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拥香
摘 要:“国家认同”是由理性认知、情感认同、行为倾向三要素构成的复杂心理系统。高中阶段学生“国家认同”核心素养指标应表现为认识和了解中国国情,认同和遵守国家的各项制度,认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形成对国家的归属感和依恋感,确认中国公民的身份资格,捍卫国家利益,自觉将自我利益与国家利益统一起来,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关键词:国家认同;构成要素;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1-0075-03
“国家认同”是“社会参与”领域的一级指标,旨在提高中学生的国家认同素养,以此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通过教育使学生自觉树立国家自豪感、归属感和使命感。明确“国家认同”构成要素,了解各项指标的内涵与结构是实行“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前提。
一、国家认同的构成要素
对“认同”的解释有:一是认为一致、相同;二是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三是赞同。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和心理上的一种趋同过程”。 “认同”首先是一个心理学的词语,强调人们的心理归属感。芒茨爱拉特·吉博诺总结了“认同”的三个功能:其一是做出选择,其二是与他人建立起可能的关系,其三是使人获得力量和复原力。 因此,认同是从心理接受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准则。但是这种心理归属感的形成的逻辑起点是自我的认知,是自我在对事物有清晰的认知基础上形成的心理认同,并且心理认同最终要落实在行为上才有最终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台湾学者江宜桦等指出,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承认自己具有该国成员的身份资格,由此产生的凝聚情感使公民愿意为共同生活积极效力,而且在共同体有危难时,愿意牺牲自我。 从这意义上说,国家认同内在地包括着理性认知、情感认同与行为倾向三个要素。
(一)理性认知
认知是个体对于某一事物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理解,它是情感认同与行为倾向的前提,即明确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属于什么样的群体,这个群体与其他群体相比具有什么样的特性等等,只有在明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情感与热爱。一般来说,国家认同的形成是在对本国的文化、民族艺术、语言、历史地理、名胜古迹、政治制度与文明及本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等具有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公民对于国家的认知越深刻、全面、准确,对于相关事物的判断就越科学,形成国家认同就越坚定,产生的相关支持和保护国家的行为倾向就越大,保持的时间就越长。所以,个人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其是否对国家形成全面、准确的理性认知密切相关。理性认知是国家认同的先导,是发展为情感认同与行为倾向的前提条件,贯穿于国家认同的始终。理性认知包括四大内容:一是经济认知,即认知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分配制度等;二是政治认知,即了解并理解国家政权组织的执政纲领、现行的政治制度、社会发展道路、主流意识形态、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三是文化认知,即了解国家历史、文化积淀、风俗习惯、过去和现在的辉煌成就等国家文化形象,认知当今的主流文化,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民族认知,即认知本民族的渊源,共同的民族文化、地理位置、本民族的典型性格。
理性认知是国家认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构成国家认同的全部,国家认知并不必然导致行为倾向,还需要其他因素的配合。
(二)情感认同
情感源于认知,是伴随着认知产生和发展的。情感认同也是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是指个体对事物在深刻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从情感上对其产生肯定、喜爱、赞同、追求和采取积极的态度。情感认同能在心理上对所发生关系的事物表现出更大的认同与兴趣,愿意保持这种关系,乐于接受其影响,并愿意在行动上给予支持。从国家层面来说,情感认同是在对国家的理性认知基础上产生对国家的认可、热爱,并形成的一种归属感,是国家认同的核心。但对国家的理性认知并不必然产生国家认同,这需要情感的调动与参与,才能转化为巨大的意志力,从而促进外在实践行为或行为倾向的形成。
在國家层面的情感认同包括四个内容:一是经济情感,即赞同本国的经济发展制度、发展模式,接受其分配制度,认可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二政治情感,即承认、赞同与接受政治体系、政治权力、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三是文化情感,即热爱本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灿烂的文明、多彩的民族艺术、闻名于世的辉煌成就,接纳与赞赏当今的主流文化;四是民族情感,即具有本民族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国家荣辱感。
(三)行为倾向
行为倾向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 人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是人在长期进化中形成且不易改变的一种倾向。在国家认同方面,行为倾向是在国家认知与情感认同的支配下所产生的行为或倾向,其核心内容是将个人与民族、国家命运相联系,弘扬民族精神,以振兴中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己任。既是国家理性认知与情感认同的外在表现,也是它们的深化与巩固,更是衡量公民国家认同度高低的重要标志。
行为倾向在国家认同层面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经济行为倾向,即遵守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经济制度,支持国家的经济发展制度、分配制度,积极参与经济建设;二是政治行为倾向,即遵守生活中的各种政治制度,积极参与公民政治生活,支持国家的政治方针政策,维护国家的尊严与安全;三是文化行为倾向,即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维护本国文化安全,规范文化行为;四是民族行为倾向,即积极支持本国的各种民族制度、维护本民族的安全,积极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融合。
国家认同是一个由理性认知、情感认同、行为倾向组成的系统整体,从国家认同的形成来看,它是在国家与个体的双向互动中个体自我建构的心理归属感,是在内在心理因素与外在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经历由知、情到行的三个阶段。
二、“国家认同”在高中阶段的应有表现水平研究
理性认知是国家认同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而理性认知的形成与个体的认知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是分不开的。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经历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2岁左右)、前运算阶段(2岁至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岁至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四个阶段。皮亚杰通过研究表明,儿童到形式运算阶段就能对超出特定经验范围的抽象观念进行运算。“借助于形式思维,进一步获得了能运用理想或超越个人价值的新境界。”高中生年龄普遍在16—18岁左右,皮亚杰认为该阶段的儿童能把握社会公正、合理、审美以及社会理想等概念,并且能够对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产生情感。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祖国、公民等概念已具备一定的心理认知基础,具备对祖国等概念产生理解和情感的能力,这些特征对于他们国家认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会昌提出了“四级水平论” ,即具体形象水平、情感色彩水平、本质浅层水平和深刻理解水平。小学、初中学生能把爱祖国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等相联系;高中生则能深刻地从爱国主义原则性出发,从公民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角度出发做出判断,达到深刻理解水平。顾海根也认为,国家认同感的发展水平随着年级升高而提高。高中生的爱国情感在情感内容上更丰富多样,并且能从公民对祖国的责任和义务出发,体现了强烈的对祖国的责任使命感。高中阶段学生的国家认同水平较高是与其身心发展成熟度及认知阶段飞跃式发展紧密联系的。表现为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抽象逻辑占了优势地位;高中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认知与情意、个性因素协同发展。
总的来说,由于高中生身心的发展、认知水平的提高、抽象逻辑的形成等因素的积累,国家认同在高中阶段的应有表现水平不再停留于具体形象水平,应达到较高层次的水平,即一种理性、深刻而相对持久的水平。具体而言,就是个体能够明确认知自己的国家公民身份,对于国家的经济状况、经济制度、分配制度、政治制度、主流意识形态、政治文化、政治状况、国家历史、传统文化等国情有理性的认知;热爱祖国,对国家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将个人与地区、民族、国家命运相联系,自觉维护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与声誉,弘扬民族精神,以振兴中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己任。
三、高中阶段学生“国家认同”核心素养指标建构的建议
上述关于“国家认同”概念及结构的综述,以及对高中阶段学生应有的国家认同水平的研究,为我们研究高中阶段“国家认同”核心素养提供了依据。我们认为“国家认同”核心素养在高中阶段的领域应表现为:个体拥有对所属国家及国家成员身份的理性认知和情感,并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具体来说,高中生应对国家与民族有清醒的认知,保持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国家制度的拥护,坚决抵制有损国家荣誉和利益的行为,并在实践中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力争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我国高中阶段学生“国家认同”核心素养指标建构的建议内容如下:
(一)对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民族有全面、深刻、准确的认知,明确公民身份,认知自身的权利与义务
该指标在高中阶段有以下要求:能深刻认知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分配制度,理解当前我国采用的经济发展策略和措施;能深刻认知国家方针政策、政治制度、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了解我国的历史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源流以及文明发展;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认识中华文化的价值;了解本民族的渊源及历史发展,共同的民族文化、地理位置、本民族的典型性格。在此基础上,高中生要明确中国公民身份,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珍惜自己作为公民的权利并积极履行义务。
(二)具有国家归属感、荣辱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国家归属感、荣辱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一个民族与国家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该指标在高中阶段有以下要求:认同个体与国家是密不可分的一体,热爱和眷恋国家的方方面面;能在国家、民族和集体中被接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高中生要主动学习国家的发展史,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在对外交往中自觉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弘扬本国的优秀文化。
(三)能将个人与国家命运相联系,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与声誉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个人,国家又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保障,能否自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联系,关系国家的稳定和谐以及个人的长远发展。该指标在高中阶段有以下要求:关心祖国命运,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联系;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与声誉;积极参与公共生活,以振兴中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己任。做到积极主动关心国家大事,不发表有损国家荣誉的言论,不参与有损国家利益的行为,在国家遇到危难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基于“国家认同”在高中阶段涉及到的领域上具体要求的建议
对国家有整体认识,把国家认同建立在认知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的基础上,如领土疆域、族群构成、人口分布、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国家主权、公众文化、共享价值体系、共同生活信念等。因此,在具体操作指标的时候,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国家主权、政治、文化、民族、历史等的教育,构建层次分明的教育目标,制定统筹兼顾的教育内容,采用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国家认同的教育模式。
具体到“具有国家归属感、荣辱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方面,学生必须对自己的中国公民身份有明确的认知,理解和认知权利与义务,在养成公民基本素养的基础上,对国家有强烈的归属感、荣辱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在具体操作指标的时候,必须着重于政治参与意识、民主法治意识、责任意识、认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灵活设置教育教学内容。在既有体系之下适当添加公民常识教育内容,利用校本课堂、第二课堂活动开设专门的公民常识课程,引导学生通过思考生活现象、发现与解决问题、正确行使權利与自觉履行义务。如通过规范化的网络资源开发、微博平台建设等形式,为学生对社会热点关注与讨论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资源共享平台整合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案例、资料链接;立足校外资源开发,联合家、校、社区等多方资源,提供公共参与机会。必须加强文化认同教育,加强国情文化教育,强化文化自觉意识。通过设置历史与文化课程,采用灵活的教育方式,如开设公共必修课、选修课,采用第二课堂、开发校本教材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开设的课程范围可涉及到国家的历史发展、民族文化与宗教、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民族精神、当代主流价值观与道德规范等,让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受中华卓越的文化成就,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具体到“能将个人与国家命运相联系,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与声誉”方面,学生能够做到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联系,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与声誉,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公共生活,以振兴中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己任。因此,在具体操作指标的时候,应该要注重思想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提升国家认同感,充分利用校内外媒体资源,采取竞赛、课堂讨论、影视展播等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形式,将思想性和趣味性结合成一体,不断提高政治课教学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同时,结合各种纪念活动、各类突发性事件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建立学生网络思想教育课堂、社会实践平台等,多渠道、多方位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政治参与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歆.认同理论的起源、发展与评述[J].新疆社科论坛,2009(2):78.
[2]戴晓东.民族认同与全球化[G]//何佩群,俞沂暄.国际关系与认同政治.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3]江宜桦,等.华人世界的现代国家结构[M].台北:商周出版社,2003:132.
[4]肖洁.城市居民养老方式选择的代际比较——基于认知、情感、行为倾向角度的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13):7.
[5]皮亚杰.儿童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13.
[6]陈会昌.中小学爱祖国观念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7(1):17.
[7]梅仲荪,等.爱国情感心理成份的三维结构和中学生爱国情感的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1994(7):17.
[8]顾海根.中小学爱国情感的发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中小学教育管理,1999(10):36—37.
(责任编辑:蒋 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