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澜
希腊首都雅典有一座国家考古博物馆,坐落于市中心的欧蒙尼亚广场旁边。这座博物馆自1889年建成之后就开始搜集由宫殿废墟、荒城故宅、海底沉船以及地下古墓中考古挖掘出来的文物,如今积累下来的各类物品达两万多件。通过这些实有物品可以窥视到古希腊文明的真实面貌,验证那些真真假假的传说故事。
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的馆舍是一座古典式建筑,地面上有两层高,展览面积为8000平方米,地下一层用作文物仓库、游客接待等。
考古在世界上有着悠久的历史。19世纪晚期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欧洲涌现出一批考古学家,法、英、德等国的考古学家们争相到世界各个文明古国去探险考古。最先来到希腊的考古学家是德国人海因里希?施里曼。施里曼依据《荷马史诗》的引导,自1874年开始相继找到了特洛伊和迈锡尼的九座古城遗址,发现了五座王家陵墓,挖到了大量黄金面具和制品、珠宝盒、白银、象牙制品、琥珀、陶器等。1877年,他的希腊合伙人斯塔马塔基斯又发现了另一座王家墓园,内有九男八女和两个儿童共19座墓穴,墓中陪葬的财富更是惊人——贵金属和各类工艺品近9000件。他们的考古成就在全世界引起轰动,随之英国、意大利和美国等多国的考古队纷至沓来,正如施里曼在写给德国国王的信中所说:“从我做了这样一些发现开始,雅典的旅馆数量增长了10倍。”这些考古队在迈锡尼和克里特岛相继找到的文化遗址达40多处。
如《荷马史诗》所载,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遍布黄金”,雅典考古博物馆里的大部分黄金制品都是从此地的墓穴中挖掘出来的,其中以圆顶墓穴和竖井墓穴出土文物为最多。在该馆推出的四大镇馆之宝中,第一件就是公元前16世纪的“阿伽门农黄金面具”,这个黄金面具正是施里曼从迈锡尼的墓穴里挖出来的。1876年7月,他带着挖掘队员们在迈锡尼卫城狮子门旁边的一个竖井式墓穴里看到了一个戴着金色面具的干尸,便认定这是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的坟墓。这个由纯金打造的面具,是在一整张黄金薄片上压制出五官凸纹和细密的眉毛及胡须,清晰地显现出逝者生前的面容。在死者面部覆盖面具的风俗古埃及早已有之,为的是让逝者留下不朽的面容,从而使飘荡的灵魂能回归自身。但后来有研究者根据墓穴的形制变化认为,阿伽门农时代竖井式墓穴已经废止几百年了,生活在公元前12世纪的阿伽门农只能安葬在圆顶墓穴中,因而推论这具干尸可能是一个比他早死几百年的人。不过这件面具的名称却被沿用了下来。
黄金首饰是该展室最耀眼的一个亮点。这些饰品的款式很多,制作工艺都很精致且質量厚重,可以推想出拥有它们的人是怎样的富贵。尤其是一尊由黄金制作出来的女子胸像,从头部到胸部所佩戴的装饰品之多令人咋舌。这样的行头在中外历史上的皇后王妃中也是罕见的。
出土于迈锡尼墓园的牛头杯和狮头杯样式奇特。牛头杯的杯身由皂石雕成,两只弯弯的尖角外边包裹着黄金表皮,前额上佩戴了一朵金花,口鼻上镶嵌着金片。狮头杯由黄金板材制成,雕刻了狮子的威严面相,显得霸气十足。这两款杯子,若是仅从外表上看没有人知道它们是杯子,装酒的杯口放在后脑勺上,倒酒的出口隐藏在嘴巴下方。它们并不是日常使用的酒杯,而是一种王权的象征物,多在举行祭祀和重大国事仪式时使用。
该馆展出的金杯中故事最多的一款杯子名为“鸽子杯”,这尊双把手高脚杯因杯沿上装饰有一对鸽子而得名。它出土于伊斯基亚岛上的一座墓穴里,杯子上刻写的文字似乎与《荷马史诗》中的故事有关,有人将其解释为:“我是涅斯托耳的那个好喝的杯子,用我来喝水的人,将会受到头戴美丽花冠的阿佛洛狄忒的引诱。”据说《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曾经描述过一个黄金鸽子杯,那个杯子有四只提耳,每只提耳上都有一对鸽子,当杯子斟满酒的时候一般人都挪不动它,而老英雄涅斯托耳却能毫不费力地举起它。尽管这个杯子与 《荷马史诗》中描述的那个杯子有些出入,人们还是愿意把它当作故事之源,流传下来多种轶闻。
古希腊雕塑在欧洲乃至世界艺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雅典考古博物馆里收藏的雕塑展品的确让人叹为观止。这里的雕塑展品不仅数量巨大,而且都十分精美。这里我们看看古希腊艺术家以青铜为材料所创作出来的雕像。
走进雕塑展室,我们首先看到了一个身材高大的裸体铜人。他身高2.09米,长着弯曲的头发、浓密的胡须,肩宽胸厚,筋肉隆起,四肢修长。此时的他扭动着身子,叉开了双腿,右手上扬,左手前伸,似乎正要投掷他手中的利器。这尊雕像是谁呢?要说明他的来历可就难了。1926年,希腊渔民在阿尔忒弥斯海角打鱼时发现了他的两只胳膊,1928年又打捞出了身体的其他部分,他的一对眼珠和手中的武器都失踪了。研究者认为,这尊铜像应是公元前460年的产物。同希腊神话中的海神波塞冬与万神之王宙斯外貌相似——如果说他手持三叉戟的话应该是波塞冬,若是手持闪电则是宙斯,因此他的名字被介绍为“宙斯或波塞冬”。不管他是谁、来自哪里,仅凭借他那健美而又和谐的身段,就被推为第二件镇馆之宝。
青铜雕塑中还有一尊身高1.493米的青年也非常帅气。他是1900年时在爱琴海西部的安提凯希拉岛附近的水下沉船里被发现的,因而取名为“安提凯希拉青年”。这艘沉船于公元前1世纪时从小亚细亚沿岸港口出发驶向罗马,行至安提凯希拉岛附近沉没。船上装载的货物有各种材质的器具、雕像、珠宝首饰、机械装置等,首次打捞未尽,直到1976年采用了先进的电子探测技术又发掘出许多被遗漏的文物。当初这尊青铜雕像从沉船残骸的杂货堆中被打捞起来时已经成为碎片,1953年被成功复原。研究者认为,这尊雕像可能是古希腊雕塑家欧弗拉诺尔在公元前335年左右创作出来的。这位年轻人手里可能握着一件物品,但已经丢失了,因此其身份也就成了难解之谜。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来推理,如果他手中拿着金苹果,他就是特洛伊王子,如果拿的是魔女梅杜莎的头颅,他就是古希腊英雄博尔修斯。
该馆推出的第三件镇馆之宝是一尊名为《骑马少年》的雕像。只见这匹枣红色铜马前蹄腾起,似乎正在飞奔;马背上有个矮小的少年身子前倾,左手上扬,神情紧张,两眼也在向左边张望。小人骑大马的情景让人们颇感惊诧。这尊少年骑手与骏马的青铜浇铸塑像是希腊考古队从海中打捞出来的。它制作于公元前140年,1928年当人们将它从沉船里捞起来的时候也是一堆碎片,考古工作者把碎片拼凑起来后,发觉男孩儿的姿势与奔驰的骏马非常契合,于是就组成了这件作品。人们对这尊在大海中沉睡了两千余年的少年和马甚是喜爱,并对当时希腊人的冶金和雕刻技术充满敬意。
雅典考古博物馆里数量最多的展品是石雕。石头来源广泛,有万古不衰的生命力。
希腊是神话的故乡,该馆的石雕大多数都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雕像,有荷马时代基克拉底的那些极为粗拙、质朴的佚名雕像;有古风时代的斯芬克斯雕像、阿尔忒弥斯雕像;有古典時代的爱神阿佛洛狄忒、酒神迪奥尼索斯、雅典娜与波塞冬斗智的群雕;也有希腊化时代的宙斯的大理石雕像、丰收女神德墨忒尔浮雕等等,都是世界艺术史上经常提到的名品。除了古希腊神话中的这些神灵造像之外,也有古希腊历史上的帝王、政治家、哲学家、运动员、战士、竞技者等真实人物的头像、胸像或全身像。
有一尊大理石雕像是公元2世纪古罗马人根据古希腊著名雕塑家菲迪亚斯为雅典卫城中帕特农神庙塑造的雅典娜神像而仿造的。原作完成于公元前438年,像高12米,躯干由香木制作,皮肤和服饰用象牙和黄金包裹。雅典娜身穿无袖拖地长裙,头上戴的战盔正中饰有狮身人面兽,帽沿两边配有独角兽,胸甲上装饰着蛇形纹饰。她的右手托着胜利女神,左手提着圣蛇缠绕的盾牌,形象十分威严。住在雅典城里的人们远远地都能看到她。可是,自从帕特农神庙里的雕像失落之后,后代的人们只能从史籍中看到对这尊雕像的文字描述。该馆收藏的这尊大理石雕像尽管只是一件比原作缩小了10倍的仿制品,但后来却也成了稀世珍宝。因为这尊雕像也曾失落,直到1900年在伯罗奔尼撒南部的安基西拉岛才被挖掘出来。当时它已变成了碎块,经过修复才显现其原初的模样。
该馆也有被埋在地下上千年发掘出来仍然完好如初的雕像。比如公元前1世纪的石雕 《美神阿佛洛狄忒与潘》就是1904年在米洛斯岛出土的。这尊雕像表现的是美神阿佛洛狄忒被牧羊神潘骚扰时的情景:生活在山林里的牧羊神潘长着山羊的腿和角,却喜欢追逐漂亮的女神。他看中了美神阿佛洛狄忒就前去纠缠,阿佛洛狄忒举起她的拖鞋向潘打去,站在母亲肩上的小天使厄洛斯伸手去推潘的角,帮助妈妈摆脱潘的纠缠。
还有一类雕塑是依据《奥德赛》中的故事创作出来的。相传有个人头鸟身的女妖名叫塞壬,她有一副无与伦比的歌喉,常用优美的歌声诱惑过往的水手,使船只偏离航线触礁身亡。英雄奥德修斯为了抵御塞壬的诱惑,令同伴将自己绑在桅杆上,还用蜡封住他和同伴们的耳朵,因而躲过了危险海域的劫难。后来雕塑家们根据这个传说创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塞壬,当作陪葬品放进坆墓里,让她用歌声陪伴逝去的亲人。
由于受到保存条件的限制,遗留下来的古希腊绘画作品十分稀少。现存的绘画多是保存在墙壁和陶器上,而该馆展出的几幅考古出土的壁画则十分珍贵。
位于地中海东北部的希腊多火山,历史曾记载过公元前16世纪塞拉火山爆发时的情景。1967年,雅典考古学家马利纳托斯等人根据记载,在塞拉火山旁找到了一个被火山灰掩埋的名为阿克罗提利的小镇,并且扒出了两个绘有壁画的房间。随后他们在博物馆里开设了专门的展室,按壁画的原有位置将其移植在博物馆的墙壁上。第一幅壁画中有两个少年,头上扎着长长的小辫子,右手戴着拳击手套,做出搏击的姿态,形象极为可爱。由此可知,拳击运动在古希腊时期便已出现。这是博物馆的第四件镇馆之宝。第二幅壁画《羚羊》由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两只对视的羚羊,笔法简练却格外生动。第三幅壁画描绘了海岸岩石间盛开的百合花,加上空中飞燕、远方群山的衬托,展现出一派春天的景色。这三幅壁画约绘制于公元前1600—前1500年,距今已有3000多年,色彩仍十分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