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智
“赖尔峡谷”
不讲逻辑,貌似是当代中国人的通病。比如说公共领域的争论,多从自我立场开始,以人身攻击结束。还有另一种不讲逻辑的方式,比如用类比、隐喻、象征、暗示来“讲道理”。
用这些文学手法来“讲道理”?不,它们可以制造趣味,但不适合用来论证。亚里士多德说,把“修辞法”用于论证,就容易形成诡辩或胡说。
这其中,类比是很多人最常用来“讲道理”的了。比如“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的谚语。这样干时,我们好像没有注意到有一个“赖尔峡谷”:不同范畴的事物,比如A和B,你要从A的成立证明B成立,必须先证明B和A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或等同性,有了一座“在逻辑上可以等值”的桥梁,才可能通过这个“赖尔峡谷”。
谚语所说的无非是一目了然的道理,其中是没有论证,谚语使用修辞法不是在论证,而是为了制造有趣的表达效果。
逻辑在哪里
逻辑能力来自何处?这是个问题。直觉主义数学家相信逻辑来自数学,但理由似乎不充分。许多哲学家相信逻辑其实是语言的一种深层语法。这个看法比较容易理解,事实证明,只要有语言能力,就必定有逻辑能力。传统中国重视思想却不重视理论,也少逻辑训练。少逻辑训练不等于没有逻辑能力。
一直有人指控说中国人缺乏逻辑思维能力是从古代经典文本开始的。最先是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说近代科学之所以没有在中国萌生,和《易经》有很大关系。然后是其他人,说《易经》《论语》《孟子》等充斥着大量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其实,中国古代经典多数表达的是思想,不是理论,有些观念之间不一致也不足为奇,而且还必须考虑到,生活本身充满矛盾,因此,表达生活的思想有些互相矛盾,反而是如实反映了生活。
这不是不讲逻辑。
如果说中国和西方思想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可以这样解释:西方思想寻找永恒的、绝对的、不变的、完美的、完备的、终极的概念,追求永恒的“完美概念”。就是好到不可能更好的概念,如完美的人、完美的事物、绝对无私的牺牲、千年不坏的城堡、绝对无瑕的钻石、无敌超人,如此等等。
完美意味着永恒、超历史、无变化,而逻辑最适合谈论此种概念;古代中国的思想意图在于理解永遠流变的、不确定的、不可完美的存在状态。《易经》、老子和孔子,都不假设完美概念,而重视永远在途中的“存在状态”。
举个例子,里程碑式的哥德尔定理挫败了数学的完美性和一致性梦想(数学最能代表完美概念),曾经让数学家担心真理永远失去了。假如古代中国数学家或哲学家听说了哥德尔定理,一定不会感到烦恼,而会相见恨晚,以老子的观念看,不完美或不一致就是一切存在的真相。事实上,只要一件事实或问题涉及“无穷性”,就必定不完美或不一致。
比逻辑更重要的是理性
逻辑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确定的7门基础学科之一,可见它的重要性。
人人都有逻辑能力,逻辑水平可以提高。逻辑学教学应该有助于逻辑知识的普及。不过,拥有逻辑知识并不能保证逻辑就能有效地应用。
有一些逻辑学博士,他们熟知逻辑定式和推导技术,似乎只在进行抽象符号演算时才显示出思维的逻辑性,而在思考其他问题时却并无优势,甚至有时很不讲逻辑。这个怪事让人意识到,逻辑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还是一种态度,准确地说就是理性态度。如果缺乏理性态度,多高的逻辑技术都无以致用。
因此,与其学会逻辑技术,还不如学会理性态度。至于如何才能学到理性态度,至少需要意识到两点:自己喜欢的观念未必是正确的;正确的观念需要论证或者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