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现代社会互联网环境的影响下,信息更新日新月异。碎片化知识的汲取已经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常态,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信息的普及方式更加多样,信息的普及速度更加迅猛。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又使得短视频平台的传播更为广泛和迅速。但是与之而来的是“娱乐至死”的泛娱乐化的迅猛发展,泛娱乐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下矛盾的融合点。泛娱乐化代表的是青年人的逃避主义,在这种逃避的背后其实也是社会焦虑感的一种体现,如何在泛娱乐化盛行的今天,正视它对社会大众心理焦虑的影响和作用,是值得我们讨论和反思的。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短视频平台;泛娱乐化;社会焦虑感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特征与走向
新媒体一词出现在1967年广告公司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商品开发报告》一文中,这是新媒体一词最早的出现,关于对新媒体的理解,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所谓新媒体是区别于传统的旧媒体而言的,文中我们主要讨论的新媒体环境是把它放在自媒体与短视频发达的网络环境下的语态讨论的。在这种语境下讨论新媒体的主要特点有海量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海量性指传播信息的种类多、途径广,受众量大的特点;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信息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在如此庞大的信息轰炸下,为了能更准确的抓住需求,短视频等平台通过运用智能算法可以用户的搜索、关注等行为给予不同用户精准传播,从而增加用户的依赖度。交互性,即网络平台与用户的互动,在这种关系中,新媒体环境使用户地位由被动转为主动,用户群体有更大的选择权,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接受和选择信息,不同的用户之间可以相互点赞、评论、私信、关注,通过这些方式,不同用户之间以及用户与平台之间都形成了一张巨大而紧密的网,这使得用户对网络平台的依赖性更强。及时性,即网络程序使得信息能够实现及时传播或者是直播。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信息更迭速度不断加快,互联网媒体为了抢占先机,往往在第一时间就对热点进行报道,而且信息之间也会有一个从上到下的排序,比如微博热搜相应,就是对于信息及时性最好的一个体现。新媒体环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适应了高速发展社会的要求,但同时它也暴露了媒体传播过程中和管理机制的众多弊端,其中泛娱乐化走向是其中最明显的特点之一。
二、娱乐与泛娱乐化
娱乐本身是文化产业中的一部分,由于娱乐本身的文化特殊性与历史特殊性,因此娱乐业的诞生必然标志着职业娱乐人的产生,这种娱乐是职业娱乐人为了利润而生产的一种表演类型,由一群接受过培训的群体进行表演,他们目的是提供快乐的表演,受众的群体也更能分清职业娱乐的目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娱乐是社会需要的一部分,是人们精神世界需要的一部分。但是娱乐虽然是意识领域的体现,受众接受相对比较自由,具体传递的内容确受提供具体内容的人来决定。这就在先天性上决定了娱乐业背后需要资本逻辑和人为的把控。理查·戴尔在《娱乐与乌托邦》一文中指出,对于娱乐的两种想当然的描述是“逃避”和“如愿以偿”,他们指向娱乐的核心要旨,即乌托邦主义。但是这里指出的“乌托邦主义”并不是想经典乌托邦著作那样描述的空想浪漫的乌托邦世界,而是借由表述符号构造的白日梦式的逃避主义。在娱乐化的过程当中,受众会短暂的把情感體验代入,形成短暂的“如愿以偿”,娱乐先天性的逃避主义决定了受众这种逃避化的结果会使受众的依赖程度逐步加深。于是泛娱乐化的现象就会在整个社会蔓延。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概述了这种极端娱乐化的倾向:“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当这种极端娱乐化的倾向出现在社会的任何一个角落,它造成了浮躁、攀比、戏谑风气将逐渐侵蚀掉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这种文化很容易造成个人和社会的迷失。
在现代新媒体环境下泛娱乐化的典型代表是短视频平台的出现。短视频的泛娱乐化是指把娱乐元素以显性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透露着“娱乐至死”的精神倾向。短视频平台的定位基础就是娱乐,短视频的播放时间较短,要想在短期内能想要抓住用户,必须有足够的爆点,因此短视频会比别的网络平台更容易触碰到到传播正能量的底线和红线,造成社会的泛娱乐化倾向更加严重。 泛娱乐化有两个最明显的特点,即“劣币驱逐良币”和碎片化。“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即短视频与低俗娱乐的方式对受众进行感官刺激和情绪宣泄,受众乐于接受这种简单直接的传播和思考方式,而日渐失去严肃思考和理智批判的能力。另一个特点是“碎片化,”“碎片化”一词很早就被运用于社会学,它原本的意思是完整的东西破碎为零散状。我们现在指的碎片化常指时间的碎片化和知识内容的碎片化。碎片式的吸收只会是人们看到眼前和局部,没有全局观,并且这种思维方式会逐渐形成到一个人的价值观中。泛娱乐化的背后是资本逻辑把控,营销流量操作,媒体决定不人们的思考,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想什么。在娱乐背后热点相关人物无论本身的价值取向如何都会因为受到的关注度而得到较高的知名度和商业利益。雇佣网络推手,人为制造热点已经成为获取这场商业回报中的一环。青少年辨别事物的能力弱,没有办法辨别哪些娱乐事件是有危险的,这种危害是不定时的,但是一旦造成危害就是不可逆的,所以这种潜移默化的危害更应该值得我们警觉。
三、泛娱乐化与社会焦虑感
在泛娱乐化盛行的今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会产生一种精神人迷失和空虚的情绪,这便是流行在年轻人当中的“丧文化”,“丧”文化的盛行是娱乐化过剩逃避心理的负面情绪。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对于周围事物,甚至是新鲜事物提不起兴趣,喜欢呆在家中,并自己的生活甚至社会带有很强烈的消极情绪,这是“丧文化”表现的集中体现。这种“丧文化”对于一个社会的影响就是每个人的社会焦虑感增强,目标不明确,行动力下降。现今社会不用出家门就可以知道外界的一切事物,流量、数据的量化时代造成思维短板,长时间不阅读带来的思考退化,大量外来文化涌入造成思想西化严重,享乐主义盛行。焦虑感在整个社会蔓延。焦虑意识属于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思考的片面化,长时间的心理迷茫,过度的娱乐化的冲击是行程是形成的主要原因。泛娱乐化会造成浮躁的社会风气,所以它也是形成社会焦虑感的重要原因。
四、泛娱乐化应对途径
在泛娱乐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寻求解决之道。首先,政府宣传与监管部门应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积极宣传社会正能量,宣传有利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东西,利用好新媒体环境下的平台,找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平衡好严肃与娱乐化之间的界限。其次要做到算法推荐和人工把关相结合,找准定位,把一些粗俗的、有损国家形象和危害社会利益的内容给提前筛选出来。最后做到积极宣传社会主义信仰,之所以会出现社会焦虑感这个问题是因为个人的信念不坚定,作为主流媒体要多宣传社会中的优秀价值观,多宣传传统优秀文化,使人们坚定初心,在时代的风潮中努力前行。
五、结语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瞬息万变,空前发达,但是所有的事物都是辩证的,当机会来临时,问题也随之而来,新媒体的出现,是虚拟的网络世界变得更加真实,更加触手可及,更会使人形成依赖性,娱乐本质上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过度的娱乐是的社会风气变得浑浊,个体的社会焦虑感加强,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反思和解决这种情况。“丧文化”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不够重视和对这种现在的纵容。泛娱乐化在今天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我们必须根种信仰,才能与它抗衡。
参考文献
[1] 波兹曼.章艳.吴燕莛,译.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5-06.
[2] 唐亚阳.黄蓉抖音短视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共生:价值、矛盾与实现[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2.
[4] 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71.
作者简介:韩想(1994- ),女,汉族,河南长葛人,研究生在读,广西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