中,帮助学生实现成长。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承担者,应当在与企业充分沟通、在对职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及时完善成为体系,促成教学工作的发展。
3.4 促成校企文化的對接
促成校企文化的对接,也是当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环节。以校企文化对接为指导思想,是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环节,但需学校、企业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深入的探讨。企业的文化,会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产生一定影响,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校企文化的交流,作为学校,应当站在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判断,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实现对校企文化的对接与发展,真正的促成校企文化的对接与发展,共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随着校企合作的加深,许多高职院校已经主动调整了自己的教学形式,增加了学生的实训周期,学校需要合理安排思想政治教学和实习教育,提升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促进企业文化和学校教育的对接,提升对接的流畅性,围绕学生的发展进行教育,将学生在企业的思想品德考核纳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在学生于企业实训过程中,及时记录学生的德育情况,增加对企业文化遵循及认可度的考核等,才能最终做出教学的发展,推动学生的成长,建立对学生考核的完整体系。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逐渐深化,对各项教育工作的发展都有了新的要求。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着眼于当前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着力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才能更好地促成发展。在组织教学中,由高职院校牵头,加强对校企文化对接之下思想道德教育的革新与思考,才能切实的推进教学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做出全面指导。
(作者单位:河南推拿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