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 旭(四川行政学院,四川成都 610072)
内容提要:新冠肺炎疫情从2020年春节期间发生以来,四川旅游业立即“停摆”跌入低谷,对四川旅游业造成了短期直接和长期间接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政府部门应抓好复工复产和应急能力的提升,加大对旅游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实施振兴计划;企业应增强发展信心,加强自身建设,严控成本创新产品和营销。
2020年年初,始于武汉的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席卷全国,各地及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全国上下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纷纷关闭旅游景区、停止旅游线路,限制人员出行。受此冲击和影响,许多本该进入旅游旺季的相关景点、酒店、餐饮等被迫歇业,封城、封村、封路等举措在全面阻隔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同时,也使得旅游业的客流量全面下降,旅游业基本停顿,旅游经济业绩断崖式下落、旅游企业几乎全面停业,让原本火热的春节旅游市场按下了“暂停键”。2月下旬以来,国内疫情有了非常明显的好转,但国外却出现疫情快速蔓延的趋势。客观来讲,本次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具有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四川旅游业因此遭受重创。具体而言,此次疫情对四川旅游业在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影响程度和范围有多大,又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四川旅游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又该怎么办,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先对四川旅游业在疫情前的发展态势作一个科学的判断和清醒的认识。
四川是一个旅游大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绚烂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有着多样性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有5 处世界遗产,其中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和四川大熊猫栖息地3 处是世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区是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青城山与都江堰是文化遗产。有12个 5A 景区。[1]有九寨沟、黄龙、峨眉山、青城山、乐山大佛、都江堰、海螺沟、武侯祠、杜甫草堂、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博物馆等众多驰名中外的旅游景点,还有大量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近年来,四川省加快了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的转化进程,2019年,四川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召开文旅发展大会,制定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开展了天府旅游名县等文旅品牌的评选创建,成功承办第七届国际非遗节、第二届四川艺术节、第五届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和第六届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等重大活动,组建名县、名镇、名企、大九寨、大熊猫、大遗址、创意产业、国际友城等文旅联盟,打造文旅经济“一核五带”和十大文旅品牌。这一系列举措,使旅游产业持续得到快速发展,连续多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旅游业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2]
根据省统计局统计,2015年至2019年四川旅游业总收入呈逐年快速增加态势,同比增长 25.6%、23.8%、17.1%、13.5%、15.8%,占 GDP 比例分别为 20.5%、23.1%、23.9%、24.6%、24.9%。[3]虽然 2017年遭受“8·8”九寨沟7.0 级地震的影响,四川旅游业增长速度稍有放缓,随着九寨沟灾后重建接近尾声,2019年四川全省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达到7.51 亿人次,同比增长7%;接待入境游客414.78 万人次,同比增长12.4%;实现旅游总收入11594.32 亿元,同比增长15.8%。从省内区域分布来看,四川“一核五带”的游客接待量占比又有较大差异,在2019年第一季度,成都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核心区占比28.23%;环成都文化旅游经济带占比31.06%;川东北文化旅游经济带占比19.50%;川南文化旅游经济带占比14.04%;攀西文化旅游经济带占比4.42%;川西北文化旅游经济带占比2.75%。[4]也就是说,在成都平原地区,游客接待量占全省比例达到近60%,成都也是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值得说明的一点是,川西北文化旅游经济带中的九寨沟景区,由于受到 2017年“8·8”地震的影响,一直处于灾后重建期,没有接待游客,导致进入九寨沟景区沿线的旅游业也受到严重影响。2019年9月27日(世界旅游日)起,九寨沟景区部分景观才开始恢复对外开放,限量接待游客,现正处于逐渐恢复阶段。
由此可见四川旅游业强劲的发展势头以及对全省经济的重要作用,四川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省经济中举足轻重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对全省经济越重要,说明疫情下全省经济受其影响也就越大。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此次疫情对四川旅游业造成的影响、机遇和挑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促进四川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受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的影响,2020年1月24日,四川省及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旅游市场和行业特点,首先采取包括关闭旅游景区、寺庙、公共文化场所、停止文化演出、停止组织旅游团队等措施,其次指导旅行社、景区、酒店等旅游企业和行业协会,做好退团退订退款等善后工作。本次疫情对四川省旅游业的影响最为严重,远超2003年“非典”的影响和 2008年“5·12”地震的影响,不仅是因为这次疫情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还因为十几年来四川省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
从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来看,“5·12”地震时的2008年,四川省GDP 只有12506.3 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18.9:46.3:34.8,经济是以第二产业为主;而2019年全省GDP达到46615.8 亿元,比2008年增长近三倍,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 10.3:37.3:52.4,[5]全省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是产值比重,还是就业比重,第三产业都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甚至达到整个GDP 的50%以上,服务业经济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差异,意味着受疫情冲击和影响的经济总量要远远大于地震当年。由于旅游业的敏感性、脆弱性和行业关联性,加上本次疫情正好发生在春节期间,涉及的旅游企业节后复工也被迫推迟,使疫情对四川旅游业的影响将更深更广,具体表现在短期直接影响和长期间接影响上。
1.疫情对四川春节期间旅游业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春节假期出游需求旺盛。春节假期、暑假期间以及国庆假期是游客来四川旅游人数最多的时段。近几年,四川省春节旅游业总收入逐年大幅度增加(如表1 所示),多次排名全国第一。即使九寨沟景区及沿线旅游受到2017年“8·8”地震严重影响,却也依然取得这么好的旅游收入,说明四川旅游发展前景很好。
据大数据预测,2020年春节四川省内热门景区武侯祠-锦里、宽窄巷子、自贡灯会、阆中古城、邛海、峨眉山、乐山大佛、西岭雪山风景名胜区、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剑门关景区的游客总共将突破7000万人次,较2019年春节增加17%,约为500亿元的市场规模。2020年春节期间是九寨沟迎来重新开园后的第一个新年,预计也会成为春节期间国内游又一热门目的地。由于疫情的突然暴发,所有希望瞬间化为泡影。相比2019年的春节接待游客8247.29 万人次,2020年春节期间全省景区、景点、餐饮关门防疫,旅游业直接降至冰点。虽然从2月20日开始,四川的旅游景点正在逐步开放,有条件接待游客,但恢复很缓慢,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还在持续加深。
?
2.疫情对四川春节后旅游业的影响。从时间段来看,疫情不仅影响春节黄金周,而且将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甚至是上半年乃至全年的旅游业。四川的旅游业产业链长,景区、酒店、餐饮、交通等关联度大,很多游客到四川旅游,主要是向往四川的景色和美食而来。疫情期间,餐饮店关门,酒店暂停营业,航班取消或者停飞,景区也被要求关闭,由于3月份疫情还没有结束,因此,对四川春节后旅游业的影响还将长久。
从旅游供给端来看,旅游业整体受到影响。旅行社、OTA(在线旅行社)、酒店、航空公司等企业首当其冲,面临大量退单。大量的退单让不少企业前期的投入直接崩盘并冲击着企业的现金流,影响整个产业链。随着境外疫情的扩散蔓延,在可预见的两三个月里,消费者出行意愿没有明显起色,旅游企业基本没有收入,而企业的工资、房租、运营支出仍在发生,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苦不堪言,甚至有倒闭的可能。
从需求端来看,由于疫情的严峻形势,游客出游意愿锐减,在政府发布防疫通知后,有很多消费者主动取消了春节期间及节后的旅行计划,最大程度避免人群聚集与外出活动。目前,虽然一些户外景区已初步具备逐步“有序受控”开放条件,但情况很不乐观,因疫情还在继续,短期内游客选择回避,相继开放的一些景区,与同期相比,游客锐减七八成,进入景区的人员基本上是周边居民,远处专门来旅游的人很少,目前还没到不戴口罩逛街的时候,更未到彻底放松之际,很多群众仍持谨慎态度。因此,国内旅游市场疫后反弹还需要充足的时间做准备,可能无法马上迎来客流大量反弹;因国外疫情正在蔓延,据钟南山院士估计,全球疫情在6月份才能基本结束,境外游客短期来川旅游的可能性不大。
疫情对四川旅游行业的间接影响的时间较长,根据以往经验,旅游行业的业绩最低值出现在疫情暴发后两个季度。其特点是,疫情对旅游业的业绩影响持续时间长,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表现出消费者出游意愿较难在短期内恢复。由于全球疫情形势严峻,旅游业将经历较长一段时间的低迷,影响程度取决于国外的疫情控制速度以及境外管控措施和旅游重振计划的实施。长期间接影响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公众心理发生变化,出游意愿和出游方式大受影响。疫情的消除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即便宣布疫情彻底结束,公众受疫情的影响,恐惧担忧心理依然会持续一定的时间,到人多的景区比较谨慎,还会在一段时间尽量避免与人聚集。这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出游的信心,严重影响其旅游意愿,进而影响其旅游行为,改变其旅游方式和旅游目的地。在覆盖全国的一级响应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的双重叠加下,也对境外游客的心理和信心造成重大影响。
在出行旅游的方式上,散客旅游、家庭和单位团体旅游越来越成为首选,常规的团队旅游将进一步受到挑战,在出游量中的地位、比例可能会快速下降,散客组团不仅会增加传染疾病的机会,而且因信息不对称,游客相互之间不了解生活、卫生等习惯,对传染疾病的担心等心理因素会发挥很大作用。因此,在很长时间内,家庭团、亲友团、同事团、同学团等外出旅游会大量增加。在旅游目的地和项目选择上,自然旅游、生态旅游等在户外开放空间进行,和旅游者相互之间接触比较少的旅游项目会更受到欢迎。农家乐旅游、乡村旅游和不需要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人群密度比较低的城市周边度假、休闲、娱乐旅游,在空旷的野外和开放的空间所开展的旅游项目等,将受到更多的欢迎。
2.省内旅游市场的恢复程度在今年很有限。对于省内旅游,待疫情结束后,因疫情抑制的省内旅游需求将会有相当量的释放,省内旅游业会复苏,损失会得到弥补。因为随着经济发展,旅游已经成为民众的刚需,平缓运行是大势,小幅下滑不排除,受疫情的后续影响,今年“五一”假期的旅游也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暑假是四川旅游的旺季,因受疫情影响,今年春季很多学校延迟开学,耽误的学习时间将推延到暑期补回,与往年相比,暑期时间会更短,因此,四川旅游业在暑期也肯定会受到影响。疫情结束后,旅游景区尤其是大型观光景区的恢复会比较慢,大型景区通常依赖黄金周和大假期,游客人流密集,很多游客为了安全考虑会选择回避,相反,短程自驾游、家庭游以及乡村体验性旅游会成为趋势。
3.出境旅游和境外游客来川旅游的市场回暖更漫长。四川是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全省的旅游业主要分为省内旅游、省外旅游、境外游客来川旅游与出境旅游四大板块。国内外疫情的严峻使出境旅游和境外游客来川旅游双向受到限制。虽然世卫组织认为没有必要采取限制国际人员流动的措施,但各国出于安全考虑纷纷采取措施限制疫情目的地国家公民入境。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疫情期间,全球133 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国公民采取体温筛查、隔离或禁止入境等管控措施;港澳地区旅游签注也暂停办理。同时,全球多个国家相继取消了前往中国的航班,并采取禁止近期到过中国的游客入境的管控措施,使得这些国家居民暂时不会选择到中国旅游。虽然近期国外管制措施有所放松,但国外的疫情又严重起来了,在3月2日,世卫组织表示,全球受疫情影响国家总数已增至58个,根据当前疫情全球蔓延的趋势,防止境外疫情输入也将是我国各地下一步防控的重点,这也将进一步推迟境外游客来川旅游的回暖时间。由于韩国、日本的疫情严重,欧洲、美洲和东南亚很多国家也出现疫情,出境旅游将大大受阻,可以预见,在全球疫情整体得到控制之前,出入境旅游的恢复时间将长期延迟。
这次疫情发生,四川是单纯输入性的,并且应对及时,控制得好,有很多区县没有疫情发生,这都为四川旅游业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四川是全国十大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巨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这么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为四川旅游业恢复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受疫情影响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新机遇和新挑战。
尽管疫情给四川旅游业造成严重危机和大量损失,但随着冰封的市场缓步解冻,我们应该看到危机背后的机遇,并对疫情之后的新政策和新业态带来的新机遇做出清醒的认识。
1.各地政府多举措促进文旅产业发展。根据 《四川省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旅游景区开放工作指南》(川旅景协〔2020〕8号)要求和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文旅企业做好疫情防控有序复工复产的十条措施》(以下简称《川旅十条》),成都市率先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市财政局、市金融监管局联合出台了 《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文化旅游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涵盖落实国务院和国家部委出台的税款免减缓缴、社保免减缓缴、降低企业用水用能费用、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政策措施共四个方面;涵盖落实省、市出台的稳定就业、就业适岗技能培训补助、公积金支持、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加大租金补贴、低成本贷款和贴息、企业防疫体系建设补助政策措施共七个方面,全面覆盖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全面覆盖各级各部门对文旅行业支持政策。[6]眉山市等地结合疫情防控实际,按“先低风险、后中风险”顺序,相继出台支持措施,稳妥推进旅游景区恢复开放,逐步实现文旅单位恢复营业。这些政策措施,对四川旅游业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2.“轻度旅游”模式将快速崛起。疫情让人们被动“宅”在家里,疫情结束后,亲山近水的需求将被极大激发。自然景观旅游不仅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显著,同样有助于修复人们的心理损伤,身与心的“治愈”效果都很明显。由于“恐惧”心理和对健康安全的考虑,疫情过后游客安排中长途旅游并不现实,相反,本地游、周边游等“轻度旅游”模式将快速崛起,给四川旅游业复苏带来新的机遇。四川的自然风景美,户外旅游景点多,由于防疫要求,前段时期大家长时间呆在家里,疫情后消费者利用1-2 天周末进行本地游和周边游将率先升温。这种短途旅游可以即时决策,自驾出行“说走就走”,会因为路程近、时间可控、消费轻松便捷、风险小等因素在疫情过后将最先回暖。
3.康养旅游将成为重要的旅游趋势和热点。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疫情后,公众的健康意识将进一步提高,中医外治将得到普遍认可与普及使用,以健康为核心主题的康养旅游势必迎来井喷式增长。康养旅游是集医疗保健技术、医疗保健和产业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是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康养旅游顺应了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和对健康的追求,以乡村旅游、度假、康养旅居为代表的康养旅游将成为发展方向,进而进一步拓展到康疗旅游和康体旅游。“候鸟式”游客越来越多,康养旅居度假也催生了一系列新业态,这也将成为疫情后四川旅游经济跨界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4.旅游市场的专业化、精细化将更加突出。当前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重复性景区开发太多,热门旅游景点、旅游线路行程大同小异,随着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主题游、定制游将持续增长,旅游市场的专业化、精细化分工和精细化服务将更加突出。在线上和线下提供精细化、精准化、多元化、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分层化、复合化、散客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精准化服务也能提高游客满意度,促进游客多次消费,将是未来旅游企业重点发展的方向。内容为王、细节为王、体验为王,专业化、精细化的细分市场将成为旅游企业新的发展机遇。
从整体上来看,此次疫情对于四川旅游产业、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参与者、旅游合作方都带来了挑战,主要可归纳为直接经济损失多、企业生存压力大、处理善后工作难、多边合作障碍多等几个方面。
1.直接经济损失多。由于受疫情影响,导致2020年春节假期四川旅游业几乎颗粒无收。参考2019年春节全省旅游收入和近几年的增长情况,2020年春节期间,全省的旅游经济至少损失600 亿元。在2019年的第一季度里,四川省旅游总收入超过3146 亿元,同比增长15.5%。相比而言,2020年第一季度,四川省旅游企业损失惨重,旅游营收大大减少,很多企业陷入生存危机,尤其是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如酒店、旅行社、餐饮等,面临资金链断裂和倒闭的风险加剧。
2.企业生存压力大。对于四川旅游企业,在受疫情影响,业务经营巨额亏损下,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主要表现在现金流缺口大。由于短时间内的所有订单取消,收入基本为零,而场地租金、人员工资、银行利息、税收等大量开支却依然存在,加上之前为春节黄金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提前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和项目安排,前期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推广,这些投入也基本上是全打水漂,使得包括上游供应商,如航空公司、旅游产品供应商、中游分销商如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代理商等,乃至整个行业的现金流都很紧张。如果旅游企业实力不足,短期内或许会选择裁员或减薪以应对难关,但如果旅游市场持续低迷三个月以上,就意味着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大多数中小旅游企业将很难再维系经营,只能面临资金链断裂和破产,产业复苏的形势将十分严峻。
3.善后工作处理难。疫情发生后,大量游客取消行程,短期内海量退订,特别是退团退费,除了旅游企业外,还涉及多个行业、多个领域,甚至是多个国家或地区,使得各环节面对巨大的压力。对于什么是合理诉求,游客和旅行社根据合同及相关法律协商解决后续问题的理解,肯定会存在差异。因此,在后续善后处理上下游矛盾与旅游合同纠纷、国内外合作等方面也将承担相当大的工作量与压力,由此可能引发的矛盾和合同纠纷是四川旅游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影响今后旅游产业链的合作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4.多边合作障碍多。旅游业有天然的人员流动跨区域属性,受疫情影响,需要大量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出于安全考虑,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已对中国游客采取入境管理措施,国际航班等信息也随时变动。同时,我国为了防止境外疫情扩散输入,也非常小心谨慎。为了确保出入境游客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疫情的扩散,需要签证、航空、移民、海关、防疫、公安和旅游等各部门密切联系和沟通,必须进行大量的双边和多边合作。而在前期的退订处理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纠纷,一旦有一个部门或一个环节合作不好,整个旅游计划都将无法实施。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待疫情的观念、态度、资源和能力的不同,在出入境旅游方面的多边合作将面临不少障碍。
这次疫情既是对政府部门行业治理水平的“大考”,也是对旅游企业生存能力的挑战。我们既要高度重视此次疫情对四川旅游业的影响,但也不要过度恐慌,更应有足够的信心迎接挑战,以确定性的实力应对不确定性的未来。面对疫情给四川旅游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如何“重启”四川旅游业,把这场“寒冬”变成“逆袭”的好机会,本文提出如下应对策略和建议。
四川旅游景区正在逐步“解冻”,虽然旅游市场恢复有一个过程,但许多业界人士对行业“回暖”充满信心,因此,政府部门和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相应的工作。
1.抓好在疫情防控下旅游业复工复产和应急能力提升。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在专门成立的全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在分区分类分级继续抓好旅游行业的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复工复产,开放景区。要求每个旅游经营单位复工复产后每天严格进行清洁消毒、测量体温,做好科学防控,在旅游接待的各个环节,确保国内外旅游者及旅游行业工作人员不受感染。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入川旅游的外省重点疫区游客的健康与安全,与民航、防疫等相关部门一起做好防治工作,打造一个安全的旅游环境,让社会放心,让游客放心。各地政府专门组成督导检查组,分赴各地检查旅游业复工复产情况。政府部门以此次疫情应对为契机,促进旅游行业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把旅游公共安全规划纳入到全域旅游规划体系,政府牵头修订应急预案,对旅游行业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提升四川旅游行业的应急处置水平。
2.对旅游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地方政府应积极贯彻落实四川省出台的 《川旅十条》和成都市出台的《措施》两个文件政策,出台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细化措施。一是加大金融支持,确保融资效率高、成本降低、范围广,支持低息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增加信用贷款投放力度等;二是减轻企业负担,减免旅游企业的场租、房租并给予适度财政补贴、减免企业税费和政府行政性收费等,切实降低旅游企业经营成本;三是稳定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实施失业保险费返还政策、缓缴社会保险费等。政府应尽全力帮助旅游业尽快恢复,避免大批中小旅游企业的倒闭。
3.实施四川旅游业振兴计划。四川旅游业将经历启动恢复期、基本恢复期和全面恢复期三个阶段。面对供给集中释放、需求增速回落的市场格局,需要从政府全面扶持、企业创新变革、游客激活消费三方面启动全面推进四川旅游业振兴计划。国内客源市场是目前四川的主要客源,是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疫情后首要恢复的旅游市场。因此,疫情后要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到全国开展旅游宣传造势,加强对外宣传,重塑健康四川安全旅游目的地形象,以消除此次疫情对国内外游客的心理影响。一方面,政府要督促旅游企业落实所有安全防治工作,以提供安全的旅游环境;另一方面,通过透明的信息发布渠道和沟通方式来恢复国内外民众的信心,刺激旅游消费。
政府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促进四川旅游业振兴。适时开启“安逸四川”旅游推广活动。联合天府旅游名县与文旅联盟、景区、企业、行业协会等,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大规模宣传推广、市场营销活动,大力推广优质旅游产品、重点旅游线路和精品旅游活动。持续宣传“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等文旅品牌,促进旅游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合作、联手,加强旅游精品建设,恢复和刺激旅游消费,吸引入川旅游者。推动旅游项目“请进来、走出去”,大力推行“川人游川”,加快恢复和振兴全省旅游市场。
疫情重创下,企业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活下去”是大多数中小旅游企业的首要问题。在旅游产业链上的各企业除了按照国家与行业要求开展疫情防控外,还应该积极开展以下自救活动。
1.增强发展信心,加强自身建设。疫情虽然在短期内还无法马上结束,但钟南山院士预计在4月底有望结束。居民对旅游的需求可能会因为疫情取消行程,但需求不会消失。因疫情发生而被压抑着的出游需求,将会在市场全面复苏后迎来恢复性反弹。目前四川一些景区已经逐渐开放,因此,旅游企业必须要有信心“熬”过去,把疫情的压力变成产业升级的动力,借此休养生息之际进行自我提升,通过加强自身建设,苦练内功,强化内部管理,优化内部作业流程,提升管理效率,为疫情结束后的旅游行业重启积蓄能量。加强市场和营销研究,开发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旅游新产品、新线路;抓好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塑造品牌,强化科技应用,提升竞争力,打通适应新形势的产业链条。对于各景区,可以加强景区设施建设、新产品开发和景区管理等,以迎接疫情之后旅游市场的补偿性消费反弹。
2.用好国家政策,严格成本把控。对于旅游企业来说,资金的安全是保障其在市场上存活的前提。对于中小旅游企业而言,首先是要“活”下来,要主动利用好国家和省市为旅游企业出台的一切适用的支持政策和减负政策,包括延期缴纳社保和税款、房租补贴、“投贷奖”等财政政策,利用好金融支持政策,化解企业资金流动性危机。同时,企业要调整预算,压缩开支,降低损耗,控制好经营成本,开源节流,及时止损,采取适当和理性的措施,进行内部调整,缩减费用开支、剥离不良业务,主动做减法,断臂求生,包括与职工协商调整薪酬和轮岗轮休,进行业务整合、企业整合等,力求资金链不断。
3.抓机遇求突破,创新产品和营销。旅游企业应抓住疫情后的新机遇,创新产品和营销,拓展业务,增加企业收入。一方面,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旅游企业可打造更多的自驾车游、户外营地游、本地游、周边游、健康游、周末游、研学旅游等“轻度旅游”模式的产品,提供更定制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的行程安排和更精准化的服务,包括交通、酒店、景点、餐厅等;采取更具有吸引力的价格,吸引游客。还可以针对非旅游族群的旅客,推动会展、医疗、游学教育等主题旅游和康养旅游,满足游客的新需求,吸引更多消费者来四川旅游。另一方面,提前制定促销策略,利用好大数据分析,开展线上营销渗透。针对主要客源地的需求特点加以包装促销,推出促销、奖励旅游方案和旅游套餐行程,以满足不同细分市场旅客的需求。旅游行业的酒店、交通、门票等通过预订或低价促销的方式,充分利用好资源,更好地把控成本,从而尽可能恢复省内旅游元气,重整四川旅游经济。
4.拓展业务空间,提高行业韧性。在政府出台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四川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可以拓展业务空间,抓住新消费方式和新生活方式,主动进入新业态、开发新产品、推进新业务,创新旅游项目,研发涵盖新客户群的旅游产品,开展多种经营,建立新型的旅游产业链,最后形成产业集群。旅游企业不但要研究旅游的直接需求,对应市场和对应客源,也要研究中间需求和衍生需求,围绕大旅游,创新一系列衍生增长点,不能简单地把旅游只看作旅行社、饭店、景区这些业务点,还要进一步拓展业务空间,例如跨界投资康养旅游、康疗旅游,促进旅游业融合发展转型,以培育旅游企业长远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旅游业的韧性。同时,旅游企业必须建立旅游应急机制,从制度、物资、人员、经费等层面为应对突发性危机提供保障,提高行业危机应对能力。