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孙书勤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732)
自2001 年加入WTO 以来,中国与各国的贸易交流日益频繁,外贸规模不断攀升。2017 年WTO 宣布贸易总额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德国、日本、荷兰,其中中美,中欧,中日贸易总额分别是0.63、0.66、0.29 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分别是1.8%,1.9%和0.8%。可以看出,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中美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越发严重。2000-2015 年,美国对中国发起209 件贸易救济案件,主要涉及化学原料、金属制品、钢铁纺织、光伏产品、家具橡胶等产品;2017 年8 月美国正式对中国发起“301 调查”拉开了新一轮中美贸易摩擦的序幕;2018年6月,美国针对从中国进口的500亿美元商品征收额外关税,主要涉及信息通信、航天航空、新材料、机器人技术等与“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产品。
如今,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美国将封锁制裁重点放在信息通信、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高科技行业上,让中国制造业企业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从而加大企业的自主研发投入,并提高研发投入的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倒逼”作用,促进企业创新。以中兴、华为为例,中兴事件暴露了中国的芯片问题,华为事件则暴露出了软件问题,而芯片与软件行业都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美国对中兴、华为的制裁使中国制造业企业意识到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大大加速了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进程。
贸易摩擦对我国制造业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短期内贸易摩擦升级会对制造业企业的当前经营状况带来不利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贸易摩擦能起到警钟的作用,倒逼我国制造业企业,尤其是高技术企业提高其创新能力,改善经营状况。本文将探讨贸易摩擦与制造业企业创新的联系,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本文相较于以往文献的边际贡献在于:第一,以往文献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贸易摩擦对钢铁、轮胎等特定行业的影响,而本文从中国制造业企业层次出发进行研究,区分了高技术企业与低技术企业,着重研究二者在面临贸易摩擦时的不同反应,是对以往文献的补充;第二,本文在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贸易摩擦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发现中美贸易摩擦虽然不利于当前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但能有效激励企业开展创新,长期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对制造业企业,尤其是高技术企业的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因而丰富了以往研究结论。
本文接下来的内容主要如下:第二部分为本文的文献综述,对以往研究进行总结;第三部分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第四部分是模型设计及数据说明,建立OLS模型并选取相关指标;第五部分为实证结果与分析,将实证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第六部分进一步研究贸易摩擦与企业创新行为之间的联系;第七部分为结论与政策建议。
20 世纪80 年代,伴随着经济低增长与经济全球化,贸易摩擦成为学者们讨论的重点。国外学者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来分析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在经济因素上,川田侃(1991)在研究美日之间的贸易摩擦时提出贸易摩擦起源于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以及市场开放程度不高的观点,并且美国的贸易政策在美日贸易摩擦中起到助推器的作用;此外汇率也是引起贸易摩擦的另一个诱因,尤其当人民币被低估时,中美之间会产生贸易摩擦,如果人民币升值,那么美中贸易逆差将会被解决。(Cline,2010;Krugman,2010)有学者在研究欧盟与美国之间的香蕉、牛肉等争端时,提出特殊利益集团的寻租是产生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此外学者们意识到制定贸易政策时必须紧紧围绕环境问题,处理好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Ames G C.W,2001;Runge,1994;Esty、D.C,2001)在国内研究方面,王领(2006)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分析国外对华贸易摩擦成因,在国外因素上,国外的贸易保护政策是引起贸易摩擦的原因,在国内因素上,部门竞争优势增强,贸易总量不断上升,出口占世界份额的比例增加会给其他国家带来竞争压力,同时地方保护主义也会加剧贸易摩擦。唐宇(2004)认为我国过大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我国频遇贸易摩擦的原因,出口市场地理过分集中和出口商品的特征加大产生摩擦的机会,此外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标准设定和统计方法的不一致也会引起贸易摩擦。
现有的文献认为贸易冲突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福利效应。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将导致所有国家的福利都恶化,或者一国福利恶化而另一国的福利增加。(Lee、Roland-Holand,1999)Whalley(1985)通过建立了一个模型描述最优关税战对两国的福利影响,研究发现规模相同的国家实施关税战会使双方福利受损,而在不同规模的国家之间实施关税战,情况将发生变化,此时大国往往是受益者而小国是受害者。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摩擦将给中国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失。中美贸易摩擦将会降低货币流动性,对非贸易部门造成破坏性作用,尤其在制造业上,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更为严重,但是却可能使得农业部门受益。(康立、龚六堂,2014;张成、杨梦云,2018)在应对频繁的贸易摩擦上,全球价值链将会在一定阶段内起到缓冲与润滑作用,若中国某行业在全球价值链的相对地位与参与度越高,则该行业的贸易摩擦越容易得到解决,因此中国要重视参与全球价值链,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同时自贸区的建立与知识产权的保护能有效缓解贸易摩擦对中国的不利影响。(黄鹏等,2018;余振等,2018)卢令成(2017)认为中美之间的沟通能减少贸易摩擦,且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与制度规则的完善也是缓解贸易摩擦的有效对策。
创新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国家实力的重要支撑,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动力。李兰等(2015)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多数企业已经有了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战略,创新投入持续增长、高学历员工比重上升、自主研发能力提升较快、企业创新进步明显,但我国创新存在着人才匮乏、企业研发投入占比呈现分化态势、企业创新外部资金渠道单一等问题。
赵西亮、李建强(2016)使用面板工具变量考察劳动力成本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升的劳动力成本能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水平,但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不同类型企业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不同,并以此建议采取差异化政策来激励企业创新。Zweig et al(.2006)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海归人员拥有着对于中国来说全新的科技水平,因此他们能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蒋艳辉等(2018)通过分位数回归的估计方法,研究发现非高管海归在不同创新绩效水平的企业中起到的作用不同,即非高管海归能显著提高创新绩效较高企业的创新产出,而对创新绩效水平较低的企业无明显促进作用,提出企业可以招聘海归人才来提高创新产出的政策建议,同时强调了海归人才与本土人才之间的协调与融合。有学者将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联系起来,将法院审理知识产权案件数量与知识产权保护指数来度量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越高越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尤其在创新型领军企业、民营企业、专利密集型企业的创新上有着更为明显的提升作用,因此在促进战略性企业创新时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环境的改善与战略性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杨高举、黄先海,2018;魏浩、巫俊,2018)叶红雨、徐雪莲(2018)引入门槛面板回归模型研究在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中的政府补贴与创新绩效的门槛效应,分析发现政府补贴与创新绩效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在补贴强度大于25.74%时,补贴能对企业创新产生最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此政府可以及时调整补贴政策,增强补贴的透明度,对补贴资金的使用情况跟进监督,并建立创新绩效指标来评价企业创新绩效。傅宇等(2018)从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来分析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合作研发程度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相比于其他类型企业,合作研发对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大。
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国研发经费投入不足,技术创新程度不高,在技术设备与技术标准上受制于人。中美贸易摩擦从侧面能激起企业对技术创新与自主创新的意识,加大研发投入并提高其利用效率。付永萍、马永(2017)研究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发现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会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范红忠、侯晓辉(2007)研究发现国际贸易能通过提高研发投入的利用效率来显著提升一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魏浩等(2019)研究发现美国的进口竞争对企业的专利申请结构起到了改善作用,并且能增加内资企业与低融资约束企业的创新产出,在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时,中国企业应优化创新环境,增加研发投入。牛卫平、李烨(2007)认为高技术产业贸易摩擦,尤其是技术性贸易摩擦,会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与贸易地位产生重要作用,而要解决高技术产业的贸易摩擦,自主技术创新是关键,对此要加快建立我国自主创新体制,拓展创新动力源泉。李平等(2002)认为国际技术贸易作为一种外在力量,能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意识,进而对发展中国家创新机制的完善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重大作用;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由于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的增长效应,这种增长效应能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因此各国既要提高自己独立创新的能力,又要分享这种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技术创新。
有学者提出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加剧的原因之一在于美国实行“再工业化”战略。王俊(2011)认为金融危机后欧美国家实行“再工业化”战略将对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贸易保护和高新技术管制等方面。中美贸易摩擦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所必然导致的冲突,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以保护本国企业,抑制了中国企业海外市场的扩展,对中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直接表现为企业利润的缩减,这将进一步导致企业研发投入的降低,对企业创新造成不利影响。从高科技管制来看,美国阻止其高新技术对中国的溢出,并且对中国高新技术的海外扩张进行抵制,这将对我国引进、模仿、吸收外国技术造成不利影响,从而限制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美贸易摩擦也是中国企业创新的一大契机。以中美贸易摩擦中的知识产权摩擦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将帮助中国企业重新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保障企业的创新成果,从而激励企业创新。李春顶、尹翔硕(2008)提出北方国家可以用贸易摩擦来迫使南方国家降低壁垒,从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与世界福利的提高。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研究假设:
H1:贸易摩擦将对企业创新产生不利影响。
H2:贸易摩擦将对企业创新产生促进作用。
随着中国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全球的份额逐渐上升,社会认可度也逐步提升,中美之间的科技贸易摩擦也成为国际贸易的热点。张群卉、江海潮(2013)研究发现国际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将会加大我国的贸易顺差,而贸易的不平衡将会引起贸易摩擦。针对中美之间日益频繁的高新技术产品摩擦,闫传杰(2014)将中美高新技术产品摩擦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发现中美高新技术产品摩擦涉及金额加大,数量增多,形式日益隐蔽化与合法化,但是美国的贸易保护在阻碍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同时,并没有终止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我国对国外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反而呈上升模式,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将贸易摩擦的压力转化为企业技术革新的动力,灵活利用对外高新技术投资来推动企业创新、产业链的高端化转移与产业完善。因此,贸易摩擦对企业创新的正负两重影响将在高科技企业中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研究假设:
H3:贸易摩擦对企业创新的双重影响在高科技企业上更为明显。
本文主要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我们构建贸易摩擦对企业创新影响的OLS回归模型,具体模型形式如下:
在上式中,innovationit是本文的核心被解释变量,表示i企业在第t 年的创新能力,借鉴Bloom et al(.2016)与Autor et al.(2016)的做法,选用专利申请总数来进行衡量。专利申请数量越多说明企业创新能力越强;tradfrictjt是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表示j行业在第t年中美贸易摩擦水平,选用中美贸易摩擦案件总数进行衡量。贸易摩擦案件总数越多,说明该行业受到贸易摩擦的程度越大;Xit是其他控制变量,包括公司规模、员工总数、企业年龄、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账面市值比、现金资产比率;υj表示不随时间改变的行业固定效应;υj是时间固定效应;εit是随机误差项。
(1)被解释变量
企业创新(innovationi)t是被解释变量。本文利用2008-201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专利当年申请数量来衡量企业的创新能力(Bloom et al.,2016;Autor et al.,2016)。其中专利按照创新的质量高低具体可以分为三类,包括发明专利、实用型专利以及外观专利。相对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来说,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更高,属于高质量创新,更加体现企业的创新能力。
(2)核心解释变量
本文选用2008-2017年中美之间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贸易摩擦案件总数对中美贸易摩擦(tradfrictj)t进行衡量,通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标准2 位码行业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匹配。贸易摩擦案件类型具体可以分为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以及337 调查五大类。2008-2017年中美贸易摩擦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 可知,2008-2017年中美贸易摩擦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从2008年开始,中美之间贸易摩擦首先经历了一段缓和时期,贸易摩擦案件总数不断下降,2012-2013 年期间,中美贸易摩擦程度最小。此后,中美之间贸易摩擦案件数不断上升,贸易摩擦程度提高,在2017年达到最高值。
(3)其他控制变量
为了保证本文研究结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借鉴Mukherjee(2017)、虞义华等(2018)、魏浩等(2019)的做法,控制了企业层面的其他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公司规模(asset)、员工总数(staff)、企业年龄(age)、资产收益率(roa)、资产负债率(debt)、账面市值比(bm)、现金资产比率(cash)。
公司规模(asset)采用公司当年年末总资产来衡量,在回归过程中进行取对数值处理;员工总数(staff)采用公司年末总员工总数衡量,并取对数处理;企业年龄(age)采用当年年份减去企业成立年份衡量;资产收益率(roa)采用净利润/总资产衡量;资产负债率(debt)采用负债总额/总资产衡量;账面市值比(bm)采用公司所有者权益/市值衡量;现金资产比率(cash)采用现金/总资产衡量。
表1 2008年至2017年中美贸易摩擦案件数量统计
表2 其他控制变量含义及计算方法
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包括2008-2017年中美贸易摩擦案件数、上市公司专利申请数以及公司基本数据,数据来源包括WIND、CSMAR数据库、中国贸易救济数据库。为了保证文章数据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和稳定性,本文对数据进行了如下预处理:(1)筛选出制造业行业上市公司的观测样本;(2)剔除ST、*ST 上市公司的观测值;(3)剔除财务数据缺失或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观测值;(4)进行1%与99%的缩尾处理。经过筛选,得到2008-2017年共2316家上市公司共23160个观察值。
针对所要研究的内容和研究假设,本文需要对因变量、自变量以及控制变量的基本特征和差异性进行说明,运用STA⁃TA15.0 将2316 个样本公司的变量数据汇总整理后对相关变量进行统计分析。表3 显示了所有2008-2017 年度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汇总的统计数据。
表3 变量描述性统计
从上表来看,专利申请的均值为5.5309,其中发明专利0.0015,实用新型专利4.3759,外观设计专利1.1535,说明在整个专利的申请中,主要还是以低创新质量的专利申请为主,实用新型专利占主导地位。贸易摩擦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1.8216 和0.9726,最大值为8.0000,最小值为0,说明不同行业之间的贸易摩擦差异较大,个别行业的贸易摩擦程度极高。
根据前文的分析,本文首先探究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在控制了时间和行业固定效应后,具体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第(1)列利用全样本数据考察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第(2)(3)列将样本具体区分为高技术企业与低技术企业,以研究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差别。从回归结果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专利申请的影响系数为负,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专利申请数量是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代表,这说明中美贸易摩擦会显著抑制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中美贸易摩擦程度越严重,这种抑制效果越明显,证明了前文假设H1。具体区分高技术企业和低技术企业后,可以看出中美贸易摩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两类企业中依旧显著为负,其中高技术企业样本中中美贸易摩擦系数为-0.6938,低技术企业样本系数为-0.4884,说明中美贸易摩擦的出现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形成了明显的负面效应,并且这种负面效应对高技术企业的影响要大于低技术企业,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牺牲品,假设H3得到证明。
表4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表5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不同创新类型的影响
本文对专利的申请类型进行了进一步区分,表5是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不同创新类型影响的基准估计结果。第(1)-(3)列分别是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的估计结果。从估计具体结果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对制造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影响均显著为负,并且回归系数依次为-0.3001、-0.1415、-0.1324。该结果说明,中美贸易摩擦虽然对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主要通过制约技术含金量最高,且最能代表企业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来抑制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发明专利代表的高新技术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受到的影响最大。
中美贸易摩擦的发生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专利申请总数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而专利申请总数最能反映企业创新能力。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严重的技术封锁,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究竟会采取何种行为来应对?企业是扩大研发投入进行自主研发,还是依旧保持原本的经营模式,等待中美贸易摩擦的缓解?为此,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分别运用研发密度(rdfee)和研发人员占比(rdstaff)来衡量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行为,实证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第(1)-(4)列是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的基本估计结果,其中第(1)(2)列是高技术企业估计结果,第(3)(4)列是低技术企业估计结果。从实证结果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对研发密度和研发人员占比的影响系数为正,并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研发密度和研发人员占比代表了企业的创新行为,说明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技术专利受到封锁,企业开始主动开展创新行为,重视研发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渐提高研发密度以及研发人员占比,通过自主研发来打破技术封锁。具体分析高技术企业与低技术企业的差别可以发现,中美贸易摩擦对高技术企业与低技术企业的研发密度和研发人员占比影响系数分别为0.4026、0.9899、0.2144、0.6434,说明中美贸易摩擦对高技术企业的创新行为影响相比低技术企业更加明显。高技术企业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受到技术封锁的影响更加严重,缺乏技术的支撑,企业将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因此企业会有更加强烈的意愿集中资源开展创新行为,造成贸易摩擦倒逼企业创新的现象。
表6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能够促进中国制造业企业开展创新相关活动,倒逼企业提高研发密度与研发人员占比,来提升企业自身技术水平。本文通过在原模型中加入中美贸易摩擦的滞后项,以研究贸易摩擦能否通过倒逼企业进行创新行为,最终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具体估计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是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后续影响的估计结果。第(1)列对全样本数据进行了研究,其中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专利申请总数的影响系数显著为负,其滞后项对专利申请总数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这说明中美贸易摩擦的加深虽然对当前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但摩擦的出现同时倒逼企业积极集中企业资源开展创新相关活动,导致下一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大幅提高,证明了假设H2。第(2)(3)列分别是对高技术企业与低技术企业样本进行了分组研究。从估计结果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及其滞后项对高技术企业的影响系数为-0.9522、0.4448,对低技术企业的影响系数为-0.6004、0.3763,并且均至少在10%的水平下显著。可以看出,高技术企业相比低技术企业是在中美贸易摩擦中主要受影响的企业,在面对中美贸易摩擦时,由于贸易摩擦主要针对高技术企业,导致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下降明显,企业的经营受到严重影响,为此高技术企业相比低技术企业有更强的动机开展创新行为,进而导致次年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
表7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后续影响
表8 对专利申请总数进行了进一步细分,细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其估计结果如第(1)-(3)列所示。从估计结果来看,中美贸易摩擦的滞后项对三类不同的专利均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并且对发明专利的正面影响最大,其次是实用新型专利,最后是外观设计专利。由此说明,虽然中美贸易摩擦会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但摩擦同时也会倒逼企业积极开展创新活动,进而提高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
表8 贸易摩擦对企业创新的细分影响
在中美贸易摩擦日益频繁的今天,为增强我国企业的科技竞争力,提高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与话语权,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俨然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使用2008-2017 年共2316 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构建OLS 回归模型,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影响,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中美贸易摩擦会抑制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这种负面影响在高技术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第二,通过对专利类型细分,研究发现相较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中美贸易摩擦对制造业企业发明专利的负面作用更为突出。贸易摩擦通过对高质量发明专利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第三,进一步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虽然不利于当前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但能有效激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长期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对制造业企业,尤其是高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美国将贸易摩擦的矛头对准中国的高技术企业,在核心技术、中间产品、科技人员等方面遏制中国企业的创新,抵制高技术企业产品的对外出口。针对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产生的不良影响,我国应该借助贸易摩擦对创新的倒逼作用,加大研发投入与研发密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技术上减少对美国的依赖,独立自主地加快技术创新。一方面加强对高技术企业的扶植。贸易摩擦对高技术企业的创新表现出来的抑制作用与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因此我国在政策与环境上应该加强对高技术企业的扶植与帮助,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促进低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低技术企业要摆脱对美国等其他国家的技术依赖,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
中美之间的贸易在全球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领头作用。中国应该积极寻求WTO 等国际组织的支持,遵守世界贸易的规制,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充分利用WTO 的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此外,中国应树立起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努力推进中美的沟通对话,进行经贸磋商,用对话等和平方式,达成共识,减少摩擦。同时,中国可以与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形成统一战线,共同反对美国不合理的制裁。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里,中国始终独立自主地发展经济,坚持对外开放原则,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首先,中国可以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联系机制,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交流与贸易畅通,扩大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同时,中国可以与多个国家地区达成自贸协定,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形成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实现市场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