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近些年国家做出的重大决策,而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和灵魂所在,是乡村振兴战略不可割舍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乡村文化振兴面临一系列问题,可持续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本文针对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具体分析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文化振兴路径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必要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在任何时期都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占据突出地位。自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几乎每年都会出台与“三农”问题相关的一号文件,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一个历史性的重要决策,那就是要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要正确处理好“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乡村文化振兴在五个振兴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所在。
二、乡村文化振兴路径选择
(一)增强乡村文化自信
只有文化兴盛,才能实现乡村兴盛。我国历史悠久,乡村文化更为丰富。想要真正实现文化振兴,就需要强化自身的文化自信,要对乡村文化价值给予充分认知,才能将乡村文化的时代功能进行最大程度的释放。
1.构建乡村文化认同机制
自改革开放之后,城镇与现代化进程逐渐破除乡村所存在着的地缘性的熟人社会,与此同时,广大乡民还缺乏相应的民主法治意识,乡村人口流动量也增加迅速。这些情况使乡民们对乡村文化缺乏相应的认同感。
缓解乡村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感低的有效方法便是构建乡村文化认同机制。首先,要增强乡村不同群体的文化认同感。乡村精英和村干部是乡村文化的主要承担者,乡村精英大多为出身自乡村的青年一代,然而他们在外出求学或者到城市谋取生存发展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容易产生对乡村文化缺乏认同感。而村干部作为乡村的管理者,要鼓励年轻人回乡发展,唤醒他们对家乡的情感,为乡村文化建设积极吸引人才。另外,村干部对于占据农村的主要成员老人,儿童和妇女,也要进行充分的沟通。特别是留守儿童,要让他们充分了解本土优秀乡村文化,增强乡村文化认同感。
其次,要构筑新型乡村社会组织。近年来一些新的合作组织在农村不断涌现,如文艺队,腰鼓队,秧歌队,舞蹈队等社会团体,这不仅能够为乡民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活动,同时还会强化群体之间的文化沟通,增强文化认同感。
2.创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式
传承优秀乡村文化的前提是正确的认识与了解当地的乡土文化。首先,要立足当地乡村乡土文化,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不同的地域孕育了不同特色的乡土文明。例如北方地区整体风格粗犷豪迈,而南方地区则婉转动人,只有对当地传统乡村文化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更好的在延续历史,继承传统的基礎上开陈出新。
其次,将现代与乡村文化加以融合,赋予乡村文明新的时代内涵。例如,将中国戏曲与现代化小品、相声、歌舞表演等新元素有效融合,成为乡村文化活动的形式;利用新媒体作为宣传工具,推广本地乡村文化等等,这些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形式更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播。
最后,要重视对文化资源的保护。譬如对相应的旅游、建筑,土地资源以及民俗文化资源等加以保护,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要注意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问题;同时还需要相应部门构建对应的文化安全预警体系,在技术层面深化乡村文化保护力度。
3.要提升农民整体风貌,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首先要重视乡民教育,通过乡镇报纸刊物,自媒体,广播等传播手段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并定期开展文化活动,知识普及课程等。让村民定时定期接受到科学,系统又有实际作用的文化知识;其次是大力倡导文明礼仪,文明生活习惯等。如深入开展“清洁农户”评比活动等,以表彰的形式调动农民对于文明,清洁的积极性。总之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他们更好地为乡村文化建设献力献策。
(二)要完善乡村文化建设基础配套
1.国家政策的引导
对于乡村文化振兴而言,不能脱离我党的指领,政府更应提前规划,给出更加契合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而地方政府应优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制定或完善相关规定,将该乡村文化的振兴与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进行有效结合,进而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2.增加资金投入
乡村文化振兴必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首先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各级财政的预算中要安排专项资金;其次鼓励引导民间力量和社会资本投入资金。政府要制定完善相应政策机制,引导民间力量、社会资本进入民俗创意文化产品开发、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农村文化服务活动和文化设施建设等领域,大力创建多元化投资格局。
3.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首先,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并合理规划布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与乡民日常文化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也是乡民能够直接体验享受到乡村文化的场地,但目前各乡镇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并不完善。其次,对于农村文化场地的选址也要结合实际,充分考虑乡民的居住地特点,选择最优地址。另外,政府还需要积极调动更多社会资源,将其投入至公共文化建设工程领域,多方力量共同致力,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共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新模式。
(三)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1.要注意发挥基层党组织为代表人才队伍的作用
基层党组织成员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弘扬者,他们起到了政策具体实施,信息宣传,以及政府与农民之间的联系的重要作用。现在基层党组织成员中大学生等年轻人才的比重越来越大,政府应当在经济,政策上给予人才充足的补贴,使他们更全心全意致力于乡村文化建设。
2.要吸引乡村文化精英回流
拥有更多现代化高端人才与文化精英才是振兴乡村文化的关键点,但如今乡村面临大量人才和青年劳动力外流的窘境。政府需要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与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从而为当地的文化建设构筑良好环境,为那些流入至城市的乡村人才回归构筑良好平台。
3.注重发挥“乡村文化能人”和“乡贤”的作用
一方面,乡村中有许多具有文化积淀,一技之长,并十分了解热爱当地文化的民间文化能人,我们要重视这些人才。要以这些文艺爱好人员、文化能人等作为依托,创制相应的乡村艺术团等组织,丰富乡间文化活动,为乡村文化振兴出力出策。
另一方面,中国自古以来,乡村的管理更多的是依靠“人治”,如“族长”等具有血缘与人情因素的权力身份。而新时期的乡村管理也离不开基层的社会组织,比如家族组织,那些在基层社会组织发挥重要作用的人,被称作“乡贤”。“乡贤”作为村子里具有威望和话语权的人,可以处理一些无需政府介入的事情,如婚丧嫁娶、婆媳矛盾、兄弟矛盾等。所以在举办一些公共性的文化活动时,一定要合理发挥乡贤的作用。
(四)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针对乡村文化的地域性特点发展相应文化产业,既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增长,也能提高农民就业比例,吸引人才回流,还能对乡村文化进行有效宣传。而发展乡村文化产业,要做到契合当地实情,结合旅游资源、民间艺术、创意产业等来打造独特的乡村文化品牌,譬如“一村一品”等。也对当地的节日、旅游、饮食文化,乡村品牌文化等進行深入的挖掘,并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手段相结合,借助于大力兴建极具特色的文化产业乡镇或集群,来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三、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根据农村发展的现状审慎做出的重大安排部署,而乡村文化振兴更是整个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但目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我们应当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调动乡村居民,促使社会各界同仁一起从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完善乡村文化建设基础配套、强化人才建设、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等相关措施着手,大力发展乡村文化,并以乡村文化振兴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宋小霞,王婷婷.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分析及现状和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9,(04):176-181.
[2]沈一兵.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危机及其文化自信的重构——基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J].学术界,2018,(10):56-66.
[3]杨青友.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8,(19):1-2+28.
[4]江绪容.关于精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思考[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8,(04):77-78.
(作者简介:刘幸,戏剧与影视学硕士,单位: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研究方向:影视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