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谚语自然世界图景分析

2020-05-11 11:54姜颐
参花(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谚语俄语自然

摘要:各民族在文化感受和理解方面的差异跟每个民族所在的自然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不同民族文化、语言和生活都会刻有自然环境的烙印。以俄语谚语为语料来研究自然世界图景,使我们能够充分了解俄罗斯民族关于大自然的文化和民族个性。

关键词:俄语 谚语 自然 语言世界图景

一、语言世界图景释义

语言世界图景理论是语言文化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当代语言学的一种前沿理论,又被称为语言世界观、语言对世界的表征、语言世界模式、语言世界组织等。语言文化学研究文化与语言的主要对象是语言世界图景,侧重研究民族个性、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文化同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语言世界图景的最早来源是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洪堡特在19世纪初提出的“语言世界观”假说,即“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国内外许多知名学者都对语言世界图景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和理解。苏联学者婕利娅把语言世界图景定义为,所谓语言的世界图景,简单来说就是语言中体现的人类对世界认识成果的综合。玛丝洛娃提出:“语言世界图景可以被定义为刻录在词汇、熟语、语法中的关于世界知识的总和。”中国学者吴国华、杨喜昌认为:“语言世界图景是指该民族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在语言中的集体体现。”综上可以认为,语言世界图景是某一民族语言文化载体对世界的认知方式的总和。

二、俄语谚语中的自然世界图景

谚语是在民间约定俗成的、固定的简洁语句。谚语反映着语言集体对客观世界的形象化认识,客观地记录了民族历史和民族风俗,生动地体现了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我们认为,谚语蕴含着强烈的民族性,是语言中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特点的一种单位和形式。所以,本文选择俄罗斯民间的谚语为语料来研究俄语自然世界图景。

俄罗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自然环境是森林和草原。正如谚语所说“四野四边都是自由的”,正好验证了俄罗斯大自然的广阔无边和俄罗斯人民心灵的无限宽广。

(一)地理图景

俄罗斯森林面积世界排名第一,占全世界森林面积的22%,显然,俄罗斯森林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森林是俄罗斯自然环境中最主要的部分,约占俄罗斯疆土的60%。绵延不断的森林为俄罗斯人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环境。俄语里有很多与森林有关的谚语:

不往森林里运木材,多此一举;

有的伐木,有的捡柴;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越往森林走,木材就越多。

通过这些谚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森林是可以保障他们基本的生活,而且是抵御外敌的可靠屏障,所以俄罗斯人的生活同森林密切相关。

(二)气候图景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辽阔,北邻北冰洋,冬季漫长而寒冷,一到冬天就成为白雪王国。雪橇也自然而然地成為民间流传的谚语素材之一。俄罗斯人有很多谚语与滑雪有关:幸福和不幸乘坐在同一辆雪橇上;什么样的人乘坐什么样的雪橇;喜欢滑雪,就要先把雪橇带上。

雪覆盖了广阔的大地,走在冬天的俄罗斯街道上,路边是一人高的白皑皑的雪堆,大家常说总会在几个雪夜里有醉汉睡倒在雪堆里,所以说,纷飞的雪花,厚厚的雪堆,纯洁的雪,是这个民族的特色标志之一。

三、结语

本文从谚语的角度来研究俄语自然世界图景,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俄罗斯民族关于大自然的独特的思想观念和认知方式。不同的语言决定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俄语谚语为我们完整地展现了俄罗斯民族的自然观,通过这种途径我们可以比较好地了解俄语自然世界图景。本文所涵盖的俄语谚语不够全面,不能将俄语谚语自然世界图景完全地展示,但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俄]德·谢·利哈乔夫.解读俄罗斯[M].吴晓都,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朱达秋,周力.俄罗斯文化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姜颐,女,硕士研究生,辽宁大学,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谚语俄语自然
信息时代背景下关于针对本科生的俄语学习APP的思考
里加市长因讲俄语屡被罚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改进俄语教学方法 提高俄语教学质量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
24节气
中国“俄语年”俄语知识竞赛启动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