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胶”,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起阿胶,特别是在需要滋补的寒冬,人们更是喜欢用其来入膳。其实,除了阿胶外,中药还有诸多胶类药材,本期我们就来领略一下中药里的“胶胶者”。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唐梁介绍,中药中的胶类药材,多以动物的皮、骨、甲、角、肉等部位为原料,用水煎煮、去渣取汁、浓缩而成的不定型胶状物质。这些药材在常温时呈半透明的固体状态,加热则熔化,能溶于水,形成胶状溶液。常用的胶类中药有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鳖甲胶、黄明胶、花胶等。
阿胶 阿胶为驴皮去毛后经过熬制而成的固体胶块。阿胶味甘、性平,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血虚、阴虚及各种出血病证,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慎服。阿胶比较难消化吸收,入药或食疗可配陈皮、砂仁等帮助运化,熬成粥相对较好吸收。
龟板胶 龟板胶为龟科动物乌龟的甲壳熬煮成的固体胶块。其性味甘、咸、平,具有滋阴补血、止血、益肾健骨的作用,适用于阴虚血亏、肺热咳嗽、烦热心悸等。不过,脾胃虚寒者忌服。
鳖甲胶 鳖甲胶是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背甲经煎熬取汁、浓缩冷凝而成的固体胶块。鳖甲胶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阴血亏虚、癓瘕积聚等,脾虚泄泻者忌服。
鹿角胶 鹿角胶是梅花鹿或马鹿的角煎熬所得胶液经浓缩、冷凝制成的固体胶块。鹿角胶味甘、咸,性温,具有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的功效,主要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虚劳羸瘦、心悸健忘等。阴虚阳亢者忌用,孕妇禁用。
黄明胶 黄明胶由干燥的牛皮熬制而成,其味甘、性平,有滋阴润燥、养血止血的作用,可用于体虚便秘。
花胶 花胶即鱼肚,是各类鱼鳔的干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胶质等,可滋阴、养颜、补血、固肾培精,且补而不燥。
《本草纲目》记载:花胶能补肾益精、滋养筋脉,能治疗肾虚滑精及产后风痉。因此,花胶最宜肾阴虚、体虚、手术后的人食用,入膳熬汤皆为佳品。
那么,“药胶”该如何使用呢?胶类药物一般多用绍酒或水炖化服用,入汤剂则需打碎,以煎好的藥汁溶化后服用。而最近几年流行的膏方在制备时也常加入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鳖甲胶等胶类制剂,一方面有助于收膏成形,增加药汁的黏稠度,更重要的是能利用胶类药材本身很好的药物功效。由于各种胶的来源不同,其功效也各不相同。在配伍胶类中药时应根据其不同的功效特点,根据个人的病情和体质辨证选用。此外,胶类中药因药性黏腻,不宜将数种药胶任意叠加使用,以防滋腻碍脾,脾胃虚弱者更不能随意滥用。
此外,服用胶类药物还要注意以下事项:1.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者以及儿童、孕妇、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3.外感或湿热内盛者不宜服用;4.饭前服用更易吸收;5.服用2周后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停药并去医院就诊;6.过敏体质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